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泉州铜佛寺住持妙莲姑圆寂 曾亲手做僧鞋给弘一大师穿

发布时间:2019-07-22 11:08:45作者:心经结缘网

弘一大师题字“铜佛古寺”

闽南网6月6日讯 百源川池倒映着泉州工人文化宫斑斓的灯火,一边的铜佛寺却在黑暗中陷入静谧的沉睡。

哀伤笼罩了这个星期。寺里的青灯古佛依旧,而住持妙莲姑标准的唱念声,再也不会响起。

6月3日,老人在自己的厢房中安然圆寂,享年96岁。昨天,大家为这位佛教前辈举行了封龛仪式。

泉州铜佛寺住持妙莲姑圆寂 曾亲手做僧鞋给弘一大师穿

妙莲姑,俗家姓名陈妙莲,三岁伴佛,一生清修,是近年来泉州健在、为数不多的曾与弘一大师有过交集的佛门人士。在铜佛寺,至今留有弘一大师真迹,以及“铜佛古寺”一匾、楹联四对、“出食台”一座,妙莲姑则见证了这一切。

泉州铜佛寺住持妙莲姑圆寂 曾亲手做僧鞋给弘一大师穿

三岁入寺伴佛 勤学不辍

年少的妙莲勤学好问、明礼懂事,弘一大师很是赞赏,好几次托性愿法师转赠书和墨宝给她。

铜佛寺的佛堂内,有这样一副对联:勤修清净菠萝蜜,恒不忘失菩提心。短短14个字,映照出了妙莲姑朴素的一生。

妙莲姑出生于1919年11月,生身父母从事手工业相关的工作,也是个茹素的家庭。妙莲姑还有个弟弟,曾在开元慈儿院任教。

泉州居士陈珍珍曾替妙莲姑写过一份自述,其中这样讲道,因为姨母年轻守寡,膝下无儿女,妙莲打小即被父母送给了姨母抚养。后来,姨母带着3岁的妙莲,一起到朵莲寺出了家。当时,寺里聘请了晚清一位老秀才当私塾老师,每天教朵莲寺里的孩子、村里的小童,一起读书写字。

那段岁月,妙莲学习了《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儿童启蒙课程。再长大些,又学习了《论语》、《大学》等经典,习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在一众出家的“小菜姑”中,妙莲的毛笔字是写得最好的,这一直为熟悉她的人所津津乐道。

1930年,12岁的妙莲正式拜性愿法师为师傅。性愿法师是一位品学兼优的高僧,在闽南地区颇为有名。在师傅耳提面命的教诲下,妙莲姑严守清规戒律,在早晚功课和佛门经典研习上,都得到了更快的提升。上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弘一大师频繁往来于承天寺和百原庵(即现在的铜佛寺)修行,与性愿法师交往甚厚,妙莲由此又与大师结缘,时常得以聆听大师讲经说法。年少的妙莲勤学好问、明礼懂事,弘一大师很是赞赏,好几次托性愿法师转赠书和墨宝给她。

重振古寺风貌 执著修行

支持寺庙建设和扩建就要花费不少财力和精力,但是这些困难,都没有让妙莲姑因之退缩。

1950年,性愿法师创办了觉华女子佛学苑,由厦门太平岩迁往百源池旁的铜佛寺,妙莲姑离开朵莲寺,到铜佛寺的佛学苑当出纳。1955年,佛学苑又迁往南安石井,妙莲姑也随行,一直管理着苑中财务。

1966年,佛学苑在“文革”中解散。妙莲姑不得已回了家,与弟弟同住,她开始做些制衣裁缝的手工活,赚钱补贴家用。在居士陈珍珍替写的自述中,妙莲姑回忆道,这段时间家中生活虽然清苦,但她心中谨记师傅的教化,坚定信念,坚持修行。她的唱念功一直很好,几乎成为泉州佛教界的典范。

1981年,时任泉州市委统战部部长谢永华专程聘请妙莲姑,担任铜佛寺的监院。

担起监院的重任,妙莲姑开始为铜佛寺的重建和扩建而奔走。铜佛寺的历史,可追溯到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泉州知府杨胤锡主持扩建该寺后,铸造铜佛15尊,高5尺,遂易名“铜佛寺”。这座有故事的寺庙在特殊年代几近荒废,部分地块甚至已被一些单位占用,复建的难度可想而知。

泉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吴松柏回忆说,他后来陪着妙莲姑,一起为寺庙建设和扩建的手续等事宜奔走了许多时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寺庙的运营经费并不充裕,光支持寺庙建设和扩建就要花费不少财力和精力,但是这些困难,都没有让妙莲姑因之退缩。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唱诵

  • 心经讲解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