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教典籍到法律知识,从识字读本到学术专著,从历史文化到科学技能,100多平方米的色拉寺书屋面积不大,但藏书种类极多。
色拉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北郊的色拉乌孜山脚下,由明朝册封的“大慈法王”绛钦却杰?释迦益西兴建于公元1419年,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之一。近代,有原噶厦政府两位摄政即第三世策墨林呼图克图和五世热振活佛,以及第六世珠康活佛等著名活佛高僧都曾在色拉寺修行。
色拉寺的寺庙书屋位于一座藏式传统小院里,前身是色拉寺简易图书馆。1996年,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向色拉寺捐赠了一批图书,与当时寺庙的藏书一起成为书屋的首批藏书。2007年,各方支持共同建设了宽敞的场所,书屋从狭小的寺庙经堂一角搬出,喇嘛阿旺次仁也正式负责起书屋管理事务。
整个书屋有100多平方米,不大的空间里摆放着十几个书架,三面墙也被充分利用起来,数千部用黝黑木板为封面、以传统长条藏纸经页、有黄色绸缎小心包裹的高僧大德传记、藏传佛教经典,以及藏族传统文化书籍,从墙脚码放到屋顶。
除了经书,《中国古代史》、《西藏地方现代史》、《邓小平文选》,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刑法、反分裂国家法等法典和民族宗教政策的藏文版法律法规知识合集,以及科技、卫生、经济、艺术、汉语、英语等领域的书籍刊物也整齐摆满了书架。靠窗一边放着一张大书桌和四五把椅子,方便僧人们在书屋里看书。
阿旺次仁每天都会对书屋打扫一遍,把书架上的灰尘掸掉,替读者把书桌上的书摆放整齐。书屋厚厚的借阅登记簿上整齐地记录着每本书何时由谁借出、何时归还,阿旺次仁每天都会翻看记录,提醒借阅书籍的僧人还书。
按照书屋的管理规定,借阅者只要每次缴纳少量的押金,并登记姓名、电话,就可以借阅图书。僧人们都很爱护书籍,阿旺次仁并不担心书会丢失或者损坏。
午饭前后或者下午辩经结束后,僧人们得空就三三两两结伴到书屋还书,同时再借走一些。阿旺次仁说,他们的兴趣各不相同,除了学经需要的各教派典籍、高僧大德传记外,还有很多人借阅历史、计算机、汉语教材、法律等方面的书籍,小说也很受欢迎。
20多年前,寺庙里曾“一书难求”,除了学习的经书外,几乎看不到其他书。阿旺次仁说,涉猎多种知识对僧人们的成长很重要。为了满足寺庙僧尼读书需要,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对口援藏工作会议提出要实现西藏自治区“寺寺有书屋”的建设目标。
为了让藏书更加丰富,在书屋日常管理之外,阿旺次仁一有时间就到拉萨的书店里淘书。他说,现在书屋藏书有6万多册,种类也有几十种,但是近几年新出版的书还是太少,不断丰富藏书种类,特别是能够增加新书,是不少僧人读者向他提出的要求。
阿旺次仁说,现有寺庙书屋空间已经不能满足藏书的需要,根据政府的改扩建投资计划,色拉寺将建设新的书屋,空间将比现在成倍增加,就能添置更多的书了。
古语云:“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色拉寺僧人们在他们的寺庙书屋能够“品尝”的远不止这读书“三味”。(完)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