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可谓是佛学高手,为什么这么说呢?在《红楼梦》中,文中就体现了许多禅诗和禅理。古代文学家,有多数都是信佛学佛的人,四大名著中《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都有佛学方面的文字和义理禅机。
红楼梦虽然没有和佛教有直接的关系,但《红楼梦》全书就是描写了世事无常,而这些,可谓与佛讲常讲的“诸法无常”的真理。而红楼梦主人公贾宝玉最后也出家当了和尚,文中描写了贾宝玉体悟到人生苦海的道理之后,做出了最后的选择。
因果,是本是释迦摩尼佛菩提树下禅定七天后悟出缘起的真理。而《红楼梦》中,可以说是以“因果报应”作为小说的基本构架。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由通灵宝玉和珠仙草幻出,写出了因“木石前盟”而双双下凡历劫,还泪报恩的场景,历经了红尘繁华而终于登上彼岸,写出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的罪恶根源所在。
《红楼梦》可以说是一部以教育为本的小说,它借以佛家的“因果报应”来惩恶扬善,告诫世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佛家观,在许多的民宅心中称为了精神支柱,在小说中借以佛家的“因果报应”来惩恶扬善,也推行了生活中的道德观念。书中从贾宝玉的府上每个人物的兴亡盛衰,表现人生之苦,世事无常的道理,无不体现出佛家的思想。
从《红楼梦》的第一回中,通过甑士隐的梦中所闻,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一段童话般的前世情缘,到奔世的今生种种劫难。这与佛家的三世观点显然的突出。《红楼梦》贯穿着盛极必衰、人生如梦的“色空”观。贾宝玉的由色至空,既非乐极生悲,也非物极必反,而是在无可奈何下的一种精神解脱。
书中的贾宝玉由色至空不能仅仅归因于他个人,而是冷酷无情的现实人生对人的个性压抑摧残的结果。对于宝玉的由色至空,人们受到强烈的震动,也因此对人生会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会更积极地去探索解除人生的种种苦恼的办法。因此,若从“色”与“空”的实质内涵来看,《红楼梦》是美好情感遭到毁灭的哀歌,是“以人生无常宣告了身心俱灭的彻底死亡”。
所以,当我们以佛家的观点,从佛家的角度去看待《红楼梦》,这更像是一部以教育为基础的小说,从佛教的因果论到世事无常,无一不概括了佛家的教育观。佛教倡导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思想,如此的教育世人并也在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所以,以教育的观点来说,曹雪芹可谓是真正的佛学高手,要不然,何以能够整部名著中无一不体现出佛家的精髓所在。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