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佛教:找对这种感觉,开悟是迟早的事

发布时间:2019-06-24 17:59:29作者:心经结缘网

楞严经中,佛给阿难所说,灯只能显色,不能见色。能见的是眼,不是灯。因为能见的见性是心,不是眼。乍一听,这让人太难相信了,我们明明是眼睛一睁就看见了,一闭就看不见了。但是其实我们的眼睛还是在看,眼睛一睁看到明,一闭就是在看暗,从睁到闭从闭到睁,能见的本性、功能,从来没变过。从这里开始,就是从眼根处着手,要开始入宝山了,宝山在哪里?就在眼根门头。

为什么从阿难开始,佛的讲解就就地取材用眼见色呢?一般我们都是以色来体现这个世界的执著,眼睛一睁,所有的执著都是我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不管与人,与境,与物。这就是《心经》里面为什么讲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这个“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究竟是为什么?

色为五蕴之首,所以他以般若观之,当体了悟,我们迷就是迷色迷的太久了。当然,这不仅仅是酒色财气的色,而是一切的万物为吾所迷。因而我们要明白,除了见到的色,眼开眼闭,见的功能并没有散失。

再举一个例子,你听的功能有没有动?比如端一碗饭上来,你闻到味道,香的罗汉菜,蒸的花卷馒头,面是面的味、菜是菜的味,可是当这里没有菜没有饭的时候,什么味道都没有的时候,能闻的那个功能有没有动?

所有的诸法实相,所有的如来本性,所有的佛的知见,一切的本体就是这个如如不动的东西,就这么简单。

佛教:找对这种感觉,开悟是迟早的事

可是如此的幽微难至,我们常说的心向外求,心外在哪里?要向内观,内观在哪里?所有的一切万事万物,它的本质就是这个性,我们现在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所有的这些在相互作用的时候,我们的本性却是如如不动的。

佛教:找对这种感觉,开悟是迟早的事

而且我告诉大家,能见的见性和能闻的闻性是一个东西。能闻的闻性和能嗅的嗅性是一个东西,能嗅的嗅性和能触的触性是一个东西。这都是我们的本性、佛性、明心所要见的性。所谓佛法,就是所做已办,大开圆解,即身成佛,使得我们明心见性。

讲一个典故,有大德在抄《法华经》的时候,抄着抄着天都暗了,他的眼前依然一片光明,为什么?他在依着性抄,而不是依着眼根妄想的境在抄。结果徒弟一进去提醒他,师父这么黑了你怎么还能看得见?这时,他的眼前立刻伸手不见五指,这就是因为在抄经的时候他已经入到性,而徒弟一提醒又回到相。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佛法称之为内学。五台山到文殊洞的时候常常可以看到一个牌坊,里面写莫向外求。一般人都知道这句话,意思是要向内观、莫向外求,内观禅就是这个意思。

这一切都是性的本体,一切都是性的妙用。我们吃喝拉撒也是,我们听经闻法也是,我们每天做事、办公、学佛、磕头,大家发的都是平等的愿,只要你性在、法就在,一旦你性不在、那就都是妄想。为什么?没明心见性之前都是盲修瞎练。所以我们依的所见,所依的性,都叫做向内观,一旦你执著于所执著的外相,就都叫作向外求了。

我们现在都用眼见,因为错觉太久了,缘心绝不是心,我们原来都觉得,眼就在脸上,心就在身中,可不知道面上的眼不是眼,身中的心不是心,心和眼其实是一个,这就叫万法唯心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唱诵

  • 心经讲解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