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宗教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邓子美(图片来源:佛教摄影:李保华)
编者按:为纪念为我国佛教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 生活禅 倡导人净慧长老,2013年9月12日,北京大学宗教学系、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了 净慧长老与生活禅 学术研讨会,海内外四十余位佛教学者齐聚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会议厅,研讨净慧长老的佛学思想以及当代佛教的新面貌。研讨会期间,江南大学宗教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邓子美发表了题为《培元植厚功在千秋 论净慧法师佛学思想与事业》的论文,论文追溯禅宗根源,强调净慧长老在承继与传扬华夏优秀文化传统的贡献。论文摘要如下:
首先,净慧法师总结了虚云大师的禅学思想,并与虚云大师的其他弟子一起,分别继承了其一面。对虚云大师的禅学思想,他在《虚云老和尚的禅风》一文中已有精要概括。同时他认为,早在清末民初,佛教界就面临着如何迎接现代思潮的挑战的大问题。在这一问题面前,当时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以仁山、太虚等为代表的激进派,另一种是以濮一乘等为代表的保守派。 虚云老和尚在这个挑战面前,似乎倾向于保守派,但对激进派也有所妥协。他是择善而从。激进派对佛教有利的(主张)他也能接受。他是以传统为主,同时也接受了当时激进派的某些做法,比如说创办佛学院。他在鼓山、南华寺等地,都创办了佛学院,并且他还邀请了当时激进派里边最有名的大醒法师去讲课。 而大醒是太虚门下四大弟子中最激进的一位。也可以说,净慧此语是虚云门下的夫子自道。
第二,他紧紧把握了佛教复兴的时代要求与政府宗教政策给予的发展空间。在充分体现时代要求方面,表现为发扬人间佛教思想与中国佛教三大优良传统。前者已有专文论述,此不赘,后者之一为农禅合一,虚云大师为典范,净慧法师当然也承继。后者之二为学术研究,净慧法师可谓当代大陆诸法师中最为杰出的一位,起着对大陆佛学研究深入并将其他领域的研究者吸引到佛学方面来的双重推动作用。自1981年以来,《法音》刊出的重要学术论著皆经其亲自审读,《禅》杂志每篇必有他的文章或开示等自不必说,仅近年新出的其文集即达十余种,份量较重者为《中国佛教与生活禅》一书。其卓越见解尤其表现在对道安、慧能与太虚三位划时代的大师的推崇之中,这一基本观点不但被学界普遍接受,对汉传佛教研究也有指导意义。纯学术性的《中国禅学》创办以及近年每年一届的湖北黄梅 禅宗文化论坛 与河北 三禅 (赵州禅、临济禅、生活禅)论坛的举办更是嘉惠越来越多的学者。自然,事业越是做得多做得大,失误越难免。后者之三为国际佛教交流,净慧法师访问各国的特点为不像有些法师、佛教学者那样纯礼仪性、观赏性,而真诚地有交流,有反馈,相互都获教益。在把握政府宗教政策给予的发展空间方面,净慧法师更是极其充分。20世纪70年代,我国台湾佛教界已开始办以大学生与研究生为主要对象的夏令营,对台湾佛教人才的吸引培养,对台湾佛教如今相对于基督宗教的空前繁荣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对此,净慧法师在会见台湾佛教界人士,进行两岸佛教充分交流之时,早已留意。1993年,在大陆 气功 几成 迷信 狂热的氛围下,他预估到主办旨在弘扬佛教正信的 生活禅 夏令营应被各级政府支持或默认,故在柏林寺首创。其后,各地寺院与佛教组织也都陆续创办了有自身特色的夏令营,共有二十余家之多,净慧法师在大陆的首创之功将有巨大深远的影响。
第三,强调佛教的自主性。净慧法师亲历了中国佛教经受空前浩劫,并由一片废墟中逐步恢复的全过程,自己也被打成 右派 ,对社会歧视佛教的现象有比常人更深切的体会。因而他强调:僧人与佛教团体不能不 自尊自爱 , 自强自立 , 自觉自悟 。
他痛切地说: 一个出家人,如果自己尚且不能用言行敬重自己的信仰,又如何让别人敬重你的信仰呢? 以身表法,以身敬法,以身护法 就是自尊自爱。有些地方的个别出家人 他们的所言与所行完全是南辕北辙 , 你的小辫子、小尾巴被人家抓到手上了,人家叫你怎么做就得怎么做。 因此,自身硬才能自强自立。这在当前特别有普遍意义。
他进一步说: 禅宗这一法是要靠自力修行 , 佛不能代替我们,菩萨不能代替我们 , 要靠自己自求觉悟 ,并且 要从当下做起,不能等待 。觉照升起,对善念、恶念、无记念 都能了了分明, 自尊自爱、自强自立就都没有问题了。
佛教的自主性就从每个僧人、每个寺院与每个僧团、组织的自主做起,才能排除各方面的干扰,开展各项事业。三十多年来,在净慧法师的理念引导下,河北赵州柏林寺、石家庄虚云禅林等寺院与河北省佛教协会以及后来由他住持的湖北各寺院在自主办教,并争取各界支持方面,客观上走在了国内前列。虚云禅林法物流通处也属全国最大之列。河北省佛学院,河北禅学研究所都颇有自身特色。当然,也包括努力争取地方政府宗教管理部门的理解与支持,这在大陆非常重要。
