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中常说这样一句话叫做,六根清净,摆脱凡尘俗世的一些烦恼,可以全身心的去投入修行之中,断绝了红尘俗念,断绝了万事万物的一切诱惑。
他在这个时候很多人就疑惑了,六根清净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先来聊聊,六根清净的六根,佛家用六根来说的就是人的六种认识的器官,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六种状态去感知这个外在的世界。
《道德经》中就说:眼睛可以看到外在的一些诱惑,耳朵可以听到外在美妙的音乐,嘴巴可以尝到世间的美味,就是通过外在六种感官,感应到不同的对象,生成的六种认知,生成的六种对于世界的认识,也就是色声香味触法。
我们都是通过用眼睛去看五彩斑斓的世界,用耳朵去听美妙的音乐,用鼻子去闻香喷喷的食物,用舌头去尝世间的美味,用身体去享受世间的贪婪之念,用意念去感受世间的快乐。
《道德经》中所说的那句话,就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道德经中的5种诱惑,也就是佛家中所说的6根,都是通过自身的感受感知外在的一个世界。
所谓的六根清净,就是不让自己的身体通过这些感官来感受外面的世界的一些诱惑,所为的目的也就是所谓的摒弃诱惑,用道德经中的话来说,就是无为之治。
佛家中的一个理念,就是要禅定,般若,持戒,说的都是清净六根之后的种种功德。
所以六根清净,就是要修心修身,让自己进入一种没有欲望的状态之中,不追求外在名利的一些奢望,这就是真正的修行了。
那么在猪八戒中的“八戒”是什么意思呢?所谓的八戒就是以下8种过失,第1个是杀生,第2个是偷抢,第3个是男女之事,也就是所谓的邪淫,第4个就是说谎话,也就是在佛家中所说的打诳语。第5个是饮酒,第6个是观看歌舞香艳的事情。第7个就是享受豪华奢华的事情,第8个就是午后之食。
另外佛家对于“戒”“律”还有分别,戒是内在的一些自律,所谓的修身养性,就是靠内在的心性去控制,这是内在的自律。所谓的律,就是外在的一些规定,佛家有持戒,禅定。
佛教中的六根和六尘的说法,其中六尘,指的就是外在的一些感官欲望,就是我们所说的,清净的六根。
这六尘会污染我们的六根,从而污染我们清净的本性,即是如来藏。所以说佛教修行的时候,要通过学习佛法,去除六尘带来的污染,回到清净本性。
一旦修行到一尘不染的状态之中,人就不会再受到六尘的侵扰,从而到达那一种般若智慧的状态之中。
俗话说得一尘不染,来形容一幅环境的整洁,但是一尘不染在佛法的智慧当中,同样也可以描述自己内心的一种纯净,干净。
内心的干净是佛家之人所强调修行的一种状态,在这个时候有一个词语也和佛家有关,叫做一丝不挂。
很多人听到一丝不挂的时候,总以为这是形容一个人不穿衣服的,其实在佛家之中,一丝不挂,也就是在表示自然的清净之心,修行的状态就是要求自己一丝不挂。
禅师就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傅慧海大师就说:用功。禅师就说:如何用功?师父就说:饿了来吃饭,困来即睡。他又说:一切人,总如是同是用功否?师傅就说:他吃饭的时候不肯吃饭,睡觉的时候不肯睡觉,千般计较,所以不同。
一丝不挂就是止不流于口头禅这类事情,而是主张顿悟的禅宗。
在修行功夫上的一个认知,在这里所说的意思,不过就是一个清净之心,对于万事万物,不缠绕在心的一种状态。
当然说起佛教的时候,我们自然需要聊到和佛家有关的一些事情。
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都会了解这样一种情况,很多出家之人,总会称凡夫俗子为施主,那么施主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失主的梵文意思是:坨那钵底。
其中的陀那,是施的意思,钵底是主的意思,又做作又叫做布施家,也就是像那些僧人是与僧众衣食的人,或者出资举行法会的信众。
就好像很多僧人都会接受普通人的恩惠,所以普通人被僧人称为施主。
除了普通人之外,那些举行丧葬仪式的桑家,也会被称为施主。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