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西藏佛造像眼睛很呆板,需要美术理论来表现慈悲

发布时间:2019-07-03 11:46:04作者:心经结缘网

古印度本土的一些造像元素特点,佛、菩萨的体态健硕丰满,但面部形象呆板,缺乏生机,没有表现出佛的慈悲与宁静。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造型精美的佛像也不是一天塑成。 藏传佛教雕像有诸多丰富而厚实的作品,在它们背后更有精彩、优秀的美术理论经典、能工巧匠。

佛教佛陀在世和他涅槃后的四五百年间是没有佛像的,只以象征物代替。比如用一匹马象征佛陀逾城出家,菩提树象征佛觉悟成道,用脚印和莲花宝座象征佛的存在等等。

西藏佛造像眼睛很呆板,需要美术理论来表现慈悲

但根据历史记载及遗迹考证,佛像具体形象大约出现在公元一、二世纪左右,即印度的贵霜期,这时的造像主要是吸收了古希腊、罗马的体、面风格,并融入了古印度本土的一些造像元素特点,佛、菩萨的体态健硕丰满,但面部形象呆板,缺乏生机,没有表现出佛的慈悲与宁静。

而根据宗教传说,是佛陀自己对弟子告知了佛造像的规则和尺度,因此后来就把关于佛造像法度的著作命名为《造像量度经》。《造像量度经》确立了梵式佛造像的形成,更提供了佛造像的量度法则,保持了藏传佛教教义的完整性。

西藏佛造像眼睛很呆板,需要美术理论来表现慈悲

早期西藏佛造像的风格呈现出健陀罗造像风格的特点:佛造像的面容、服饰和姿态呈现出古希腊人像造像的风格,佛的头发呈水波状或涡卷状,鼻梁与额头高度一致,呈现出一条直线,眼睛深陷,嘴唇较薄,两撇小胡须上翘,这是典型的雅利安人面型。

到公元五、六世纪,笈多王统治了整个印度北部,爱好和平并宣扬的佛教得到较大发展。佛造像也逐步由以前古典主义时期的朴素、粗犷、对生活充满乐趣的人像及神像的特征逐步向更精美、更趋于表现内心世界的方向发展。这种佛造像风格也在公元八世纪传到了西藏。

公元六至九世纪的古格王朝时期,西藏的佛造像艺术又受西域和中亚影响,但风格还没有特别统一的面貌。公元十三世纪初,来自尼泊尔的著名艺人阿尼哥擅长建筑、雕塑和铸造技术,他制造的佛像,面带喜色,头大肩宽,胸阔腰圆,工艺非常精湛。受到元代帝师巴思八的赞赏,并把他举荐给元朝皇帝,让他为皇家制造佛像,结果得到极大的赞赏。

元代大都的许多佛造像都出自阿尼哥及他的弟子,逐步形成了“梵式”的佛造像风格。依据佛教教义对佛陀“大丈夫三十二相”和“大丈夫八十细相”的“妙严庄像”,规定了佛造像的严格仪轨和比例尺度,促成了《造像量度经》的产生。之后的藏传佛教造像都有意无意地遵循着量度经的法则,俨然一部佛教的标准CAD图集。

书中记述:“佛的身体总长度与两臂伸展开的长度是相等的。佛陀的身高和身广被定为一寻。(一寻定为120指,也就是120个手指宽)佛的其他身体肢节的大小比例,身体高宽的法度,都要从头顶的发髻开始测量。”

用手指来作为测量的标准,佛像的全身高为一百二十指,(佛造像常用的量度是“指”、“扎”二种。“指”是中指的宽度,“扎”是指大姆指与中指张开之间的距离,既十二指为一扎)佛陀顶上肉髻是四指,发际4指。佛像面部纵长12指半。因为塑像是立体的缘故,一扎要加半指。发际至下颏部平分三等份,脸的长度是三个鼻子的长度,鼻子,额头各是4指,颌部是4指半。嘴唇根部至下颌线为2指。下巴到喉部4指。佛陀头顶上的肉髻,头顶至发际,脖颈各是4指,总合4指,恰好一扎。

以上只是《造像量度经》中规定的一小部分,甚至可以细到睫毛的尺寸标准。佛造像的长度都是以比例为准的相对长度,基本度量单位是头部长度,此外还有麦、足、指、扎、肘、寻等六种。掌握了这个基本度量单位后,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或任何大小的画布上,都可以用自己的手指作为测量工具进行度量比较,既方便实用,可按比例放大缩小,又能随心所欲,自如运用。

孟宪晖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唱诵

  • 心经讲解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