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最终目标是离苦得乐,这由两点可以决定:
一、本师释迦牟尼佛成佛前所以出家修行的发心。经典记载释迦牟尼佛未成佛前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也承担着未来济国安邦的重任,但是他仍然感觉烦恼痛苦,尤其是对生老病死之苦不能解脱,因此出家修行,以寻求解脱之道,也即是离苦得乐之道。
二、本师释迦牟尼佛成佛后所开示的四圣谛所开显的义理。佛陀成佛之后,即常常宣讲苦集灭道四圣谛,这四种圣谛主要在阐述的就是苦果、苦因、乐果、乐因,但是此乐因为是彻底的无漏之乐,有别于世间相对之苦乐,所以用灭一词来指代,也就是常说的涅槃,是彻底的离苦,也可方便称之为极乐。世间所以有诸多烦恼痛苦,皆因有集的关系,所谓集也就是顺十二因缘法而行,从最初一念无明,依次出生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等,也就是佛陀不但完全认识了苦,还认识到了导致苦的原因。
佛陀通过自身的实践,彻底熄灭了自身的烦恼痛苦,实证了生命活动的最高境界——涅槃,并且给出了达至涅槃的(道)路径,也就是经由道品,具体来说就是三十七品助道法,恰好是逆十二因缘而行,从而最终离苦得乐的。
明确这样一个目标之后,那么种种的佛门修行方法,无论是诵经、念佛、放生、拜忏、行善、积德、坐禅、发菩提心、弘法利生、慈悲发愿等等都必然要导向这个目标,如果不是导向这个目标,那么就应该引起反思了。
受限于篇幅,本文将重点为大家介绍一下佛法里对苦乐的认知:
一、感受为苦是苦。比方说,生老病死,各种不喜欢的逆缘出现,内心呈现煎熬、逼迫、烦躁、压抑等诸多感觉时自然是苦的。这些痛苦大家并不希望有,但是等到条件满足境缘出现时,内心却自然呈现,无法控制。也就是我们的内心不自由、不自在。
二、感受为乐也蕴含苦。佛陀说有受皆苦,或者说有漏皆苦。世人一直在追求乐,为何即便感受为乐还隐含苦呢?因为苦乐看似二法,但其实是对立统一的。比方说我们挣钱了,感觉很乐,那就意味着我们有一个评价的标准,挣钱是乐事,不挣钱就是苦事,那么秉持这样的一个观念,挣钱时我们就生乐,但是不挣钱或者钱失去时自然就生苦了。而佛陀认识到诸行无常,就是说事物永远在变化离散,一切事物都有一个生住异灭的过程,执着生为乐,就会执着灭为苦。所以世人如果没有觉悟的话,即便享受乐境,亦隐藏着受苦的因。
因此,世人追求财色名食睡这五欲,以求得快乐,固然能够得到一时的快乐,但也埋下了痛苦的因,内心的苦乐感受,随着外在的得失而起伏不定,其本质也是一种苦。
三、有我则生苦。我们所谓的我,是内心呈现的一种认知,做了一种定义,把这个身体、这个思想、记忆、心念等等认定为我,谈“我”这个词,即有一种独立义、不变义、恒常义。但事实上,我不是独立的,从小到大,我们吃了多少食物、喝了多少水、呼吸了多少空气,经历了多少事件、学习了多少知识、有了多少感悟,都在刻刻不停的改变影响着“我”。但是我们偏偏要立一个“自我的概念”,我的观念、我的所有、我的尊严都相应而出。而这恰好与事实相背离,当时代变化、因缘条件变化时,很多我们所执着的都会受到冲击,从而生苦。
类似的,执着“无我”也会生苦,因为有我无我都是自心的一种分别,诸法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不需要再去设立一种分别。分别出来的“无我”本质上,也是“我”在执取“无我”。
那么经由佛法的修习会获得哪些乐呢?
一、离尘之乐。因为内心透彻诸法实相,能够超越种种现象,回归事物的空性本质,所以有离尘之乐,不受种种世间尘相的染污。内心获得清净、轻安、自在等乐相。
二、发慧之乐。所谓离尘是因持戒的圆满,由戒生定,能够对佛知佛见再无动转,由定生慧,能够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也就是说用般若之光照破五蕴皆空,以清净慧目超越欲海、情海、苦海、业海的羁绊。内心获得法喜、智慧、觉明等乐相。
三、妙用之乐。经由定慧力的成就,能够成就种种妙用。遇缘显发慈悲智慧,真正的自觉觉他,广行菩萨之道,成就真正有价值和意义的生命。内心获得温暖、祥和、妙明等乐相。
四、寂灭之乐。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即是达至寂灭如如的状态,内心彻底的无漏,止息了一切烦恼,空、无作、无相(无愿)。这是一种真正的至乐,笔墨的形容不要也罢。
以上几种乐,只是大概的划分一下,虽然也称为乐,但不同于感受上的苦乐之乐,不妨仔细体味,其他的诸如浩然正气之乐、秉持真理之乐、无畏无惧之乐、自律自主之乐、助人为乐之乐、关爱他人之乐、知足常乐之乐、理解包容之乐、闻熏法义之乐、如法行持之乐、持戒清净之乐、转换烦恼之乐、觉悟他人之乐等等等等,都是次第修行过程中,所能产生的状态,这里也就不再赘述了。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