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临汾,大家脑海里立即会浮现出巨浪滔天、惊涛拍岸、气吞山河、气象万千的壶口奇观;会想起亿万人心目中的故乡、闻名世界的明代移民遗址洪洞大槐树;会想起距今已1300余年的祭祀之所尧庙;会想起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丁村遗址;会想起绽放“帝中之都、中土之国”最初文明之光的陶寺遗址;以及2600年前晋文公在这里成就霸业……在这些灿若繁星的文化遗存中,有一部被后世高僧誉为“千古第一发心之大藏经”的佛经——《赵城金藏》也曾珍藏于临汾广胜寺。这部书刊刻于金代皇统年间,对于研究中国印刷史和宗教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目前收藏于国家图书馆。
近年来,临汾市委、市政府致力于建设文化强市,提出大力实施“平阳记忆”和“印象临汾”两大工程。“平阳记忆”以写实为主,对临汾的历史脉络、文化特质、人文山水和乡风民俗等文化资源进行调查和梳理,建立档案盒数据库。唤起城市记忆,做好文化传承。“印象临汾”以演绎为主,用现代传媒的方式挖掘尧文化、晋文化、移民文化、红色文化、廉政文化、山水文化等特色文化元素,加快创作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影视剧作、文学作品、戏剧音乐等艺术精品,彰显文化魅力,宣扬优秀文化,增强全市人民的文化自信。启动《赵城金藏》首批百卷复制工程,让文物活起来,就是“平阳记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6月16日,临汾市有关领导专程赴北京走访了国家图书馆,与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和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等,就启动《赵城金藏》首批百卷复制工程以及推动文化领域深度交流合作初步达成共识。决定通过运用现代科技结合传统工艺,将4000余卷《赵城金藏》影印复制,再假以平阳麻笺等一系列国家级非遗项目传统工艺,让传统文化与技艺得到传承,让其以新的形式回归故里。
《赵城金藏》首批百卷复制工程的背景
临汾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赵城金藏》在这块文化的热土上问世。这是尧都平阳伟大的文化记忆,也是临汾文化的骄傲和自豪。
《赵城金藏》是金代熙宗皇统(1141—1149)初年,实公法师及其徒弟崔法珍感念佛恩,断臂化缘,聘请平水雕版高师历时30余年刻印完成的一部汉文大藏经。因刻印于金代,并被发现于山西赵城县(后并入洪洞县)广胜寺,故名“赵城金藏”。
《赵城金藏》是我国第一部官方刊印大藏经《开宝藏》之覆刻本中的孤本,被国学大师胡适赞誉为“天壤间的孤本秘笈”。《赵城金藏》印刷清晰,字体劲拔,是我国雕版印刷史上的珍贵标本,是平水雕版印刷辉煌历史的见证,不论在刻经史、版本学还是在校勘学、目录学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据记载,《赵城金藏》共6980卷,国家图书馆收藏4813卷,均为卷轴,每卷宽40厘米,长短不一,每版23行,每行14字,版端刊经名、卷次、千字文号、版片号,部分经卷的卷首装有版画《释迦说法图》。
《赵城金藏》原藏赵城广胜寺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广胜寺力空法师毅然将其托付于八路军,在太岳军区陈赓司令员的指示下,军民僧众连夜将藏经运出,存放于安泽县亢驿村,沁源棉上,河北涉县,后几经转移,至1949年收归北平图书馆(即今国家图书馆)。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批拨专款,募集纸张,相继请来多位揭裱能手,历时16年,将近5000卷经书整修告罄。
回顾《赵城金藏》雕印及保护传承的历史,有实公法师募资雕印的信守诺言,有崔法珍断臂明志的锲而不舍,有力空法师危难之际的深明大义,还有成千上万的无名英雄,他们是捐募的信徒,刻经的工匠,补雕的僧众,流血牺牲的战士,爱护藏经的人民。其中凝结的是我国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守信重诺、敢于担当、无私奉献、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向达教授在《记〈赵城金藏〉的归来》一文中曾写道:“似乎每一卷上都染有人民战士的血花,才渐渐明白文物的保存不是容易的事,而人民所创造出来的东西,也只有靠人民的力量才能保存,才能光大。”的确,《赵城金藏》必将与人民共存,与日月同辉。
《赵城金藏》首批百卷复制工程坚持保护和利用并重的原则,重点实施《赵城金藏》原版复制公益工程,以及《赵城金藏》开发利用价值延伸工程,深度挖掘和广泛宣传《赵城金藏》所承载的中国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所蕴含的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方面的重要意义,提升临汾城市文化影响力。
