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慨叹人间没有一块净土,他们认为人间充满了险恶、纷争、不平就不是净土,相反的,民丰物阜,相处和谐就认为是人间净土。其实,这和佛经中的净土概念是大不一样的。
佛经中将十法界众生所居住的“土”分为四种,即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凡圣同居土是凡夫与为了化度众生而现身说法的圣人共同居住的国土;方便有余土是二乘与没有证得法身的菩萨所住的国土;实报庄严土是佛的报身与地上菩萨所住的国土;常寂光土是从佛的清净法身所示寂的国土。一般所谓的净土,是相对于世俗众生所居的秽土而言指清净的佛土,这是酬应诸佛因位之本愿而成立的清净庄严国土,一般至少是黄金为地,宝树庄严,并不仅仅国泰民安。
佛经中看待净土的视角也不一样。凡人是向外看这个纷杂不安的世界,觉得周边的世界不是净土;佛法则是向内看心,随心净故则国土净。所以土的净秽与否,在于众生个体的感受程度,也即般若智慧与法身的分证程度。
因此,同样是娑婆世界,在充满烦恼的众生和智慧圆满的佛陀看来是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
一、众生看娑婆是堪忍世界
娑婆世界是三千大千世界之总名,一佛摄化之境土。《大唐西域记》卷一云:“索诃(娑婆)世界三千大千国土为一佛之化摄也,今一日月所照临四天下者,据三千大千世界之中,诸佛世尊皆此垂化,现生现灭,导圣导凡。”[1]这是说娑婆世界是佛的化土,属于凡圣同居土。在众生眼里,此土是一个并不怎么如意的世界。
佛经将这一世界描绘成五浊恶世,劝众生出离这个苦难的世间。经中是如何描绘这个世界的呢?
“娑婆”意译“堪忍”,谓此界众生安于十恶,堪于忍受诸苦恼而不肯出离,为三恶五趣杂会的所居。故“娑婆世界”又可意译为“忍土”,《悲华经》卷五云:“此佛世界当名娑婆,何因缘故名曰娑婆?是诸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是故彼界名曰忍土。[2]”娑婆世界由此成为极乐世界的对立面。
娑婆世界的教主是释迦牟尼佛。所以,娑婆的另一层意思,指释迦牟尼等佛菩萨能忍受劳累,在污浊的娑婆世界中不懈地教化众生,表现出大智、大悲和大勇的精神。《阿弥陀经》云:“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3]“
有了娑婆世界这样的不如意国土,才能更好地锻炼菩萨的意志,可以测试诸菩萨在行利乐时,是否能忍受诸多怨嫉苦恼。当然,也有大菩萨特意生于这种不净国土来度众生的,维摩诘就是这样一位菩萨居士。《维摩经·阿閦佛品》云:
是时,佛告舍利弗:“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是维摩诘于彼国没而来生此。”
舍利弗言:“未曾有也!世尊!是人乃能舍清净土,而来乐此多怒害处。”
维摩诘语舍利弗:“于意云何?日光出时,与冥合乎?”
答曰:“不也,日光出时则无众冥。”
维摩诘言:“夫日何故行阎浮提?”
