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太上老君,可能大家对他的印象是《西游记》那个将孙悟空炼了七七四十九天的炼丹师,是玉帝手下的一个神官,但在唐朝以前,太上老君的身份可是相当显赫的。
太上老君在早期道教典籍中是创世神,至高神,在道教中的地位是最为尊贵的。而太上老君的原型就是春秋时期的老子。
老子本身就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老子名李耳,又名李聃,字伯阳。关于老子出生的传说有很多版本,但基本上大同小异,传说在楚国有一位李氏,李氏在河边洗衣服,看见一个李子顺水漂来,就捡起来吃掉了,不要批评李氏不讲卫生,那时还没有农药。吃了李子的李氏怀孕了,而且不是一般的怀孕,孕期长达七十二年,有的说是八十一年,比那个在母亲肚子里呆了十二年的熊孩子伏羲还多了六七十年。由此看来还是不要随便吃东西的好,还好李氏是一位女士,如果吃掉李子的是位男士,画面太美我不敢想了。
很多人对这段故事有个疑问,那就是李氏吃李子的时候多少岁。既然已经将其称呼为李氏,就代表着她已经嫁人了,春秋时期女子约十五至二十岁出嫁,也就是说她生下老子的时候约为九十到一百岁,而春秋时期人类的平均寿命只有二十多岁,这样看来这段传说是不是不科学了,抱歉我又在传说故事里说科学,不严谨了。
在这里我要解释一下,春秋时期人类的平均寿命虽然只有二十多岁,但那是因为当时战乱太多,很多青壮年死于战乱,还有就是医疗水平的限制,婴儿夭折的几率很大,这就拉低了当时的平均寿命。查看史料我们可以知道,孔子七十三岁而逝,孟子八十四岁而逝,管仲鲍叔牙八十而逝,其实那时人类的自然寿命还是很长的,这可能与当时的自然环境,饮食,身体活动等方面有关。何况这是传说故事,老子不是凡人,在胎中以先天之气反哺母体,也可以是李氏的身体异于常人。
回到故事,话说怀孕七十二或者八十一年的李氏终于生产了,生下了一个白须白眉白发,耳朵极大的孩子,额,也可以说是个小老头,毕竟如果是正常情况的话,这孩子现在应该已经七八十岁了,于是就取名李聃。有一种说法是李氏生子时难产,于是用菜刀剖开了自己的肚子,老子这才顺利出生,而李氏却因此去世,这是多么伟大的母爱,世界首例不太成功的剖腹产也由此出现。还有一种说法是李氏并未出嫁,这主要是受到老子无父传说的影响,其实春秋时期男子三十娶妻,本来老子的父亲年龄就大,又无老子的先天之气滋养,所以老子出生前一二十年其父就去世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更何况李氏是因为吃了李子怀孕,而不是其夫受孕,由此来说老子无父也说得通。
老子西出函谷关关于老子的另一个传说就是写《道德经》的过程。传说一日函谷关太守尹喜观察天象,见紫气东来,便知道有贵人将至,后见到自东方骑青牛而来的老子,就知道这贵人是老子。尹喜问老子将去何方,老子言道见中原乱象已生,自己难止战争,不忍见生灵涂炭,欲往西去。尹喜知道老子的贤名,劝其留在函谷关,奈何老子去意已决,尹喜就请求老子为世人著书,于是老子就写下了《老子五千言》,也就是《道德经》。尹喜被此书感化,拜老子为师,与老子一同出关西去。
战国中期到西汉初期,黄老之学甚为流行,黄老之学就是黄帝学派与老子学派的合称,此时老子学派还是百家争鸣中的道家,不是道教,是一种学术流派,而不是宗教。东汉时张道陵假老子之名创五斗米教,也就是后来的道教,拜老子为道教始祖太上老君,这时老子才与道教有了关系,并成为太上老君。
道教认为老子只是太上老君的化身之一,太上老君是创世,创人,创诸天的始祖。鸿蒙未分之时,一道太上先天原始之祖炁化为太上老君,那时天地一片混沌,无有万物,唯有老君。老君颂《开天经》以教天地的雏形太初。此后老君在每个道教纪元都有下降为师的经过,下古纪元中老君曾化身无化子教伏羲,神农时老君化身大成子教神农,总之三皇五帝时期的名人都被老君的化身教导过。老子就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世化身,话说老君的太清境分身坐着由九条龙拉着的太阳精华,化为五色神珠,入玄妙玉女口中托孕而成老子。由此看来李氏吃的李子就是那五色神珠,李氏也并非凡人,而是玄妙玉女,至于是道教演化了老子出生的故事还是老子出生的故事出自道教就无从考证了。
道教中有太上老君西行化胡的传说,也就是老子西出函谷关之后的经历。说是太上老君的化身老子出了函谷关后一路西行,降伏了九十六种歪门邪道,开化了八十多个国家,甚至在后期典籍中,佛家的释迦摩尼,西方的耶和华等都是老君的化身。还有一种说法是老子化胡完毕后回到中原,身化三法,以太上无极大道传张道陵,立道教,无上正真之道传释迦牟尼,立佛教,太平清约之道传孔子,立儒教,这也是为何儒道释三教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原因。
若说老子传孔子,在史料中有孔子向老子学习的记载,还有算有些依据,而老子传释迦牟尼就纯属于误会了。早期佛教来中国传教,当时民族自信极强的中国人并不信佛教,于是佛教就假托老子西出化胡的故事,称自己是被老子教化的胡人,道教弟子一听是自己人,得帮忙,就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帮助,这也是佛教传入中国后被汉化特别严重的原因。至今可以看到有些地方拜神,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同立于一供桌之上,因为对很多百姓来说这都是很厉害的神灵,哪有佛道之分。
太上老君是什么时候退居二线的呢?随着道教的发展,分支流派渐多,有些派系并不认同太上老君的地位,于是道教内有了争论,隋唐时期为了各派达成共识,就有了三清之说。不过道教根据《道德经》中“一生二,二生三”之说,为了自圆其说,就称三清都是太上老君的化身,我们现在所说的太上老君更多是指三清中的太清道德天尊。后又因为李唐王朝和宋真宗的原因,太上老君的地位逐渐降低,原因我在之前关于玉皇大帝的文章中写过,就不多说了。
神话的发展与时代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通过神话故事可以大致了解当时的社会思想情况,所以希望大家在看故事的时候多了解一下相关背景,会让故事变得更有意思。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