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可以靠颜值,偏偏还要拼才华。业委会的年轻人聚在一起交流,习惯这么夸王舰。王舰是浦东东方城市公寓的业委会主任,从复旦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在著名的某桶油从事管理工作,但真正考验他沟通协调管理能力的还真都发生在小区。他所在的小区分期开发,一期是90年代末交房的浦东第一批商品房(多层),二期是2007年交房的高层。房龄不同,业主结构不同,诉求更不可能一样,所以,“不同人群、不同诉求”在他的小区有更集中的体现。庞杂的需求“汇总”在一个业委会,就有了颇具创意的“一会两制”。
在业委会改选迟迟不见推进之时,王舰写过一份“一会两制”的具体建议给到居委会、房办、街道,提出“两块”小区各自的事情各自来决定,也提出通过微信群和公众号来增加关注度。针对小区的复杂情况,“一会两制”是一个解决方案,也让业委会改选顺利进行。然而,当上业委会主任,真正去实践“一会两制”,经历的多元价值碰撞和诉求调和远超预期。
“一会两制”怎么搞
王舰起初并没想过当业委会主任。2013年,孩子出生后,他经常到小区“遛娃”,结识了不少年轻的父母,发现大家都对小区的“破败”现状不满。希望房产能保值增值,王舰就开始帮忙做些查阅法规条文、整理文本信息、做小区公众号的工作。
小区一期是上世纪90年代末建成的,有一个业委会,王舰所在的二期2007年建成交房,二期的业主们一直以为这是一个独立的小区,但从2007年开始业主有成立业委会的想法,努力了7、8年都没能成功,只因房办认定二期和一期同属于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只能成立一个业委会,而一期已经在二期交房前成立了第一届业委会。
“遛娃”让王舰更多地了解自己小区,也是他接触业委会的起点
小区一期、二期的物业费不一样,房子新旧程度也不同,二期的业主总担心在维修资金的使用上会吃亏。2015年初,街道、房办、居委牵头成立业委会换届改选小组,考虑以换届的形式,将二期纳入到同一个业主大会、业委会中。但一直到2015年底,换届事宜还是没有实质推进,王舰就写了一份书面建议给居委,提出了“一会两制”的落实方式,也提出了进度安排的建议,包括通过微信群和公众号来增加关注度。
在居委会的主导下,新一届业委会成立起来,确定“一会两制”,明确涉及单个小区的相关事务由该小区的业主表决确定,涉及两个小区共用配套设施设备管理、维护的事项由本物业管理区域全体业主表决确定。7位业委会委员中,二期小区占4位,一期小区占3位。由于7位参与者6位是50后,就王舰是80后,加上他“名校毕业、中共党员、专业知识过硬”这些标签,居委会、小区业主等各方都做他的工作,希望他当业委会主任。
2016年6月,小区完成了新一届业委会的改选,王舰也当了业委会主任。在具体的操作中,王舰首先“放权”,一期、二期各自的事情各自确定——一期和二期物业服务团队相对独立,维修资金本来就是按幢立账,公共收益也分片区单独记账;在他自己所在的二期,除了业主微信群以外,又建立了小区治理协商群,“每幢楼两个代表,加上业委会成员,碰到问题,小范围做一些沟通,再放到小区”;对各项维修工程明细以及维修资金支出情况,他都通过公众号、楼栋公告栏将报表张贴公告,向业主进行解释。
众口难调怎么办?