答曰:“欲以明照为之除冥。”
维摩诘言:“菩萨如是虽生不净佛土,为化众生,不与愚闇而共合也,但灭众生烦恼闇耳。”
这是说,娑婆世界是暗冥之处,菩萨来此世界就是为了度化众生,并不是要与愚暗合流。这里,娑婆世界被称为“多怒害处”。菩萨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种种佛国,皆为随顺众生作饶益事而现。
为了提倡菩萨行,佛经中把在秽土修行和净土修行的难易功德作了比较:“于此修善十日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4]”《维摩经·香积佛品》亦云:“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诸余净土之所无有,何等为十?以布施摄贫穷,以净戒摄毁禁,以忍辱摄嗔恚,以精进摄懈怠,以禅定摄乱意,以智慧摄愚痴,说除难法度八难者,以大乘法度乐小乘者,以诸善根济无德者,常以四摄成就众生,是为十。[5]”娑婆既为五浊世界,其地之众生刚强难化。若能化度之,即得成就菩萨大行。换言之,娑婆亦不失为菩萨修行之好场所。如
娑婆世界是菩萨成就悲智双运的地方,当然,娑婆更常见的意义还在于苦难和堪忍。佛经中常说因苦得以出离生死,欲修四谛须从悟苦开始入手。事实上,正因为娑婆世界的苦难太多,众生又无法直接从苦中超脱出来,所以有了对他方净土的向往和追求,因此有了秽土与净土的对立观念。
二、娑婆本是如来法报身净土
娑婆世界被描绘成如此杂秽不堪,是对众生而言的。事实上众生也正是如此感受的,许多众生为了逃避这个无可奈何的世界采取了自尽等许多不正确的方式。在众生眼里,这个世界是个堪忍的世界。
那么,在佛的眼里,娑婆又是怎样的世界呢?
以佛眼观之,充满瓦砾荆棘的娑婆世界即真常究竟之寂光土。这是因为,众生具惑、业、苦三障,所以感果与所见皆是不如意。而寂光土之体,具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佛已成就三德,所以感果即是究竟真常。真常究竟的常寂光土是周遍法界的,并非离此充满瓦砾荆棘之娑婆世界而有一别体存在,所以佛眼看世间,娑婆即寂光。
《法华玄义》卷七曰:“寂光理通如镜如器,诸土别异如像如饭,业力所隔,感见不同。”众生与佛同体,众生之惑业苦三障即佛之法身、般若、解脱三德,因此欲转秽为净,先须转三障为三德。如此,凡圣同居土的娑婆世界即成清净常寂光土。经中常说,“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即是这个道理。
在《华严经》中,娑婆世界被明确地纳入了华藏世界的体系,位于“普照十方炽然宝光明世界种”的第十三层,是释迦牟尼佛法身佛毗卢遮那佛的佛刹。
以上是就佛的法身法土来说,那么佛的报化土又是如何呢?《法华经》曾提到在印度说《法华经》的灵山不会为劫火所烧,《如来寿量品》颂云:
神通力如是,于阿僧祗劫,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
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稳,天人常充满。
园林诸堂阁,种种宝庄严,宝树多华果,众生所游乐。
诸天击天鼓,常作众伎乐,雨曼陀罗华,散佛及大众。
我净土不毁,而众见烧尽,忧怖诸苦恼,如是悉充满。
这是说明佛报化二土之相。众生所依之土,是凡圣同居土,即化土。化土因众生业因缘而有生灭。所以众生见劫尽,会看到此妄想所成的世界为劫火烧尽。事实上,对佛而言,化土烧尽而净土不毁。这是因为,报佛如来的真实净土,为第一义谛所摄,非世俗谛摄之化土可比,故化土烧尽而净土不毁。
为什么同在娑婆世界,灵山净土却不受劫火毁坏呢?这与众生的因缘有关:“是诸罪众生,以恶业因缘,过阿僧祗劫,不闻三宝名。诸有修功德,柔和质直者,则皆见我身,在此而说法。”所谓无缘不见,有缘得见。《法华经》强调,如果有众生心意柔软,苦刻精勤,以供养渴仰心欲见如来,佛即现生令他们见灵山一会未散。如来常在灵山说法,忍土本来平坦,唯开示悟入佛知见者,则能见此境界,一切众生,无明深厚,谄曲浊心,故不能见。
天台宗智者大师就是这样一位亲见灵山法会的人。智者受学于慧思禅师,他到光州大苏山拜见慧思时,慧思一见面就很高兴的对他说:“昔日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后来授以普贤道场,令修法华三昧。智者诵《法华经》时,寂然入定,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豁然大悟。这是由于对佛法的深信解相,方能于同中见异,秽中见净。
