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五毒心”到底是什么?第二项严重的,会折损我们的福报!
佛法中认为,人的所有烦恼有六大根源,其中佛教常说的“五毒心”以及“我执”,正是这六大根源使我们容易遮蔽心智,内心无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佛教的“五毒心”。五毒是指贪、嗔、痴、慢、疑五种心,所以佛法中称为“五毒心”。这五种心毒是人们在生活中最容易出现的,而只有破除了这五毒,我们才能够明心见性,修得福报。
第一:贪,沉溺于过去和未来
贪是所有人的共性,人从出生到死去,可以说都是在贪欲中沉浮。贪可以分为五种,财、色、名、食、睡五欲之贪。这五欲可以带给人快感,这也是人们往往容易沉溺于其中无法自拔的原因。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也更是举不胜举。人们往往可以为了追逐名利、金钱财富,从而变成了它的奴隶。又或者是沉迷于酗酒、赌博、疯狂购物等等不良恶习。
从佛法的角度而言,这些“成瘾”恶习,往往容易变成人们无法控制的欲望,从而吞噬掉我们的善念与健康,而福报也会不知不觉的减少。佛法中经常劝诫世人,人活一世,一日也不过三餐,夜眠也不过八尺。只有知足者才能感知到幸福和快乐。而懂得布施,愿意布施,才能更好的灭除我们的贪欲。
第二:嗔,不可控制的情绪宣泄
嗔和贪是相反的,如果说贪是沉迷于快乐的情境,那么嗔则是无法控制不快乐的情绪宣泄。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当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者说不开心的事情时,人往往无法从容面对。所以,这个时候往往就容易心生嗔恨。譬如逞一时的口舌之争、怨恨指责他人,甚至是辱骂报复等。佛说“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人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千万不可心生嗔恨之心。否则,再多的功德与福报,也会会自己消耗殆尽。
俗话说得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当我们心中生起嗔恨的负面情绪时,一定要告诉自己冷静、理智面对。冷静过后,你会发现,一切都没那么严重了。而事情,往往也会得到妥善的解决。
第三:慢,自以为是的虚荣行为
慢,是指被名利虚荣心束缚,出现炫耀自己、爱面子、好面子等行为和姿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很容易找到这样的人。要么炫耀自己的财富、要么炫耀自己的权利、要么炫耀自己的能力、要么炫耀自己或崽女会读书等等,其实这些行为都是因为自以为是的“小我”之心作崇,最终出现了傲慢、冲动、怠惰等行为。
千万不可小瞧“慢毒心”,一个自以为是、傲慢炫耀的人,往往人际关系都不会太好。而这也与我们常说的,想要修得福报,一种要广结善缘、广种善因相悖。而且“慢毒心”还容易让人心生出自负自胜之心,不精进学习。所以,千万不可有。保持空杯心理,人生之路才能走得更好,才能修得更多的福报。
第四:痴,现实与虚幻的认知混淆
痴,佛法中也经常称它为愚痴。愚痴是不明事理,不明是非的偏执、执着、妄想之心。痴是一种毒,可以让人上“瘾”,从而影响我们的健康、影响我们的精进修行、影响到我们内心的善念。譬如说我们身边经常会出现为情所困的人,轻则抑郁,重则轻身自尽。其实,这都是一昧愚痴的表现。
第五:疑,一味的相信自己
疑,佛法中认为是一味的相信自己,毫无根据的怀疑和否定一切、自以为是。对于佛法中的因果业力与见地有怀疑,或者说有疑惑,也称为“疑”。在学佛修行之时,疑心不可有,它会让我们遮蔽心智,从而无法明心见性。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