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拜错了菩萨”
司马心
大年初五的财神,我们是迎过了,硝烟弥漫的鞭炮,也已经消散,但“迎财神”那天的一桩奇闻,却仍然成为元宵时节的笑谈——初五那天,40万武汉市民跪在归元古寺,烧香、磕头、“迎财神”,祈求一年好财运。
有识之士,闻之笑谈,“连下巴都笑掉了”。什么道理呢?道理很简单,归元寺是佛寺,是菩萨之所在、佛门之圣地,那财神爷呢,叫做赵公明赵公元帅,乃道教的神。几十万人跪倒佛堂外去拜道教之神,看来是走错了庙门拜错了菩萨。
现在佛堂闹猛,菩萨们也忙得很。早生贵子,要拜托他;避灾祈福,要托付他;甚至连孔老夫子管的那档事——高中状元,也要交给他。笔者亲见一学子跪拜菩萨,托他保佑高考考得好、名校能进去,为了怕菩萨搞错,还将准考证举起来给菩萨“看看清”,不要记错了证件的号码。菩萨真是太忙,要办的事儿实在太多,从确保平安,一直到报仇雪恨,桩桩件件都要管,如果没有个好脑筋好记性,还真会记错办岔呢!难怪观音要有“千手”,否则还真是完成不了那么众多的任务呢。现在好了,佛门不但要管自己分内的事儿,还要代为办理本属道教的发财这个“第一要务”,纵然是法力无边,也忙不过来呢。
其实拜错了菩萨的事,并非大年初五才有。多年之前,笔者去绍兴街上的三味书屋,那可是鲁迅老夫子的故地啊。只见厨房间一个瓮里,丢满了小票硬币,那是南北游客,纷纷祈福所为。然而到鲁府之上,求什么福呢?发财致富,先生并不内行,早生多生,先生更非强项,要么又是拜托考试顺利、连中三元?似也不是先生的特长。究竟求的什么?再一问,那瓮,其实并不是什么“神器”,只是鲁妈们腌霉干菜的物事而已。但是不管,只要有洞,就要丢币,就要求托,就像天下到处的水潭、圆石等等,管它释儒道,何论神佛俗,哪一处不是丢满了钱币、寄托了数也数不清的虔诚呢?谁还管得了这鲁迅读书的私塾是干什么的,而那黑黑的菜瓮本来又是何物。
当然也不必过度嘲笑“拜错了菩萨”——也是春节里头,某地一大群农民工,齐刷刷跪倒在曹雪芹的碑前,原来是讨工钱。曹雪芹一介书生,能为你作什么主?曹雪芹一生贫寒,他有什么万贯家财可以“散尽”、发给你们?但是讨薪的事儿,没人来管,当地的各路“菩萨”,一个个高高挂起、袖手壁观。白干一年的农民工们没有办法,只有乱拜,结果找到曹雪芹,跪成一排。说他病急乱投医也好,说他拜错菩萨也罢,这背后的原由,却值得我们同情,而这“拜错”的根源,更堪令我们反思啊!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