除了《法华经》对佛以娑婆为报土有描述外,最著名的例子要属《维摩经》中如来按趾的故事了。这个故事见《维摩经·佛国品》:
尔时,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萨心净则佛土净者,我世尊本为菩萨时意岂不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此?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于意云何?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
对曰:“不也,世尊!是盲者过,非日月咎。”
“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国土严净,非如来咎。舍利弗!我此土净而汝不见。”
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作是念,谓此佛土以为不净!所以者何?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
舍利弗言:“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
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
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
佛告舍利弗:“汝且观是佛土严净!”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见,本所不闻,今佛国土严净悉现。”
佛语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如是舍利弗!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
在这里,舍利弗尊者怀疑佛陀的国土不净,于是佛陀以足趾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无量庄严,大地金色,整个世界都变成清净庄严的国土。这在凡夫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佛陀却告诉舍利弗:“这就是我所感受到的娑婆世界。”佛眼看世间,和众生看世界,净秽差别竟如此悬殊。这一自他不共的依报说明,随心净故则国土净。当众生一分一分地自净心意时,就能感受到当下即是净土。娑婆世界也是一样,是心净国土净的世界。
那么,众生如何才能进入佛的常寂光净土?《观无量寿经》曰:“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佛的法性土本来就是身土不二的,佛无时不在常寂光土中,吾人若识得自性,将自己的自性之光融入佛之常寂光中,便有如以杯水注于大海,自心契入如来性海,便当下即证得自心净土,也即是融入常寂光净土中了。宋代的遵式大师便是一位以念佛即身证得常寂光净土的人。
三、释迦佛亲自将娑婆世界变秽为净
娑婆世界在众生眼里是固定不变的,这一世界不但杂秽纷乱不堪,而且有着固定的时间和空间,是无法随意变更的。
然而,在《法华经·宝塔品》中,娑婆世界被佛的神力进行转变和扩大,这种对国土的随意改造也是为了打破众生以固有视角看待世界的情见。
事件起因是这样的:佛说《法华经》时,从地涌出七宝大塔,佛陀述说了塔内多宝佛的本愿——凡有说《法华经》处,必定塔涌赞言以作印证。于是在会的大乐说菩萨等请见多宝佛身及释迦分身诸佛。释迦如来为供养多宝塔,故集合十方分身之诸佛,并以神力三度将娑婆秽土变为清净国土。
初变娑婆世界为净土,如经云:
“时娑婆世界即变清净,琉璃为地,宝树庄严,黄金为绳以界八道,无诸聚落、村营、城邑、大海、江河、山川、林薮。烧大宝香,曼陀罗华遍布其地,以宝网幔罗覆其上,悬诸宝铃。唯留此会众,移诸天、人置于他土。”
这是说,教化于他方的诸佛分身将至,故佛将秽土转变为净相,娑婆世界变成严净国土的庄严不亚于极乐世界。此时,只有在《法华经》讲座现场的与会大众被留在了娑婆世界上,因为他们已经不住小乘,远离心垢。其他的天神、凡人则被转移到了其他的世界。
