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若想此生亲得佛法实益, 当依净土法门。《印光法师嘉言录》58、59

发布时间:2019-07-02 17:35:27作者:心经结缘网

(印光大师著/圆涛法师白话译)

【二、劝信愿真切】白话文:

丙、勉具足信愿

58.纵然有一百年的寿命,也是一弹指就过去了。这一口气还在,就应当寻求将来的出路。不要等到临终之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若想此生亲得佛法实益, 当依净土法门。《印光法师嘉言录》58、59

每每想到《四十二章经》中说: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遇,信心难生。这四者很庆幸都具备,更加应当努力。如同登上宝山,一定要得到摩尼宝珠。实在因为在凡夫地没有断除惑业,生死不了,难免堕落。

所以如来极力劝导众生发真实信心,以及迫切愿心持佛名号,求生净土。应当以供养三宝,一生守戒,一切所作的种种功德,不求来生的人天福报,不求现世的长寿康宁,唯求临终往生净土。就和佛的誓愿相契入相附合,感应道交,一定满你所愿。

如人堕入大海,有船来救,如果肯上船,就即刻登上彼岸。求人天福,不求往生,就象是不肯上船,难免沉溺生死大海。佛陀想要使你超凡入圣,你却愿意得到有漏的福报。福报一尽永堕三途。就象用无价的摩尼宝珠,用来弹射黄雀。所得的少,所失掉的多。真是太可惜了!应该警觉反省啊!【书一】五九

59.如果想在这一生亲得佛法实益,就应当依靠净土法门,信愿念佛,求生西方,那么就可以决定了生脱死。如果不依靠念佛法门,不要说没有得到佛教的真传者不能了,就算得到了也不能了。为什么呢?因为得到佛教真传,乃至大彻大悟,并不是实证的境界。真实证得则可了,仅仅开悟还是不能了的。

修其他法门,都必须断惑证真才能了生死。净土法门只要具足真信切愿,持佛名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正行和助行一起修行,不但决定往生,而且品位还非常优胜。不但聪明质朴的人决定往生。就算那些五逆十恶之流,临终若能生大惭愧心,生大怖畏心,至心念佛数声,立刻命终的大恶人,也能决定往生。因为佛慈广大,专门以度众生为自己的事业。众生一念回光,幡然醒悟,就会蒙佛摄受。这就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啊。

末法时期的众生如果不依靠净土法门,而去修其它法门。只能得到人天福报,以及作为未来得度的因缘而已。因为如果没有能力断除惑业,那么生死的根依然存在,哪能不萌发生死的芽,生长成苗呢?!【书二】十八

【二、劝信愿真切】原文:

丙、勉具足信愿

58.纵寿百年, 弹指即过, 一息尚存, 当求出路, 毋使临终, 悔之无及。

每忆经云:人身难得, 中国难生, 佛法难遇, 信心难生。四者幸备, 尤当努力。如登宝山, 要得摩尼。良以在凡夫地, 未断惑业, 生死不了, 难免堕落。

故如来极劝众生, 发真信心, 及切愿心, 持佛名号, 求生净土。当以供养三宝, 守戒一生, 一切所作种种功德, 不求来生人天福报, 不求现世长寿康宁, 唯求临终往生净土。则与佛誓愿相契相合, 感应道交, 定满所愿。

如人堕海, 有船来救, 若肯上船, 即登彼岸。求人天福, 不求往生, 如不上船, 难免沉溺。佛欲令汝超凡入圣, 汝却愿得有漏之福。福报一尽, 永堕三途。如摩尼珠, 用弹黄雀。所得者少, 所失者多, 可不惜哉?宜警省焉。【书一】五九

59.若欲此生亲得实益, 当依净土法门, 信愿念佛, 求生西方, 则可决定了生脱死。若不依念佛法门, 且莫说未得佛教之真传者不能了, 即得亦不能了。何以故?以得真传, 乃大彻大悟, 非是实证。证则可了, 悟则未了。

修余法门, 皆须断惑证真, 方了生死。净土法门, 但具真信切愿, 持佛名号。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正助合行, 不但决定往生, 而且品位优胜。不但精粹纯笃之人, 决定往生。即五逆十恶之流, 临终能生大惭愧, 生大怖畏, 志心念佛数声, 随即命终者, 亦得决定往生。以佛慈广大, 专以度生为事。一念回光, 即蒙摄受。所谓仗佛慈力, 带业往生也。

末世众生, 不依净土, 修余法门, 但得人天福报, 及作未来得度之因缘而已。以无力断惑, 则生死根尚在, 何能不发生死之苗芽乎哉!【书二】十八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唱诵

  • 心经讲解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