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探访西藏“尼木三绝”之吞巴藏香
加措盘腿而坐,制作藏香,手中的工具为牛角。一般是左手握住牛角,右手大拇指挤压木泥,木泥就从牛角的小孔里挤出来了。记者 任晓攀 摄
人民网拉萨10与12日电(记者 任晓攀)在藏文创始人、藏香发明者吞弥·桑布扎的故乡,吞巴藏香无疑是一道靓丽的人文风景线,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尼木县吞巴乡吞达村几乎每家每户都在生产藏香,在从村子中间穿过的吞曲河上,分布着大大小小200多个用于研磨藏香原料的水磨。
加措和他的吞巴罗布仁青纯手工藏香厂就位于318国道旁的吞达村。
现年48岁的加措从事手工藏香制作已经30多年,1995年成立自己的手工作坊,2008年成立了现在的公司,并注册了商标,现年收入达20多万元,成为村子里的致富带头人。
加措告诉记者,他家的藏香原材料很丰富,以柏树主干为主料,再配以藏红花、麝香、白檀香、红檀香、紫檀香、水安息等28种香料按适当比例搓揉而成。很有市场头脑的加措,在自己的尝试下,作出了5种不同的配方,受到顾客青睐,不少内地游客打电话订购。
但用于制作藏香的主料柏树,在吞巴乡并不生长,从古至今,需林芝地区林芝县运过来,而制作藏香的部分辅料甚至要从内地或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引进。尼木藏香制作历史悠久,以其在制作过程中不伤害生物和独特的原料配方而深受藏民喜爱,不仅可用于佛事活动,而且还具有杀灭细菌、驱除污浊之气等独特的医疗功效。
作为“尼木三绝”之一,2008年6月,尼木藏香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6岁的顿珠现为西藏自治区级传承人,他从爷爷那里继承了藏香手工制作手艺,还收了7个徒弟进行传承。
如今,吞巴乡有218户藏香制作专业户。2013年,尼木县藏香的销售总额是600多万,占县生产总值的15%,平均每户制作藏香人家的人均收入为3至4万元。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