次变二百万亿那由他之国。由于来娑婆世界的分身诸佛甚多,初变的国土还不足以容受释迦牟尼佛一方所分之身,所以释尊又于八方各更变二百万亿那由他国,皆令清净,并合成一大佛国土,来容受分身诸佛。国土的严净程度亦如初变所描述。同样移诸天人至他土。
三变是再度于八方,更变二百万亿那由他之国为净土,又移诸天人至他土。原因是每尊佛来时都带一位大菩萨作为侍者,诸佛的师子之座,高五由旬,原先所变的二百万亿那由他之国为净土犹不能容尽,所以有了第三变净土,并将诸国通为一佛国土,如此方能容受十方诸佛来访:“东方释迦牟尼所分之身,百千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国土中诸佛,各各说法来集于此。如是次第十方诸佛,皆悉来集,坐于八方。”
由如来以神力三变净土的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娑婆世界在佛的眼界里永远是清净自如的,有缘众生依佛的清净眼也可以见到娑婆的严净之相,这是其一;
其二,除了娑婆国土外,还有许多的国土世界和娑婆世界一样是杂秽的,并不仅仅只有一个娑婆是五浊恶世。
其三,从佛三次“移诸天、人置于他土”的做法来看,凡夫众生因惑业所感,无法享受和佛同样清净的净土,虽然佛将当下的秽土变为净土,却不得不将无福众生移至他土。
三变净土是由三昧之力而显,初变娑婆是变秽为净;次变二百那由他是胜处转变自在;后变二百那由他是一切处于境无碍。特别是一切清净国土通为一佛国土显示一切依报入于一依报,以此消灭众生的隔阂障碍之见和净秽之执。
四、娑婆世界可大可小
同样的,能打破世界时空的除了佛陀外,还有深位菩萨。经中最为著名的是维摩诘居士。维摩诘是大乘菩萨的代表人物,他来自东方妙喜国,以居士的身份辅助释迦教化众生。
经中记载维摩居士能玩世界国土于股掌之上。且先看《维摩经·见阿閦佛品》的这个故事:
是时大众渴仰,欲见妙喜世界,无动如来,及其菩萨声闻之众。佛知一切众会所念,告维摩诘言:“善男子,为此众会,现妙喜国无动如来,及诸菩萨声闻之众,众皆欲见。”
于是维摩诘心念:“吾当不起于座,接妙喜国……上至阿迦尼吒天,下至水际,以右手断取,如陶家轮,入此世界,犹得华鬘,示一切众。”
作是念已,入于三昧,现神通力,以其右手,断取[6]妙喜世界,置于此土。
彼得神通菩萨,及声闻众,并余天人,俱发声言:“唯然世尊!谁取我去?愿见救护!”
无动佛言:“非我所为,是维摩诘神力所作。”
其余未得神通者,不觉不知已之所往。
妙喜世界,虽入此土,而不增减;于是世界,亦不迫隘,如本无异。”
这是说,偌大个东方妙喜国被维摩诘以三昧神通力轻而易举地用手拿过来,展示在众人面前。有趣的是,妙喜国中有神通的菩萨声闻天人等能感觉到自己被转移了地方;没神通的人根本不知不觉,以为什么也没发生。
一个东方妙喜国土本来有其固定的位置,但是在大菩萨就象游戏一样可以随意更换国土的位置,将这个国土移到娑婆世界,待向大众展示完毕,又可以举回本处。不可思议的是,妙喜世界虽然被纳入娑婆世界之内却并无增减,而娑婆世界也没有因一个外来国土的进来变得狭隘。此举完全打破了时空的局限。
因为,宇宙本身是无尽的,如映珠网,互摄互入,世界与世界之间可以互相容纳,相安无事。这也说明,世界是空性并缘起的,娑婆世界本身并不是一个实体的概念,众生无须在这上面苦苦执著空有对立、自他相碍的观念。
结 语
凡夫众生的有漏依报国土是众生有漏之身心所招感的,因此有不净和坏灭之时。佛的净土是佛的悲智力变现的,是以无漏五尘为体的,因此清净庄严。虽然净秽差距看起来如此之大,但众生与佛本性一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只要一念清净,当下就能感受到净土。当下感受的净土在未圆满成佛之前,他人是无法共知的。历史上有许多高僧修法成就时自我享受美妙的净土世界,然而他人仍然看到他住在秽恶的五浊恶世,这就属于“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见”的境界了。所以,土的净秽与否主要是看我们的心,心里清净,世界就随着我们清净。因此,学佛,自净其心是很重要的。
文/心皓(闽南佛学院)
注释:
[1]大正51·869a。
[2]大正3·199c。
[3]大正12·348a。
[4]《无量寿经》卷下,大正12·277c。。
[5]大正14·553a。
[6]断取是指将彼世界与诸世界之关系者划然绝其维纽,取之来此。凡世界地轮依水轮居,而风轮又外包水轮,势必先断后取。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