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承德年俗:普宁寺祈福 欣赏乐舞剧“跳布扎”

发布时间:2019-07-23 09:50:31作者:心经结缘网
据河北广播网报道,地处河北省东北部的“塞外山城”承德,风景秀美、历史悠久。这里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坝上草原,有“鹿鸣秋草盛,人喜菊花香”的木兰围场,还有“轩墀敞御园,草树静高原”的避暑山庄。烙刻着浓重皇家印记的承德,连过年都别有一番风情。

    据河北广播网报道,地处河北省东北部的“塞外山城”承德,风景秀美、历史悠久。这里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坝上草原,有“鹿鸣秋草盛,人喜菊花香”的木兰围场,还有“轩墀敞御园,草树静高原”的避暑山庄。烙刻着浓重皇家印记的承德,连过年都别有一番风情。

    在承德,满族人有120多万,占承德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所以很多年俗都有着他们独有的味道。除了打扫房屋、祭灶王爷、贴春联、吃团圆饭、守岁等等这些普遍的年俗之外,满族人过年有一项特别重要的活动——在自家院里最为显著的位置立一个一丈多高的“还愿杆子”。省民俗专家郑一民介绍,这个还愿杆子传说中和努尔哈赤有关系:“努尔哈赤在民族的成长过程中,他打过很多惨烈的仗。有一次,他打败了,很惨。他觉得自己没希望了,他把杆子插在土堆里,祈求上天给他力量。再打的时候他就赢了,他成了大草原的统治者。人们都觉得,皇帝插杆子能统治天下,咱在家里插杆子管好这个院子也行啊。”

    “还愿杆子”还有一种说法,说这杆子是努尔哈赤当皇帝之前,用来挖人参的索拨棍。有一次他被明朝将领李成梁追赶,先是李成梁的小夫人救了他,后来又有乌鸦和喜鹊帮忙掩护,他才逃出了虎口。努尔哈赤跑进长白山里,与8名挖参的女真人结拜成兄弟。他们历尽艰险,挖出了八八六十四个大山参。他们用这山参换来马匹、兵器、粮草,人也越聚越多。努尔哈赤和他的8位兄弟东奔西走,南征北战,经过几年的磨炼,他成了一个能骑善射、有勇有谋的将领。后来,他们统一了东北一带,又建立了清朝。努尔哈赤当了皇帝,他的8位兄弟成了八旗首领。 满族百姓为了纪念曾经在长白山挖参的开国祖先,就在院子里竖起一根木杆,还在杆子顶上放一个像浅碗一样的锡斗,里边放上猪的肚肠,让乌鸦、喜鹊们来啄食,叫“神享”,来报答乌鸦、喜鹊的恩德,也就成了一种生活习俗,一直流传至今。现在,满族人过年依然会立还愿杆子。

    承德皇家文化非常有代表性的还有外八庙之一——普宁寺的佛教活动。普宁寺是乾隆年间修建的第一座皇家寺庙,也是北方最大的佛教活动场所,至今已经有将近300年的历史了。庙里不仅有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金漆木雕大佛——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还有一项传统的除夕活动——撞钟。普宁寺只有每年的除夕才会在夜间对外开放,虽然始于何时已经无从考证,但是从开放以来撞响自己的新春第一钟成了承德人过大年不可或缺的环节。在108下钟声里,人们虔诚地许下自己的新春愿望。当然,这108下也是有讲究的,普宁寺副主持代林:“这108的数字是这样来的,一年有12个月,24个节气,每5天为一候,时候的候,这一年之中有72候,72候加上24节气,再加12个月,正好是108,它预示着敲去每年每月每日每时的烦恼。”

    除夕晚上10点半到初一的凌晨两点半,普宁寺依然对外开放,零点的时候将会撞响吉祥钟,迎来新的一年。然后,正月里,人们还将迎来承德最大的庙会——普宁寺“跳布扎”,这是蒙语的音译,汉语译为“送崇”,俗称“打鬼”,每年的正月十三开始,一连三天,是一种大型的佛教古典乐舞剧,始于1755年。

    当天,堪布喇嘛身披黄锦衣袍坐在车上,双手持钵,各位侍从手持法器,跟随左右,前呼后拥,还有四大天王、三十六地煞,七十二金刚等等,鼓吹在前,徐徐前进,一众喇嘛手执曲锤柄鼓,有鸣锣开道的,有吹罡筒的,有演念经文的,在广场绕行一周。广场中间搭有打鬼亭,上面有用面制做的“鬼王”,有人念经致祭,喇嘛们舞蹈着打鬼动作,最后有鹿首金刚佛以利斧将“魔鬼”劈碎,用火焚之。这个时候,围观的群众就会一拥而上争抢“鬼王”和祭品,也就是“抢霸凛”。

    浓浓的年味里,约上家人朋友,去普宁寺祈福,欣赏传统的“跳布扎”,在历史的印记中一醉方休,这个年,够味。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唱诵

  • 心经讲解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