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明朝中央政府曾分封藏传佛教三大教派领袖的宗教名号,分别为大宝法王、大乘法王和大慈法王。法王是佛教徒对有功于佛教的国君或大臣等实力人物的尊称。明朝中央政府册封三大法王,是对其教派势力及受封者宗教地位的确认。
法王和赋有地方行政职权的诸王不尽相同,是一种宗教性的名号,不能世袭,由其徒或转世者自相传承。从分封的地域性来看,大宝法王的势力范围在西藏东部的昌都地区,大乘法王在后藏,大慈法王在前藏、居于二者之中。
明朝皇帝召请和册封三大法王的政治目的在于现固和加强明朝政权,使得“边陲安宁,人心归附”。现在便来为大家介绍佛教中的三大法王,大宝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
大宝法王三大法王之首,封授最早,礼遇最隆重,地位最高,其所属教派的实力也最强。大宝法王,原系元朝给萨迦八思巴的封号,但此时噶玛鳴举派势力超过了萨迦派,明朝将此号封给楚布寺喝玛巴活佛,使之成为当时西藏佛教的教主。
噶玛巴活佛,名得银协巴(1384-145),《(明史)记载为哈立麻。的银协巴出生不久,即被认作黑帽系第四世活佛乳必多吉的转世灵童,迎请至泽拉岗,成为黑帽系第五世活佛。
1403年永乐帝即位不久,闻悉噶玛巴活佛<银协巴道法甚高,十分仰慕,意欲召见。永乐四年(1406),的银协巴被永乐皇帝邀请至南京。
在南京期间,的银协巴经常为皇家讲经、准顶并把藏族人民普遍推崇的《甘珠尔》写本推荐给水乐皇帝。
1407年2月的银协巴奉命率领僧众先后在南京灵谷寺和山西五台山设普度大裔,为已故的明太祖朱元璋及皇后“荐福”,永乐帝赐给他“如来”的名号,并且封他为“万行具足十方最胜圆觉妙智慧善普应佑国演教如来大宝法王西天大善自在佛领天下释教”,简称为大宝法王,还赐印浩及金、银、钞、彩币、织金珠袈装、金银器等大量物品。
自从得银协巴受封为大宝法王之后,这一封号即成为黑帽系历代转世活佛专有的一个封号。直到明朝末年,大宝法王都按期派人到京朝贡。明朝除封给的银协巴大宝法王的封号外,还先后封银协巴的弟子为“国师”“阐化王”“灌顶国师”等称号。
大乘法王三大法王中位居第二的法王。第一位大乘法王萨迦法王,名贡嘎扎西(1349-1425),《明史》记载为昆泽思巴,是显赫一时的大元帝师贡嚥坚赞之孙。
贡嘎扎西自幼学习佛法,不仅精通萨迦教法,而且对其他教派的教法亦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曾为萨迦寺制定了修习仪轨,使萨教法弘扬广大,在萨迦教派中威望很高。1412年4月,受明水乐帝之邀,由萨迦寺动身,经过长途跋涉,于1413年2月抵达南京。
贡嘎扎西在南京期间,广利众生,讲说佛法,护持国土,颇受明廷恩宠。同年5月永乐帝封其为“万行圆融妙法最胜真如慧智弘慈广济护国演教正觉大乘法王西天上善金刚普应大光明佛”,简称为大乘法王,并赐给管领僧众、护持释迦牟尼教法之诏书和金印,以及镶嵌各种珍宝的金轮、袈装、幡幢、鞍马、伞器等物品。
贡嘎扎西受封为大乘法王后,根据水乐帝的旨意前往五台山,朝拜五台山各佛殿的佛像,并广传萨迦教法。后又返回宫廷,为永乐帝、皇后及诸大臣灌顶及传授经咒护持等教法,并请求永乐帝大放数万名犯罪之人。
故永乐帝“复赐白银喜金刚像、大畏怖像、铃、金刚杵等无数,此外还有法器、僧帽、袈装、各种珍宝、金器、银器、绸缎、大小帐幕、茶叶、牛、马、骤等无数财宝”。明朝除封贡吸扎西为大乘法王外,对萨迦派还封有“赞善王”“轴教王等称号。
大慈法王三大法王中位居第三的法王。第一个大慈法王名号授封给格鲁教派法王,名释迦也失(1354-1435)。1384年,释迦也失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随身侍从,后拜宗喀巴为根本上师由宗喀巴授比丘戒,宗略巴大师称其为“辩才无得”八大弟子之一。
明永乐年间,宗喀巴创立的格鲁派在意族社会中已有相当影响。1408年、1413年永乐帝两次派专使召请宗略巴,宗略巴因年老体弱,派遭释迦也失前往。1414年11月,释迦也失抵达南京,他是明朝召请到内地的第一位格鲁派嘴嘛。
1415年4月,永乐帝封释迦也失为“妙觉圆通慈慧普应辅国显教灌顶弘善西天佛子大国师”,之印浩。1429年10月,释迦也失由弟子阿摩嘎和索南西饶等陪同,再次进京觐见明朝皇帝。
他在北京除做御前经师外,还为明宣宗治愈重病,在北京法渊寺为明宣宗祖父“荐福”。1434年明宜宗命成国公朱勇、礼部尚书胡荧持节前往释迦也失的住地,赐御制法轮金印,敕封他为“万行妙明真如上胜清净般若弘照普应辅国显教至善大慈法王西天正觉如来自在大圆通佛”,简称大慈法王。其弟子阿摩嘎和索南西饶也被封为“大国师”。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