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之中智慧无处不在,对于佛教的很多信徒来说,其中很多的制度还有学问都高深莫测,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佛学:种姓制度、素食制度、寺院管理制度、禅踘、五欲六尘、修持。现在便逐一讲解:
种姓制度古代印度在后期吠陀时代,就已经有种姓制度,分别是:
一、婆罗门:指祭司、僧阶级,职责是为他人举行祭把礼仪、教授《吠陀》圣典和接受布施
二、刹帝利:指王族及武士阶级,职责是保护人民。
三、吠含:指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的庶民阶级
四、首陀罗:指奴隶阶级,也是被前三个阶级所征服的原住民,主要以服务前三个种姓的人作为自已的义务。
在这四个种姓中,以婆罗门的地位最为高贵,而首陀罗则是最下等的阶级。在这四个种姓中,前三个种姓被称为再生族,属于此族的男子于10岁前后行入门式,具有参加吠陀祭仪的资格。
首陀罗不能行入门式,他们被称为一生族,并且在宗教、社会、经济上较诸再生族有不平等的待遇。
素食制度中国汉族僧尼特有的禁止肉食的制度。比丘戒律中原无此项规定,是梁武帝萧行根据《大般架经》等的教义提倡而普遍实行的。中国蒙藏族喇嘛一般都吃肉:中国傣族和南方国家僧人一样,他们托钵乞食或受人供养,也不排除肉食。大小戒律规定僧人不准吃荤,乃禁食大蒜、大葱等气味浓烈、刺激性较强的食物,不是禁止肉食。
寺院管理制度古印度僧团中原只有执掌、监督进食等事项的上座,称为维那,此外别无他职。传入中国后,逐新形成严格的寺院管理制度。唐以前僧职有上座(全寺之长)、寺主(主管一寺事务)、维那(管僧众庶务),称为”三纲”。
唐以后禅宗寺院职位繁多,主管一寺的称住持,亦称方丈、堂头和尚。下设执事僧,一般有西序头首和东序知事。西序有前堂首座和后堂首座(统领全寺僧众)、书记(执掌文书)、知藏(掌佛教经籍)、知客(负责接待处来宾客)、知浴(掌管浴室)、知殿(管佛殿、法堂的香灯)等。
东序有都监事(总管寺务)、维那(领众熏修,执掌僧众威仪进退钢纪)、副寺(掌管财务、总务)、典座(管理饮食、住宿等)、直岁(管理寺内劳务)等。
禅踘“禅踘”是坐禅时警醒昏睡者的一种用具,其状如球。在禅堂中,见有昏睡之人,用它抛触其身使之精神振作。
十诵律中说:“有比丘众中睡,佛言:听水洗头。若故睡不止,听以跑掷………”
在智度论中,也曾提到“禅”。智度论说:“菩萨供给坐禅者:衣服、饮食、医药、法杖、禅、禅镇。令得好师教诏、令得好弟子受化。与骨人令观、与禅经令人为说禅法。如是等三十七助道法因缘。”
五欲六尘一般将夺取生命的恶鬼神称为“魔”,佛教将“魔”的意义延伸,凡是一切能杀害我们的慧命,不论是来自外界的障碍,或是由自己身心所产生的找乱,都名之为“魔”,并且常常以“魔障”称之,以强调它们对圣道的障碍作用。
我们在日常修道所遇到的第一重魔障,便是五欲六尘。欲,指对于特定对象产生希望欲求的精神作用。五欲指财、色、名、食、睡等五种欲望。《大智度论)说:“五欲无利益,如狗骨头。”又说:“五欲如逆风举火把,风吹焚自身。
”“诸欲乐甚少,优苦毒甚多,为之失身命,如蛾赴灯火。”这都说明五欲之于人,为害甚大。六尘指色、声、香、味、触、法等六种境界,是能引起感官与心灵感觉、思维的对象,因为它们具有污染情识的作用,有如尘埃一般,所以称为“六尘”。
修持佛教徒依佛法修正自己因安念而产生的种种错误,持戒以止恶扬善,通过持之以恒的实践,面达到求证佛果的目的。佛教修持不仅仅是个人的结果,更为普度众生,由此必须入世,要在入世中修出世学。佛的成就是在人间经过多生多世积德行善的修持才成的正果。
佛教修持从“八正道”角度来说,可有八大功德:一、启正智,得正见;二、立正信,拒邪见;三、行正业,得福报;四、立正命,拒腐蚀;五、正语言,正精进;六、见证性,调心理;七、戒定慧,成正德;人、正体魄,去病痛。
佛教总之要求佛教徒把修持与日常的工作、生活、人际交往乃至一事一念联系起来,认识佛教的伟大,进一步弘扬佛法,普度众生。每一个修持者都要在实际行动中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素食制度、寺院管理制度、禅踘、五欲六尘、修持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到此,看完后是否对于佛学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呢?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