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语有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的名山众多,数不胜数,雄、奇、灵、秀,各具特色。百态千姿,各怀绝景。这些著名的山岳,引来人们竞相攀登游览。今天小编开始介绍中国座座名山,仅供参考。第三期,太姥山。
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遗产——太姥山,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太姥山园区,位于闽浙边界的福鼎市境内,北邻温州118公里、南距福州200公里,同三高速及温福铁路穿其脚下而过,交通便利。它雄峙于东海之滨,山海相依、傲岸秀拔,素有“山海大观”、“海上仙都”之美誉。
太姥山是一处以花岗岩峰林岩洞为特色,融山、海、川、岛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风景旅游胜地,观赏面积92.02平方公里、保护面积200平方公里,拥有太姥山岳、九鲤溪瀑、福瑶列岛、晴川海滨四大景区和瑞云古刹、翠郊古民居两处独立景点。太姥山面临东海,地处亚热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6℃,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一年四季皆宜游览、休养,是理想的旅游、度假、避暑之胜地。
宁德市福鼎太姥山旅游区,国家AAAAA级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闽浙边界的福鼎市境内,北邻温州118公里、南距福州200公里,同三高速及温福铁路穿其脚下而过,交通便利。它雄峙于东海之滨,山海相依、傲岸秀拔,素有“山海大观”、“海上仙都”之美誉。太姥山是一处以花岗岩峰林岩洞为特色,融山、海、川、岛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风景旅游胜地,观赏面积92.02平方公里、保护面积200平方公里。太姥山面临东海,地处亚热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6℃,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拥有太姥山岳、九鲤溪瀑、福瑶列岛、晴川海滨四大景区和瑞云古刹、翠郊古民居两处独立景点。
太姥山北望雁荡山,西眺武夷山,三者成鼎足之势,雁荡、武夷地处通衢,声名远扬,而太姥僻居海隅,知之者鲜。相传尧时老母种兰于山中,逢道士而羽化仙去,故名“太母”,后又改称“太姥”。闽人称太姥、武夷为双绝,浙人视太姥、雁荡为昆仲,实在颇有见地。
整个风景区面积为92平方公里,分为太姥山岳、九鲤溪瀑、晴川海滨、桑园翠湖、福瑶列岛五大景区;还有冷城古堡、瑞云寺两处独立景点。拥有山峻。石奇、洞异、溪秀、瀑急等众多自然景观,以及古刹、碑刻等丰富人文景观。
相传尧时老母种兰于山中,逢道士而羽化仙去,故名"太母",后又改称"太姥"。闽人称"太姥"、武夷为"双绝",浙人视"太姥"、雁荡为"昆仲"。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一一太姥山,位于闽浙边界的福建省福鼎市境内,北邻浙江温州118公里,南距福建福州200公里,雄峙于东海之滨,山海相依、傲岸秀拔,以 "山海大观"称奇。传说东海诸仙常年聚会于此,故有"海上仙都"的美誉。它北望浙江雁荡、西眺福建武夷,三者成鼎足之势,闽人称武夷、太姥为双绝,浙人视雁荡、太姥为昆仲, 构成闽越三大名山。
宁德市福鼎太姥山旅游区,位于闽浙边界的福鼎市境内,地理坐标东经120°06'-120°27',北纬26°55'-27°10',面积373.76平方公里。北邻温州118公里、南距福州200公里,同三高速及温福铁路穿其脚下而过,交通便利。
太姥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在福鼎市正南距市区四十五公里,约在东经120度与北纬27度的附近。太姥山挺立于东海之滨,三面临海,一面背山,巍峨秀拔,气势雄伟,奇岩怪石,千姿百态,景色独特,蔚为奇观。主峰海拔917.3米。登临绝顶,极目东海,水在天际流,峰从海中出,不愧以“山海大观”著称于世。
