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佛教:有福气的人,身上往往有这三个特征,看看你有几个?

发布时间:2019-07-02 17:32:45作者:心经结缘网

俗话说“有福不用忙,无福累断肠”,确实如此,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人生最大的福气就是没有灾祸,而人生最大的灾祸,就开始于强求福气。

各有因缘莫羡人,那么福气从何而来呢?佛门认为“好德”能带来长寿、富贵、康宁、善终,可以说好德是一切福气的根本。

福气需要不断培植,如是因如是果,想要怎样收获,就要怎样栽种。假如我们现在不把好德的种子播下去,将来也不会收获福气。有福气的人,往往懂得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修德培福。

一、虚怀若谷

只有肯定别人才能获得别人肯定,只有尊敬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敬。佛陀号“调御丈夫”,大丈夫能伸能屈,佛调御众生也是软硬兼施,刚柔相济。很多时候,我们刚强有余而柔韧不足,甚至自高自大,盛气凌人。

贡高我慢之心与生俱来,长久以来的习气,使得我们高傲自满,损耗福气却不自知。做人最难的是“见人低一级”,尽管我们对于师长尚能够尊敬,但是对于平辈或者晚辈,经常不能放下身段。见人低一级,并非让人作贱自己,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懂得见人低一等,才是真正尊重自己。

如果熟悉《易经》,在六十四卦中,只有“谦”卦没有凶,只有吉,是最好的一卦。所谓谦,也就是虚怀若谷,像空空如也的山谷,才能容纳百川,得到方方面面的利益。

假如为人傲慢无礼,表面上趾高气昂伤害他人,自己当然也会被别人孤立,何谈有福气?

二、乐善好施

在物欲横流的末法当下,享受财色名食睡五欲所带来的感官体验,其实非常肤浅。佛说众生皆苦,享受物质带来的快乐,实则是在消耗福报,苦是众生的常态,所谓的欢乐也只是苦的前奏。我们拼命想抓住物质世界的一切,但是它们却如同手掌中的沙子,越用力攥紧拳头,沙子越容易从指缝间溜走。

古德有言:“储存的物质不一定属于自己,享受过的不再属于自己,只有布施出去的才真正属于自己!”

很多人不理解,为何布施出去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试想积蓄再多钱财,不懂使用,也不过是如同废纸。就像小说《悭吝人》中的吝啬老头,命终之时死死盯着手中的金子不放,可是为时已晚。即使积蓄再多财富,也难保财产的永恒,老话说富不过三代,享用过后就不再属于自己。所以《大宝积经》中说,财物是天灾、人祸、盗贼、官府和败家子所共有的。

只有将财物布施出去,广结善缘,广种福田,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才是让财富永恒的方式,也是给自己积累福气的重要方法。

三、深信因果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不论是“如来成无上正等正觉”,还是“众生堕恶道”,皆不出因果之外。禅门《无门关》中著名的野狐禅公案,正是说明此理。

百丈和尚登坛讲法时,人群中每次都有一位老者,众人退散,老者也随之退去。某日和尚问老者:“你是何人?”

老者答曰:“过去迦叶佛时,某甲法师被人问到,大修行人,还落在因果中吗?”这位某甲法师,正是面前的老者,他回答不落因果,结果五百年堕野狐身。百丈和尚听后,回答他说:“大修行人,不昧因果。”

有果必有因,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有福气的人深信因果,不造恶业,甚至在造恶的念头才一生起,立刻就对治它,清除它。

佛门有句话,各有因缘莫羡人,弘一法师说:“纵使有十分福气,也只消耗三分,其余留待日后。”有福气的人懂得谦虚、好施、深信因果,而懂得惜福,也是有福气的表现。这些特征,你身上有几个?

更多佛经解读、佛门公案,请关注莲荷居士。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唱诵

  • 心经讲解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