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悟真寺位于蓝田县城东南15公里莲花山腰,地属秦岭北麓。隋开皇(581~600)年中,净影寺慧远之门人净业来到蓝田覆车山,开荆采薇,有终老之志。诸清信士为筑山房,竭诚奉养。是为本寺之滥觞。不久,南岳慧思之门人慧超也来到此处居住,与净业共住八年。另有保恭、慧因等栖隐于此。唐·贞观(627~649)初年,法诚投止本寺,见寺地狭隘,遂开山辟野,兴堂建宇,于寺南横岭建华严堂,画千佛,复于山路岩崖刻经偈,致力经营寺观。当千佛画成、营斋供庆赞时,有异鸟来,飞舞于堂内。其后,慧远(吉藏的弟子)将吉藏遗骨埋葬于北岩,止留本寺,再往长安大张法幢。据《新修净土往生传》所载,善导曾隐居本寺修般舟三昧,历历备见宝阁、瑶池、金座等净土庄严。
其后,由于历代的破坏,寺宇范围逐渐缩小。现所存殿宇多为近代重建。今寺分上、下两部分,相距约一点五公里。上寺在悟真峪内两侧山崖上,四周竹林嵚翠,故俗称竹林寺;下寺在悟真峪口外的蓝水南岸,背负山林,面临蓝水。其水陆殿,为明代建筑,后更名为水陆庵,殿内壁塑为古代著名之雕塑品,列塑各种庭园、楼阁、殿宇、人物、佛、菩萨及佛本生故事等。
悟真寺规模较大的佛事活动是一年一度的正月二十五庙会,庙会期间到此参观游览、求神拜佛的人络绎不绝。唐宋著名诗人王维、白居易、卢纶、钱起、苏舜钦等都有描绘悟真寺的传世诗章,有历史记载的就有百余篇。
悟真寺建筑群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水陆庵作为悟真寺景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悟真寺历史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其中的泥塑是我国最多、最完整的明代塑群之一,其壁塑等级被称为中五彩泥质壁塑,在我国壁塑艺术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是了解和研究我国古代历史、雕刻、建筑、音乐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重要形象资料。
悟真寺作为净土宗的祖庭之一,在日本、韩国很有影响力,在世界佛教文化中也具有一定地位。旅游区自然景观及其生态环境结构,在秦岭北麓具有一定的生态环境独立性。水陆庵与王顺山是西安市东南旅游线上的重要景区,悟真寺旅游区正处在这一黄金旅游线上。正处于开发建设中的悟真寺风景旅游区,其性质定位为:国际佛教净土宗文化旅游的重要节点,国内重要的宗教文化旅游目的地,西安市东南旅游线上以自然与山地景观资源为依托、以宗教文化旅游为主导兼及休闲度假、生态观光、科学求知、健身探险的综合性旅游区。
[寺院胜景]
[当今住持]
净宗法师
[交通通讯]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710503)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