心经结缘网

为什么道门领袖不愿意加入佛教?

发布时间:2019-07-20 10:52:14作者:心经结缘网

儒释道是中华文化的三大支柱,三家互有借鉴。特别从唐朝开始,便有了三教合流的趋向。慧能创建的佛教禅宗,借鉴了很多道家的思想;宋明理学对佛、道两教也多有借鉴。王重阳创建的全真教,更是把《孝经》、《心经》奉为必读经典。宋元时期创立的很多道教新的宗派,对佛教多有借鉴。那么这些道门领袖为什么不直接加入佛教呢?

为什么道门领袖不愿意加入佛教?

最基本的原因,是因为佛教是外来的。南朝著名道士顾欢曾作《夷夏论》,指出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圣教,佛教则是出于西方的戎法。顾欢虽然指出,“道则佛也,佛则道也”,二教都可以化俗,但更强调两者不同,道、佛两教只能适用于各自发源的国家民族。

不仅宗教界是这个看法,当时的统治者也是这么认为的。刘琨是西晋的将领,曾给羯族首领石勒写信说,“你见过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吗?还不如和我一同守护西晋!”后来石勒当了皇帝,急需论证帝位的正当性。因此当佛教徒表示对他的支持时,石勒喜出望外,他高兴地说,“佛是戎神,正是我们这些少数民族该敬奉的!”后来,佛教虽历经了中国化,但毕竟是外来宗教。道门领袖们出于民族感情,不愿意加入佛教,也就能够被理解。

为什么道门领袖不愿意加入佛教?

第二个原因,是由道教传授的特点决定的。道教创建于东汉时期,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道教世家。这些大家族合族都信道,在这种氛围中成长的道士,自然不可能改信佛教。最有代表性的是龙虎山一系的张天师世家。从东汉张道陵创建天师道开始,直到解放前第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为止,天师之位代代相传。

第四十三代天师是生活在明朝初期的张宇初。张宇初被称为历代天师中最博学者,通晓儒、释、道三教。他提出了三教同源、佛道融合的“性命说”。作为天师道正宗、正一教主的张宇初也顺应时代潮流,提倡道、儒、释三教合一。他说:“元始道之元神也,宝珠即心也,儒曰太极、释曰圆觉,盖一理也。”作为上一代天师的嫡子,张宇初打小便入道门。道教的这种世代传播模式,也决定了道门高人不可能加入佛教。

第三个原因,是因为佛教以涅槃寂灭为乐,但道门宗师追求现世的长生久视,与佛教理念大异其趣。每个道派的创建者往往都是天纵之才,也成为佛门的争抢对象。金丹派南宗的创始人白玉蟾便曾被禅宗孤云和尚劝说加入佛教,以光大佛门。白玉蟾说,“我是中国人,生在中国,自然要践行中国的道理。要是加入佛教,则是背叛天道,我不忍心这样做。”

这不是白玉蟾不懂佛教而随便找的借口,白玉蟾对佛教是有很深的领会的。他说,“禅宗的法门,我也曾研究过。无非是修静定的功夫,以来积累阴之魄,以死为乐。就是《涅磐经》上所谓的‘生灭灭矣,寂灭为乐’。但我们道门的道法,是修炼纯阳真精,达到形神俱妙的状态,能够超越天地而存在,是以生为乐的。”白玉蟾还引用《易经》上的话说,“‘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佛教道教有所不同,道不同不相为谋!”

更神奇的是这个孤云和尚觉得白玉蟾讲得很有道理,反而忘记了初心,自己也加入了道教。通晓佛理的白玉蟾虽然不肯加入佛门,但他创建的金丹派南宗,对佛教禅宗的“明心见性”学说多有借鉴。

还有一个原因,是佛教的修持要求与中国传统伦理要求大相径庭。佛教要求出家修行,断绝与家族的联系,这以古代中国传统看来是非常离经叛道的。在南北朝时,便有道士作《三破论》,对佛教进行了猛烈的批评。《三破论》指出,佛教“入国破国,入家破家,入身破身”,不适合在中国传播。道门领袖一般通晓儒学,推崇孝道。因此,对断尽六根烦恼的佛教虽有借鉴,但却认为与自己的追求不相契合。

宋元时期,涌现了很多新的道教宗派。这些新的道派,很多都体现了“三教合一”的倾向。出于种种原因,道门领袖没有加入佛教,这对佛教来说是十分遗憾的。可正是由于道教祖师们的努力,道教在宋元时期取得了新的发展,新的组织方式,不同的修持方法都涌现出来。实现了中国道教发展的重大转折。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唱诵

  • 心经讲解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