每年的4月至12月是最佳旅游时节。
如果想观赏太姥山的红叶最佳时间为11月下旬:景区西南侧霞浦县境内杨家溪尽头处的渡头,有两片面积为250亩的天然枫树林。林边河涌上夹有面积百余亩的荻花滩,每年秋末初冬,枫林红透,而荻花则一片雪白,别有情趣。两片枫林间的古榕树林更是盘龙交错,各显姿态。
太姥山面临东海,地处亚热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6℃,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太姆山风景名胜区森林覆盖率高、水系发达,山、溪、林、海并茂,拥有高质量的区域生态环境,其中渡头的枫树林是我国处于最南最大(约250亩、1.1万株)的自然枫树林,而古榕树群又是我国最北(北纬27°)的板状根榕树群。风景区内植被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大量的柳杉已经成为风景区内一道吸引游客的风景线:杉木、马银花、甜槠、硬斗石栎、罗汉松、罗浮栲、山矾等物种都是景区植被中较常见的物种;绿雪芽茶也是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的一大特色。太姥山地表水系发达,形成了以九鲤溪、龙亭瀑布、杨家溪为代表的众多溪流、瀑布、山泉。太姥山东麓的虎头壁半岛与跳尾半岛之间是晴川湾,湾口有姆屿岛;硖门半岛与跳尾半岛之间为跳尾湾,湾口正对福瑶列岛。湾内风浪小,为良好的海上活动场所。
宁德市福鼎太姥山旅游区是以燕山晚期钾长晶洞花岗岩峰丛、石蛋地貌为特色,兼有海岸岛礁、海岛湖泊、曲流瀑布、辉长岩石柱林等在内七大类地质遗迹,保存了岩浆侵入喷发后期改造的十分丰富的地质遗迹。一亿年的地质发展史“成就”了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成为集峻岭、奇石、异洞、断崖、峰丛、石蛋、曲流、高瀑、大岛、 金沙、美礁为一体的地质遗迹“大观园”。由基岩构成的海湾与岛屿迎风的一侧,在风浪冲蚀下,形成了不少海蚀地貌风管,极具科研、科普、观赏价值。
宁德市福鼎太姥山旅游区花岗岩地貌是黄山式高山峻岭花岗岩峰林地貌和鼓浪屿式石蛋地貌之间过渡型地貌,为小型石林式峰林为主的地貌类型,是国内唯一的花岗岩丘陵地形上发育的峰林地貌的地区,也是国内晶洞花岗岩带上唯一的峰林地貌。花岗岩嶂谷式叠石洞形成于断裂-流水侵蚀(包括海蚀)-崩塌巨石叠复,以多、窄、 长、深、奇为特征,有别于安徽黄山和内蒙古克什克腾的花岗岩洞穴。园内的现代海岸地貌代表了典型的下沉海岸。大嶂山橄榄辉长岩是上地幔产物,与晶洞花岗 岩,代表大陆边缘活动带深断裂发育的构造环境,其六角形柱状节理的石柱林高达170余米,为火山颈相(火山口根部)的典型产物。众多的地质遗迹为地质科学研究、普及地质科学知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灵峰寺在冷城西侧的翠薇峰下,始建于唐咸通远年(公元860年),宋时称“兰溪寺”,又名“小灵峰”。经历代整修扩建,颇具规模。寺内有大雄宝殿、藏经楼、念佛堂、斋堂、花圃等建筑。周围峰峦环抱,山川秀丽,河流曲折,享有“敛溪独秀”之誉。该寺更为著名的是,寺内至今完好保存着唐、宋、元、明、清各代石刻,其中唐代的塔座,宋代的石斛、石炉、碑记等,都是稀世珍品。寺前有宋代蒙井一口,泉水清冽甘醇,郑樵曾有诗赞之:“静涵寒碧色,泻自翠微巅,品题当第一,不让惠山泉。” 南天门,其实是个峡谷,两扇陡峭的岩壁像拉开的天幕,深谷下翘檐斗拱的香山寺,在暮霭中为海市蜃楼,加之天风的吹拂,好象置身于天界。难怪古人有诗云:“谁谓无天门,天门此地开。青冥通帝座,暮霭瞰蓬莱。”这里的脚下,有一石洞直通香山寺,称“南天门洞”。洞长730米,于1995年开辟,洞内树藤缠绕、古树参天、径道崎岖。摩尼宫系摩尼教遗址。摩尼教乃是公元前三世纪古波斯国(今伊朗)一名叫“摩尼”的人所创,其教义是提倡光明。后传入中国,发生了质的变化,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中民间的秘密组织,即是著名的明教。太姥山的摩尼宫大约建于唐初时期,是目前国内所发现的最早的摩尼教遗址,德国学者林亚明作过考证,霞浦、苍南等县均有过摩尼教徒。明代雅士傅汝舟曾在此处留下了一首五言诗《摩尼宫》:“太姥上升日,乃在摩尼宫”。后有人将其改为梦台。进香者夜里在此引香到枕边,可以得到太姥娘娘梦示。
