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人都知道,心、佛、众生等无差别,我们学佛修佛就是修自己的心。佛说:“修行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佛陀慈悲,所以他千方百计要把真理告诉众生,就像父母会告诫孩子“不能摸电闸”一样。所有听起来骇人的真理,都是真理本身,而不是教导者创造的。
礼佛拜佛、建寺供僧、助印经文、塑造佛像等等这些做法,都是一个修行人借助外在而清净内心的行为。就好比我们打篮球,目的不是为了“打、拍、狠揍”这个球,而是借助这个球来进行一场体育运动。如果没有这个球,拍空气,玩不下去啊。所以礼佛、供佛这些行为能够带来的福德资粮,也会因各人的发心不同而有所区别:自身礼拜时,可以忆念佛陀功德,勉励自己难行能行。助力佛法流通时,发愿正法弘扬,愿大家都能学习到佛陀真理。诸如此类如理思维,福德广大。
反之,如果讥笑嘲讽、毁坏佛宝,令人无缘佛法,那是害了别人。就好比一个小孩本来要学习到不能摸电闸,而你阻止了他这次的学习,日后他万一触电而亡,这事能说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吗?
佛是“正遍知”,具一切智,于一切法,无不了知。”如果我们真心想要学习到佛的智慧,就必须先尊重他。就如同我们尊师重教是一样的。你越尊重这个老师,你对他就会越多礼敬,他高你低,如同水往低处流,他的所知便源源不断流入你的心田。反之,我慢如高山,法水留不住。
佛陀教导我们真实的智慧,凡夫慧浅,不能正确了知。佛是佛,众生是众生,在了悟真理的修行路上,无法替代。各人吃饭各人饱,这事永远也无法替代。所有的“加持”“助力”,都是如同老师对学生的正确指导和倾力帮助,而非“替你来”。不同的是,有人妄断,有人继续学习。佛经深妙,学佛之人断不可片面理解,有疑惑的时候应先疑自己认知有误有偏,从而努力去寻求真解。
所以佛教最殊胜的供养是法供养,即依法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普贤菩萨说,其他供养与法供养比,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伽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经文上,所有这些行为的主语几乎都是“善男子、善女人”,是修持五戒十善的人,做经中所述种种礼佛供养之事,才会有相应的福德。什么人称得上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五戒十善的人。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遮戒)。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五戒十善,仅仅从字面上看也不容易了。如果深入学习了经教,会有更深的认识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