“一会两制”是业委会的一个操作创举,在具体实施中很考验业委会参与者的心性。新一届业委会上任不到两年,改造了小区人行步道,恢复了监控系统,新装了行人道闸及小区车牌识别系统,实施了新的《车辆管理办法》,新开了行人进出小区的边门,表决通过了《消防设备改造方案》即将进场施工。可以说,每做成一件事,都让王舰进一步明白小区决策有多难,因为“众口难调”在他们小区总有更突出的体现。
“一会两制”怎么搞,小区有专门的PPT解读
比如,年轻人想提高小区的物业品质,但一番周折后启动续聘表决程序,原物业报价“一期从0.45元涨到0.8元,二期维持原价1.6元不变”,续聘就直接通过了,前期对周边小区的物业调研都成了无用功。这样的结果也可以理解,小区一期的业主年龄结构相对偏大,对于换物业,他们觉得做生不如做熟,一期调价只是本来过低价格的回归。二期虽然有很多人支持换物业,但物业报价对二期价格未做调整,拉回了很多对价格敏感业主的选票。好在王舰一开始就做好了心理准备,这种事上业委会保持中立的态度,一切都交给业主大会。
在看似无用功的折腾中,王舰日益体会到业主需求这件事的复杂性。“业委会要维护的业主权益,是全体小区的业主权益,而非一两个人的权益,但最后很可能因为一两个人的权益受损而改变。”去年8月底小区根据业主要求安装快递柜,但到了今年1月,因个别业主的投诉不得不拆除。按理说,快递柜是物业代收模式下发生多次快递遗失后由很多业主提出的,业委会商讨后确定了一个位置,在物业办公室和业委会办公室的窗前,占用3、4平方米的绿化,当时也在小区发了公告,并告知会产生多少公共收益。张贴两周没有反馈,就开始安装了。没想到的是,装上后立即被该栋楼二楼的业主投诉,提及的原因包括影响景观、雨滴声音、安全隐患(担心有人通过快递柜爬到他们家阳台之类),业委会提出了一些对策,居委也反复做工作,但都没用,最后业主还找了新闻媒体到小区报道。快递柜拆掉了,其他业主又不理解了,业委会只能把新闻视频放出去。这样的时候,王舰笑称复旦管理学不管用,企业管理在小区也行不通。
“业主提意见时总说业委会应该代表业主利益,但提意见的人大多是从自己考虑的。任何事情,你只能争取让大多数人满意,但那个小部分,哪怕只有三五个人,也会令人觉得头疼。”好在业主中的理性派也在发挥作用。他们小区地下车库开发商产权车位涨租金至500元的那次,绝大多数租车位的业主按新标准付钱了,但就有个别业主坚决不同意涨价,在业主群要求业委会继续去和开发商谈判,最终这一意见得以平息,不是业委会苦口婆心讲道理,而是有一个业主跳出来说“物业登记列表上有很多人在排队等长租车位,你在哪个位置,我愿意1000元接手”。
佛系主任养成记
当业委会主任要牵扯很多精力,“一会两制”情况下更甚。像在小区的物业选聘准备阶段,王舰要和业主在线沟通,要撰写所有文件公告,经常弄到半夜。对此,家人很不支持,找他谈,也找居委会谈,要求他卸任。但这一切只让王舰更加佛系淡定。为了干业委会,他一有空就多多承担起家庭事务,对家人和颜悦色,陪伴孩子也更有耐心。“既然我处理业主的问题都能做到平和公正,那对家人怎么就不能用更温和的方式呢?”
“一会两制”后,业委会对物业加强了监督,小区更宜居了
为了避免家人对业委会有进一步的偏见,他干业委会的事跟从事地下工作一样,不是说在单位加班,就是等家人都睡着了去书房再做,小区里有事要去现场,他会跟家人说要出去散个步。他的同学朋友,也没人知道他是小区业委会主任。因为,在这个一切讲究效益的时代,大多数人还是把业委会看成是退休后发挥余热的去处,王舰既不想听人说“干点什么不好”,也不想解释“为什么去做毫无收益的业委会”。在他看来,干业委会这事不会再干第二次(因为太费精力),但也不能一次都没干过(因为这种体验是任何其它事情不能代替的)。
“业委会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去处。”这样的评价,恐怕很难在第二个业委会主任那里听到。如今,王舰在小区业委会的任期过了一半了,他自认经历了很好的 “基层民主实践”,对社会、对社区、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能够听取更多维的意见,平衡各方面的想法诉求。“民主的本质就是妥协。我想,如果让20%的业主做一次业委会的工作,可能会有很大的改变。很希望未来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
(文内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