《赵城金藏》首批百卷复制工程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党中央的一系列重要部署,为我国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赵城金藏》首批百卷复制工程是临汾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举全社会之力,用五年时间打造的一项文化精品工程,将对文化强市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为独特的文物资源,《赵城金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基因,如何保护与传承、发扬与光大这一佛教经典,有效解决古籍善本“藏”与“用”的矛盾,让古籍真正走进百姓生活,是时代向文化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对此,采取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方式,才能使其在文化强市的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赵城金藏》首批百卷复制工程的实质和核心是通过合理开发,挖掘它的商品属性,使其转化为文化产品,实现其经济价值,进而推动对它的保护和传承,增强其文化生命力、可持续发展力。《赵城金藏》首批百卷复制工程就是坚持保护和利用并重的原则,尊重历史面对现实,举全社会之力,用五年时间,将该工程打造成一项文化精品工程。总之,首批百卷复制工程是一项传承绝学,造福后世的系统文化工程。
《赵城金藏》是中华文化中的宝贵遗产,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却是可想、可知而不可即的。如何处理好“藏与用”的关系,使国宝真正进入平常百姓家,使之更具有研究和收藏的价值,是首批百卷复制工程实施的价值之一,同时,它也为当今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探索与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放大了《赵城金藏》本身的艺术价值。复制品在保持原貌风格不变的前提下,走下殿堂,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个过程吸引无数的人关注与参与。而且,由于藏经涉及内容广泛,受众面大,掀起一股研究热、收藏热。藏经本身的艺术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放大。
弘扬了一种大文化的无私精神。一部《赵城金藏》的成书、刻印、保护、抢运、抢救、复制,就是中华文化一曲惊天动地的壮歌。有悲壮、有感奋,甚至有流血与牺牲,但更多的是彰显无数志士仁人爱国、英勇无畏的大义。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支撑力量。复制品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载体,还原了蕴藏其中的文化力量,使之本身更具有研究和收藏的价值。
探索了一条文化发展的新路。首批百卷复制工程走公益与产业相结合的道路,在公益复制的同时,采用面向社会公开认领的方式,既可扩大它的认知面,又能弥补资金不足,同时,通过市场运作、延伸复制品的产业化链条,开发出一系列的衍生品,在满足各类人群精神需求的同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这种做法符合文物保护与开发的原则,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和探索。
成就了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赵城金藏》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同样得到全人类认同。这种价值是超越时空、超越国界的,复制的《赵城金藏》作为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必将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去。
深刻地展示了临汾本土文化的巨大内涵。随着首批百卷复制工程的推进和文化研究的深入,蕴藏在《赵城金藏》中的临汾本土文化元素渐次展现出来。《赵城金藏》成书于临汾,深刻地反映了同时代临汾政治、宗教、文化的繁荣状况。它刻印于临汾,再次证明了平水刻高超的艺术水平,见证了平水雕版印刷术的历史辉煌。它历经艰险的保护过程,也反映了临汾人民的文化情怀和担当。
总之,《赵城金藏》首批百卷复制工程是一项匠心独运、继往开来,造福社会、造福人类,惠及当代、造福后世的文化传世工程,必将以其巨大的历史作用与贡献,写入中华文化发展的史册之中。
编辑:杨岚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