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的人,从老头老太到黄口小儿,从庙堂之高到贩夫走卒,当然,也少不了佛门的和尚。从古至今,喝茶的和尚太多,禅茶一味,说的就是和尚与茶文化的这种关联性。可惜有趣的故事不多,今天清茗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个以茶和机锋入道的和尚从谂的茶故事,可以让你在冬至这一天笑个不停了。
赵州和尚从谂清茗首先来和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今天的主人公赵州和尚从谂(shen),这个高僧是山东菏泽人,出生在唐朝,享年有120岁,在唐朝能活120岁,那是很吓人的,就算放到现在,120岁也是非常高寿的!他是属于禅宗的修行者,也是六祖慧能的第四代传人,人称“赵州古佛”,就是一位很德高望重的高僧!
有些读者朋友可能不知道,禅宗和其他的一些佛经门派有所不同,禅宗讲究的是“顿悟”,就是一下子忽然开悟了,而且这个门派也不讲究这个经书,那个经书的,大部分都是师父带着弟子修行,到了什么层次,全靠自己的佛性和悟性,所以流传下来了很多的“公案”,什么叫公案?
从谂画像公案,不是说一个案件,这里的公案,指的是佛门或者道教的一些大能大德,在和人交往接触时,一些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事件。这个赵州和尚,修行了一辈子,而且这么高寿,又是南泉大师的弟子,有几件公案就非常有影响力,比如“镇州萝卜”、“庭前柏树子”、“吃茶去”、“洗钵去”等等,今天清茗和大家聊的故事,就是这个“吃茶去”的公案。
内行人看门道,我们没有入这个佛门,就看看热闹,或许对我们自身的智慧也有增长的作用。故事发生在赵州和尚八十岁以后,当时他受到信众的邀请,常驻在赵州的城东观音院,“吃茶去”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座古刹之中,大家想想啊,唐朝本来就是敬奉佛教的朝代,何况当时天下太平,信佛的信众是非常多的,当地来了这么一位佛门高僧,可谓是佛门盛事,当地学佛的人就越发的多了起来。
观音院当时观音院的主持,也叫“监寺”,看到来学佛的人越来越多,内心肯定也是很高兴的,但大家既不是奔着观音院来的,也不是奔着他这个主持来的,是奔着赵州和尚从谂去的,那么请求从谂法师和这些信众们见见面,好像是不可少的一个仪式,于是,他就找到从谂,希望老和尚能出面和大家见见,就好像今天的“粉丝见面会”似的。
老和尚没有端架子,去了。到了观音院的大坪一看,哦哟,底下黑压压的一片,来了不少人。老和尚笑眯眯的迎上去,看见第一个新入门的弟子就开口了:小兄弟,你以前来过我们观音院吗?弟子恭恭敬敬的答:没有呢。老和尚很满意的点点头:好好好,到里面去吃茶去吧!
第一个弟子就进入里面去了,老和尚又走向第二位弟子,开口说:这位小兄弟,以前来过观音院吗?这第二个弟子也恭恭敬敬的回答:弟子是本地人,从小就经常来观音院。老和尚笑得更欢快了:好好好,快到里面去吃茶去。就这样,赵州和尚从谂法师挨个的把所有新入门的弟子问了个遍,回答永远是这一句话:好好好,快到里面吃茶去。
主持就觉得奇怪了,我请您出来和大家见见面,不应该弘扬一下佛法,讲一讲奥义吗?为何不分彼此,都是要弟子吃茶去呢?看着老和尚优哉游哉的打算回去,主持赶紧拉住老和尚的衣袖:法师,弟子有一事请教!
禅茶一味老和尚:请说。主持就问:为何来过的也去吃茶,没有来过的也是吃茶,经常来的也是吃茶?笑点来了,闪光点也来了,大家猜老和尚怎么回答?老和尚忽然之间,眼睛睁得像怒目金刚一样,对着主持就是一声大喝:就你啰嗦,吃茶去!
主持被这一声大喝,惊得呆在原地!直到老和尚不知道走了多久,主持才醒悟过来一样,浑身大汗淋漓,赶紧跑去老和尚那里致谢去了。主持为什么要谢老和尚?难道吃茶就是悟道?如果吃茶就能悟道,那悟道岂不是太简单了?要真是这样,那些喝了一辈子茶的人,也没看见个个都开悟了,个个都具有大智慧了呀?
禅茶其实六祖慧能就说过: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法并没有在遥不可及的西方极乐净土,佛法的觉悟其实就是在世间的这些平凡的事物里。吃茶如此,扫地如此,洗衣服如此,睡觉也如此。打个清茗自己的比方,口渴就吃茶,不口渴就不吃茶,引申出来的大道理就是,人的需求其实就是在不断的变化,身上有钱的时候,就觉得金钱不是很重要,等到没有钱了,又会觉得金钱很重要了!谓之:此一时,彼一时。
诸君看看,智慧是不是有时候就离我们很近?根据自己的需求,干合适的事就好,别老给自己一些借口和理由,心态要自然些。今天清茗和大家借着“吃茶去”这个禅宗故事,和大家聊了聊一些题外话,祝愿在座诸君,人人喝茶能品出些时间的智慧来,不知道诸君有什么喝茶喝出来的智慧,可以分享出来么?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