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已经发展了一千八百余年了,但还是看不到那么多道士,相对于佛家人来说,道教就显得落寞了,佛教向来常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道教收徒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道教弟子的分类
道教的弟子一般分为五大类,其中第一种就是学道弟子,学道弟子顾名思义就是学习道法的弟子,没有拜师的过程,也没有入门的过程,也就可以说,就算不是道教人士也可以算为学道弟子,在古代的长辈就想让自己的孩子学习道法,所以恳求师傅收下自己的孩子,或者是因为一些机缘巧合,与一些道法大师有着缘分,这时候他就会先收为学道弟子,学道弟子并不能对外说自己的师父是谁,就算是说也只能称为老师,而且师傅对于弟子没有任何教授的义务,也没有任何保护的义务,只是随着机缘而来。
当跨过了学道弟子这个门槛之后,就出现了弟子中的第二种入门弟子,入门弟子中的“入门”也就是刚刚进入大门的意思,比如我们今天所说的学习什么东西刚刚入门,在古代道观中有着一道大门,这个入门也就是刚刚跨入大门进入道院,不同的是,入门弟子需要正式拜师,也就是说有了师父,但有了师父的同时也要约束自己的行为,需要遵从本门的规矩,入门弟子比起入道弟子的要求要苛刻一些,对于道教的修炼有着一定的天赋,心态与德行要好,通常是师父从入道弟子中挑选的。
跨过入门弟子的门槛之后,下一个要面对的就是入室弟子,入室弟子要更苛刻一些,但是所学习到的东西却更有用,这时候才能学到像样的功法,也就是说学道弟子与入门弟子学到的只是皮毛而已,因为一些招数的威力过于大,所以只能从弟子中筛选出来;最后两种分别是嫡传弟子与关门弟子,嫡传弟子也就是师父手把手教出来的接班人,中间没有经过任何人传授,关门弟子就是一个弟子,师父通常会把自己的毕生绝学尽数传授,也是师父最关心的弟子。
收徒的过程
道教中也分很多门派,今天我们大体来看一下流程,首先要先找到想拜的师父,然后有一个互相观察的过程,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师徒双方觉得有这个缘分,下一步就要开始准备写拜师帖,拜师帖也就相当于决心书,要有标题、尊称、落款等,有一定的格式,这个拜师贴是要交给师父的,然后要选择一个吉日举办拜师仪式。
拜师要在师父前下跪并且诵读拜帖,然后将拜帖呈给师父,这个时候师父会进行一次问卦、上表、赐法号,这个时候道士会烧香跪奏、敕水洒净,奉安诸神后,法师要步罡踏斗,以元神飞升天庭,默念表文,禀告上苍,行祭礼于司表仙官,递表文于神前,然后是磕头与盟誓,也就是双命相交,意思也就是会保护你,然后拿出一碗水,师父与自己各喝一半,也就是“传度”,这个“传度”也有很多不同方式,但是拜师后不一定就会了法术,只有获得了师承,才能学得精髓的知识。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