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
据佛教典籍所载,文殊菩萨是过去世无量诸佛的老师。佛陀曾说过,未来成佛者是文殊菩萨神威力所致,连他自己的成佛也是文殊菩萨的恩德。
就是这位智慧、神威第一的菩萨,却在女子入定面前输给了“无明”。
那时佛陀正在说法,坐下听者莫不专心致志,唯有身旁的一名女子却悄然入定。文殊菩萨对此十分不解,便问佛陀:“我有着智能第一之誉,在您面前尚不能入于三昧,她一个普通女子何至于此?”
佛陀答道:“你去问她吧!”
文殊菩萨绕着此女子转了三圈,鸣指,女子无动于衷。文殊菩萨又将她托至梵天,尽其神力,女子依然不动。
眼见文殊菩萨束手无策,佛陀道:“即使有百千万个文殊,也不能使她出定,除非下方世界罔明菩萨来。”
话音刚落,罔明菩萨便从地下浮出。他向佛陀施礼后来到女子面前,轻轻弹指一下,那女子立即出定。
罔明即是无明,罔明菩萨即是“无明”烦恼。
“明”就是智慧、光明,“无明”就是不明白道理、不理解真相,就是“愚痴”。无明之人常常被妄想迷障心性,思维散乱,思考问题时偏执于两边,缺乏正见。无心的一句话,可令他满心欢喜,也可让他郁郁寡欢;不经意的一件事,可使他飘飘然如在天堂,也可使他怆怆然如堕地狱。欢喜烦恼皆在一念之间,故此称作“一念无明”,又叫起烦恼。
还有一些烦恼无始无终,无根无据,无因无果。现实中表现为莫名其妙的恼怒,无缘无故的心烦,这皆是因为不明法界实相,不知如来藏真如性相和功德体性的缘故,佛教称之为“无始无明”,也叫上烦恼。
曾有人无法理解无明的内涵和产生,便向一位禅师请教。
禅师很是轻蔑地说:“如此简单愚蠢的问题你也能提出来?”
见自己的虚心请教被人骂作愚蠢,那人怒不可遏,大声质问:“你不回答也罢了,何必要羞辱于我?”
禅师收起了轻蔑,笑道:“这就是无明,无明也就是这样产生的!”
由此可见,无明烦恼来源于以对“缘起性空”的无所明了,源于贪欲、嗔恨、愚痴。
华严经上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在前面的故事里,那女子在佛陀说法时能够淡然进入禅定,即使般若智能第一的文殊菩萨竭尽法力,她也不为所动,然而当下方无名起时,她立刻出定,足以说明无名烦恼威力之大。也难怪佛门自古就有“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无明断尽即成佛”的说法。
可见,无明即是烦恼,烦恼也皆因无明。欲断烦恼,必须先除无明;欲除无明,必须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着, 恢复自身如来智慧。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