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南麓的璀璨明珠
步入古朴静谧的云盖寺镇云镇村,千年古刹庄严地矗立在村头,诉说沧海桑田的悠远故事;一股山泉水被恰到好处地引入古街,小金鱼悠闲自得地在水里游来游去。流水潺潺,穿过明清时期留下的古老的四合院,聆听最美的时代音响。在这既有江南小镇风情又充满北方恢宏气质的地方,让人不由感慨:云镇,是镶在秦岭南麓的一颗璀璨明珠,光芒四射。
矗立在历史云端的云盖寺
云盖寺名称的由来:一说是,王莽追杀刘秀于此,忽起大雾,遮山盖寺,刘秀趁机逃命,后刘秀封此地为“云盖寺”;又一说,是寺南香炉山上有三眼天坑,下有瀑布泉,地气喷薄冲霄,经常大雾弥漫寺院,故名“云盖寺”。当地老人们还相传,唐代中期以后,云盖寺成为著名的佛寺园林,香客众多,祥云常常降临寺庙上空,故叫“云盖寺”。现存云盖寺大殿为复合梁架、砖木结构,呈方形。大殿内山墙顶棚以上保留的壁画和前檐下连接枋上的人物彩绘是镇安仅存的明代彩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云盖寺因年代久远,名人云集,历史地位与人文价值甚高。云盖寺古镇自古就是北通长安、南入巴蜀的交通要道,也是唐代古驿站所在地,李世民銮驾于此,曾题诗云盖寺“东望香炉山,西观瀑布水,飞流三千尺,崩摧数十里。”唐朝诗人白居易和贾岛亦来到云盖寺,题诗唱和乾初洞,后人称之为:白侍郎洞。现今,白侍郎洞的洞口尚存10余幅宋清以来县令、进士、云盖寺执事、县尉等所题诗词的摩崖石刻。
美若水墨画的老街
宫灯高挂,旌旗招展,雄伟壮观的古建筑飞檐翘角,古香古色的老街在保留原始风韵的基础上被修葺一新,保存完好的江南四合院向人们展现出昔日的繁华和历史的沧桑。曾经的商贾老宅在后人的精心保护下再展现在游人面前时,真真好似那水墨古画一张,酣畅而精致地泼洒在青山绿水间。“云盖寺镇老街现有民居87户483人,保留有大小不同的四合院51个,其中较为完整的有31个,房屋基本都属明清徽派建筑风格。我们的思路是在保护古街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江南四合院建筑文化元素,统一村内所有民居的建筑风格,重现昔日店铺林立、客商云集的商道名驿盛景,这也是我们的美丽乡村最大的特点。”云镇村支书张瞬丛告诉记者。
在云镇村老街,82岁的老人徐德培热情地招呼记者到他家的四合院参观。一走进老人家的四合院记者便看到,院落正中间有一方天井,方方正正,水在其中,可饮可濯。徐德培老人的老伴还将一些花卉盆栽摆在院中,清幽雅观,煞是好看。四合院屋檐下彩绘,屋檐上是瓦雕,房顶是加廊楼阁,有观客赏灯的凭栏。窗户全部用彩纸糊成,保留了建筑原始的风貌。徐德培老人告诉记者:“我的后院还长着哩,还有一个菜园子。这个老屋是我们家祖上传下来的,有100多年了,是清朝末年建的,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老人说,他的4个孩子都有不错的工作,在外面上班,常常叫他们老两口搬去一起生活,但是他们舍不得住了这么多年的老宅子,加上国家建设美丽乡村,重点打造云镇,帮助他们修缮老宅,美化环境,如今游客多了,经济繁荣了,他们住在这里心情好,舒心。
云镇打造美丽乡村,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也让当地村民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福利,很多传统的手工作坊、新式的画廊渐次开了起来,群众的钱袋子鼓了,幸福感更高了。今年72岁的谷玉祥老人是云镇老街的原著居民。40多年前他便在自己的老房子里开了个老油坊,到如今旧的压榨机都换了5台。老人说,凭借传统的手工榨油手艺,他养大了儿女,如今他的心愿是依托旅游发展,打出自己的核桃油品牌,用货真价实的食用油也为云镇添一份彩。“我们云镇很多人的老祖先都是商人,老祖宗有古训,诚信第一。”谷玉祥老人说。汪代胜是第一个在云镇开画廊的人。1981出生的他是华夏诗书画艺术研究中心的会员,作为云镇当地人,他看重云镇独特的风韵与国家打造美丽乡村难得的机遇,今年10月份在老街开起了自己的画廊,展出自己的作品,同时也增添了云镇的人文底蕴。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