太姥石景
太姥山岳游览区是太姥山的主体,面积24.8平方公里,包括国兴寺,葫芦洞、一片瓦、香山寺、"九鲤朝天"、白云寺、天门寺七个景区,共有三百六十景。峰岭层叠,怪石嵯峨,处处是景,步换景异。古人有诗赞之:"太姥无俗石,个个皆神工,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山峰一般集中在500~1000米高度之间,峦岭交错,谷深壁陡,洞穴遍布,云雾缭绕。山上多奇花异树,如空谷兰、云雾草、感触树、相思林、五色杜鹃、绿雪芽茶等,更为山景增色不少。而东望大海,蓝天与碧海共妍,岛礁同港湾并美,使人更深刻地领会"山增海阔,海添山雄"的意境。
岩洞
太姥山是由花岗岩构成的峰林山地,遍布着一百多个岩洞,这些洞穴虽不及广西桂林古籍为岩溶洞那样的秀丽多姿,但亦曲折幽奇,别具特色,引人入胜。著名的有葫芦洞、将军洞,一线天、滴水洞、七星洞、一片瓦、犀牛洞、白马洞、鸿雪洞、蝙蝠洞、福成洞、韦陀洞、莲花洞、龙潭洞等等。大都岩洞都有天光泻漏、明蝉相间之景。有的洞穴是洞连洞、洞套洞、神奇莫测。有的洞内可望海观日,有的洞内石景连绵,有的洞内有暗泉明瀑,有的洞内还生长着奇花异草。景色迷人,令人神往。
九鲤溪
太姥山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雨量充沛,山中溪涧较多,山青水碧,植被丰茂。其中尤以山西麓的九鲤溪风景更佳,现单独辟为"九鲤溪瀑"游览区。九鲤溪又名赤溪,源出柘荣县东山绠,长25.86公里,有十三条支流潆洄于太姥山岭之间。沿岩分布着二十多个景点。溪流两岸青山逶迤,绿树葱茏,怪石林立。中间碧水澄澈,峰峦倒映,水波涟漪。在浅滩处河底卵石纷陈,游鱼可数,周围还有小玉女峰、"迎仙船"、"仙童望日"、"观音坐莲"等美景,环境优美,犹如一个"童话世界"。从上游九鲤村至下游渡头村共有浅滩十六处,在深浅滩底交接处形成急流跌水,游人乘筏过此,跌宕飘忽,惊而不险,颇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境。
冷城古堡
冷城在太姥山东麓,系一山间村寨,自明喜靖年间起,当地人民为防御倭寇侵扰,筑有城堡一座,周长1127米,高5.6米,厚4.6米,设东、南、西三门,北依崖壁。城内有东西向街道一条,卵石铺路,傍依清溪。街道两侧民居和小巷参差排列,建筑古雅,乡风淳朴。此城至今保存完好,是一处访古采风的良好去处,游太姥者大都要来此一游。城内还有宋代泗洲文佛石屋、三官堂、猴仙宫、史楫象祠等古迹。宋代石屋位于东门内,其须弥座上雕有人物、鸟兽图案,造型古朴,形态生动。冷城在南宋曾是文人荟萃之地,著名的史学家郑樵、理学家朱熹都曾在此聚众讲学,设帐授徒。朱熹还在此创办过“石湖书院”(原名石湖观),并自撰门联“溪流石作柱,湖影月为潭”。今遗址尚存。其高足杨楫出生于此,后官至湖南提型。
国兴寺
进入太姥山景区核心区,一般先到国兴寺游览区。在景区广场可仰望太姥山标志景点夫妻峰和峰林奇观十八罗汉岩;沿着右侧步游道向前走几步,就到国内绝无仅有的唐朝七级八角实心石塔楞伽宝塔,以及建于唐乾符年间的国兴寺遗址;拐到寺后,可到龙潭湖仰观乌龙岗奇峰及其水中倒影,登观雾岗做一回腾云驾雾的活神仙;穿过挂满紫藤的绿色长廊,登上中国近代海军的开创者萨镇冰捐建的1.5公里长萨公岭,沿途林木参差,山花烂漫;到涌翠亭,可近观夫妻峰,眺望元宝石,驻足欣赏“太姥无俗石”摩崖石刻和海浪石;再走不远,便到素有天然空调美誉的柳杉坪,之上就是迎仙台。
晴川海滨
在太姥山岳景区东侧,由分布在晴川湾海域的沙滩和岛屿组成,海域面积约40平方公里,海岸线30多公里。海上波光粼粼、鸥鸟点点,姆屿、日屿、七星等岛屿如玉石镶嵌在蓝缎般的海面上;岸边连绵分布着牛郎岗、大小蒙湾、大小元当、大小白鹭等系列沙滩,海水清澈、沙质细腻、环境清幽、远离尘嚣,且沿岸礁石林立、千姿百态,是踏浪淘沙、观海赏礁、垂钓拾贝的海滨旅游好去处;此处海鲜产品丰富,更让游人佳妙称绝,朵颐生香。其中,牛郎岗海滨度假区以奇特的海蚀地貌景观吸引游客的,最为有名;大员当天然海滨浴场长1220米,以“滩平、沙软”著称。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