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自传入中国伊始,至今已经两千余年,经过岁月的变迁,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佛教和所接触的佛学,已与当年传入之时大不相同,当今的佛学是古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碰撞后的产物,已不再是简单的宗教学说,而是融合了中国文化后,逐渐演变而生的一门高深的思想哲学。
如今我们常说的中国佛教,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禅宗,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通常也被称为“佛心宗”,相传禅宗乃达摩祖师面壁九年后幡然得道所创,所以也被称为“达摩宗”。禅宗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历史上很多得道高僧皆出此门,如最初的禅宗五祖,还有享誉古今的六祖慧能禅师,以及如今在世的高僧星云大师。星云大禅师是享誉海内外的佛学泰斗,其许多言论通彻世理,明辨人生。禅师曾说过人生四言,道明人世机缘,可谓是人生的至理天机。
一,以言语讥人,取祸之大端。
喜欢用言语去讥讽他人, 这是招致祸患的最大原因。
俗话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很多时候人与人产生矛盾都是源于言语口角,有些人口不择言,习惯于用言语讥讽挖苦他人,与己无利切容易招人记恨,从而与人结仇招致祸端。所以,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才能避免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二,以度量容人,集福之要术。
用宽广的胸襟去包容别人 ,这是得到福报的最好方式。
《尚书》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胸襟宽广的人,有包容他人的胸怀,自然能令他人敬重钦佩,所以处世便会顺达。一个豁达大度的人,必定心胸开阔,身心便能长保健康。所以说拥有强大包容心的人,一定福报也大。
三,以势力折人,招尤之未远。
仗势欺人的人,招致的怨恨也多,终将自尝苦果。
以势压人以势欺人,必定令受辱之人心生愤恨,长此以往积怨会越来越多,等势单力孤之时报应自然出现。做人非但不可恃强凌弱,反而在身居高位之时更应体恤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爱戴,从而令自己的地位稳固。
四,以道德化人,得誉之流长。
以高尚的德行去感化他人,得到的赞誉必定能源远流长。
有诗云“一人若有德,四海皆为家”,一个德行高尚的人必定声誉远播受他人尊敬。《论语·里仁》中也说“德不孤,必有邻”,人若是有品德高尚,能令他人崇敬的同时还能为身边之人树立榜样,让人心归附,人心所向事事皆可成。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