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藏区旅行,不可能不去前藏拉萨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后藏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以及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
这些寺院都与一位大德有关,是修学大乘佛教绕不过去的一座高峰,他就是宗喀巴大师。他的著名著作《菩提道次第广论》在汉地也流行甚广,是学佛者的入门课,备受推崇。
宗喀巴不是其本名,因其出生在宗喀地区(今青海省塔尔寺),而被尊称为宗喀巴。原本的藏族名字意思是“善慧”,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冥冥中的深意,因为宗大师一直被传为文殊菩萨转世。在藏传佛教中具有崇高地位,是著名宗教理论家、改革家、活动家,有“第二佛陀”之称。
一代大德修成之路
在西藏的博物馆和旅行车上,都有导游解说员讲到宗喀巴大师的故事。他从16岁来到西藏,47年从未回过家乡,直至圆寂。
宗喀巴22岁那年,母亲思念儿子,让人捎去一束白发和一封信,希望他回家探亲。接信后,宗喀巴决意不返,给母亲和姐姐各捎去自画像和狮子吼佛像1幅,并在信中发愿:若能在我出生地用十万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与我见面一样。
为佛陀大愿,视苍生为父母。此生此世,父母兄弟一场,分别即是永诀!
宗喀巴(1357~1419)出身于世袭贵族家庭,父亲是蒙古族,为元代末年兼管当地军民政务的地方官,母亲是藏族,都是虔诚佛教徒,育有六个子女,宗喀巴排第四。
3岁时(1360年),他被父亲带到寺院,获得活佛的灌顶加持,受“近事戒”(即杀、盗、淫、妄语、酒五戒);7岁时出家受沙弥戒,成为一名小沙弥,开始系统学习佛法,打下了坚实的佛学基础。16岁时,为进一步深造,他只身前往西藏求学,拜各教派高僧为师,广俢显密各种经论。同时,也经常为别人讲经说法,能讲17部经典,声望也随之越来越高,成为年轻的高僧。
佛教理论,系统深邃,博大精深,宗派林立。宗大师云游名刹,参访师友、研讨疑义、讲经说法。对显密二宗进行广泛的闻、思、修和讲、辩、著。到中年时,他的佛学造诣已达非常高的境界。
在系统地了解印度佛教、熟悉藏传佛教各派的基础上创立了格鲁派。“格鲁”意为“善规”。他的佛教思想体系主要表现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与《密宗道次第广论》两部著作中,并由西藏传布到西康、青海、甘肃、蒙古等地。
1409年,宗喀巴在拉萨大昭寺举办万人祈愿大法会,之后创建甘丹寺,将甘丹寺打造为格鲁派中心。此后,宗喀巴主要活动以著书、讲经为主,成为一代教育家,推动格鲁派成为西藏第一大教派。
格鲁派寺院各个都是佛教大学。前藏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三大寺,后藏的扎什伦布寺,甘肃的拉卜楞寺,青海的塔尔寺,六大寺院都设有医学院、时轮学院、喜金刚学院等。有着严密的组织,成系统地教学,这是宗喀巴根据他的佛教体系制订出来的,同时也是他几十年学经经验的总结。
改革使藏传佛教浴火重生
西藏又是政教合一的地区,宁玛、噶当、噶举、萨迦、苯教诸派,派系林立,各自一方,为争夺权势进行了长时期的征伐。从元末到明初,藏区佛教一度戒律废弛,上层人物享有特权,穷奢极欲,不守戒律。
宗喀巴看到当时西藏佛门风气诸多不良问题,暗下决心要重振佛门,每学完一部重要经论,就去辩经实践。辩经场上,他声音洪亮,势如破竹,攻无不克,辩无不胜。还周游四方,讲经传法,吸收门徒,提出了改革宗教的动议。
38岁时,他为自己制作了黄色桃形僧帽,有别于其他教派的僧帽,表示出与败坏戒律的宗派相脱离的决心。因为这顶黄色桃形僧帽,所以又称格鲁派为“黄帽派”、“黄教”。
他主张,僧人必须严守戒律,提倡苦行,反对僧人追求名闻利养、娶妻生子、杀生饮酒、世俗交往;主张学经要注重修习次第,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先显宗后密宗,先闻思共通道(显宗)经论要义,后修学净治身心,再转入不共通道(密宗)修习;主张摆脱农奴主对寺院经济的操纵,而建立起广泛的“施主供养”体系。
种种措施直击当时盛行的种种弊端,纠正了西藏各教派不符合教义的行径。宗喀巴的得到地方政权的积极支持,也受到广大僧俗的热情欢迎,成为公认的藏传佛教领袖。
宗喀巴的这些在戒律的基础上宗教改革,是以前藏传佛教各派无法比拟的,推动藏传佛教文化发展到鼎盛时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将藏传佛教带上良性发展轨道,逐渐走出藏区渗透到世界。
1408年6月,明成祖派四名大臣,率数百名随员,来西藏迎请52岁的宗喀巴去汉地,被宛然拒绝。作为退而求其次,大臣们转请一上首弟子做代表,他便令大弟子释迦也失赴京拜谒永乐帝,与祖国中央政权建立联系,获封大慈法王。
(未完待续)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