第四,精英与大众关系探讨。净慧法师倡导 生活禅 的意图之一是 把少数人的佛教变成大众的佛教 。但这一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参禅作为佛教的主要修行方式,历来被认为最适合于 利根 者,也就是也就是宗教气质较强,朝气旺盛的一类人。现代知识分子、青年人、事业上的成功者往往较多地对参禅感兴趣,当然也并不限于这些人。 生活禅 主要针对的是这些群体,方向无误。但与念佛修行的人佛沟通相比,由参禅而证悟无疑要难些,古代就有 十有九蹉跎 之说。从素质与难度两方面综合起来看,凡参禅并获证悟者,应属佛教精英。禅宗相对于净土宗、民俗佛教等而言,应属精英宗教。尽管唐宋以来,南宗禅也曾风行全国,有过几次普及的高潮,但这与其比较彻底的中国化,率先实现传法制度化等历史因素有关。同时,大普及也会带来 狂禅 、假悟等后遗症。
从宗教的社会需求看,宗教社会学的功能主义学派认为,宗教之所以有着深刻而广泛的社会需求, 即在于(它能)帮助人们去适应偶然性、无能为力和匮乏这三个残酷无情的事实。 德国宗教社会学家西美尔则从生命本身,从精神需求发掘人的宗教天性要求: 诸如依附情感和期待热情、恭顺和憧憬、对世俗的淡漠和对生命的规整 等。这两方面可以相互补充,基本概括了人类的宗教需求。
其中,首先是自然与社会中的偶然性,亦即不确定性。对此,人们既可凭籍巫术来转换与排除,例如算命,但其效果不能持久。就是说,某一巫术很容易被拆穿,通常所谓迷信也因此转为不信。但一套巫术拆穿了,巫师可换成另一套。所以,其效不持久只是相对于宗教而言,而宗教因为有着 丰富多彩的理性形而上学体系, 有着 形而上学合理化和宗教伦理的充分发展。 换句话说,有着系统的宗教哲学,所以能够有比较充分的解释,能够排解不确定性带来的种种困惑,帮助人们建立信仰,去适应自然与社会。其效果自然持久。
其次,在强大的自然力量与社会力量面前,个人常感无力。即使他的欲求并不高,但完全靠自己的努力根本无法满足。尤其是对于他很想得到的东西,求助于巫术也是本能的行为。可以断定,求助于巫术,通常是十之八九无效。然而这一决定是他自己作出的,即使错了也就认了算了。但如果求之于职能神或全能神,尽管 时其欲求也不会得到满足,但只要欲求本身合理,就会受到信仰的鼓励,持续地追求而终究会得到满足。
其三,匮乏,包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物质匮乏,例如天旱无雨之类,过去人们也往往求助于巫术,但随着科学发达,巫术也就失去了这方面的市场。另一方面的物质匮乏,比如对救助的需要等,宗教也非常重视予以满足。精神匮乏,也就是无意义感、生活空虚观,则通常只有成熟宗教才能予以满足。
其四,关于个人的依附情感,过去在中国,主要通过祖先崇拜由对家庭的依附中得到满足。关于期待热情、恭顺和憧憬则并不限于从宗教中获得满足。关于对世俗的淡漠和对生命的规整,大体上仅是或在社会活动中受挫,或对世俗不满,或世俗荣华富贵都享受过至少也看到过的一部分人的要求。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众需求,即巫术与宗教都能满足的需求,占着四类宗教需求中的大部分。其中可以肯定的偏重于精英的需求,只在 精神匮乏 与 对世俗的淡漠和对生命的规整 两方面。禅者追求的解脱生死也属于这类最高的精神需求。这就决定了禅的深悟实现大众化,嘎乎其难也。因此,净慧也只以 轻安明净为修学的证验 ,并不刻意追求更高境界。尽管如此,一位研究河北省宗教的专家依据他的调查访问,得出一个印象:以生活禅为标识的柏林寺,尚未占有当地宗教资源的很大份额,倒是在全国大专院校的师生中有很大影响。当然,作为大众型佛教教团中的适合于部分人的一种修行方式,参禅的提倡在海峡两岸都很普遍。
禅佛教属精英宗教也因其主要靠自力,净慧法师也认为: 禅是自力信仰 。而大众之所以有广泛的宗教需求,也正是因为靠弱小的自力难以满足自身欲望。英国宗教社会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根据对原始宗教的调查研究得出一个结论,原始人就对经验知识和巫术的应用范围有清楚的区分,巫术作为人们的信仰和活动的一种体系,基本上是在满足生活需要中感到智力和技术无能为力时的一种反应。与自力相对的他力,就包括对巫术巫师的信仰、对神的信仰。因而,大众信仰基本上不是巫术,就是有神论、泛神论或者 克里斯玛 型。但是,为什么禅修这几十年来能在欧美风行呢?净慧法师认为: 欧洲人原来的信仰主要是他力信仰,像天主的恩宠、上帝的接引。 由天主教或者基督教转变为另一种,一定要与原来的信仰有所不同,才能满足心灵上提高的需要。禅符合这种心理需求。 说得对,除了在华人社区外,这与佛教的净土宗在欧美很少有信徒,确是鲜明对比。但笔者也可断言,由于禅佛教的精英宗教内蕴,极少可能成为欧美主流信仰。
但是,决不可忽视禅佛教等精英宗教,特别是在开放性而非排他性的宗教内部。精英教团尽管人数不多,其功能首先是为各地寺院源源不断培养输送了人才,而净慧法师一生思想丰富,事业成就众多,其中最大成就就是在中华文化断裂之际,充分认识到吸引与培养青年精英对佛教未来的关键作用,通过柏林寺等寺院的重建与 生活禅 夏令营模式的创立与连续举办,使禅宗优良传统及其所融合的中华文化优秀传统通过言传身教传授给青年精英。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