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问禅】中台禅寺,一座与众不同的寺院

发布时间:2019-08-22 09:06:14作者:心经结缘网

惟觉老和尚(1928 -2016),四川省营山县人。于1963年秋在基隆十方大觉寺披剃出家,字号知安,法名惟觉。出家后矢志苦行,朝夕不倦,遂深契实相念佛,禅净一如的至理。在台北县山中,闭关茅棚十余年。而后到过宜兰吉祥寺、新竹圆明寺、香港大屿山等地闭关。1971年从香港返回台湾,继续他的清修生涯。在此期间,举办四十九日精进禅七,为台湾佛教界之创举,禅门宗风自此蔚然而兴。据说亲炙学人已逾十万人。随着皈依的四众弟子人数骤增,为了安僧度众,故创建中台禅寺。广传禅宗心法,积极推动禅修教育。并建禅寺分院精舍,海内外一百零八家。令大众皆能获得佛法薰陶,以达安定人心之效。其中,在创中台宗门道风,提出“三环一体”僧众修行理念。即“福德、教理、禅定”三环一体,一方面广积福德资粮,一方面薰修教理,一方面禅坐静心,藉教悟宗,立正知见,以圆满无上菩提。成为"外现声闻身,内密无上印,身行菩萨道,广度诸有情。"的菩萨僧才。除此,面对新时代弘法方向,老和尚倡导“佛法五化”,积极推动佛法“学术化、教育化、艺术化、科学化、生活化”,接受不同根基的大众,净化心灵,开启自性本具的慈悲与智慧。

【问禅】中台禅寺,一座与众不同的寺院

1990年开始规划建设中台禅寺,并邀请建筑师李祖原商议。当李祖原问到想把中台禅寺建成什么样子?老和尚提出了三环一体,即“福德、教理、禅定”,要求方便于广传禅宗心法。这似乎太抽象,太虚幻,令人玩味。

无论怎么说,“三环一体”其实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即“不是真实存在”的幻相,而要将这一幻相转化成实际的建筑物,以建筑呈现无常空相,其难度是可以想象的。“三环一体”对于我们来讲,只是一种修行的理念,行愿无尽,践行之中。实中有虚、有中有无,仿佛一切都存在,又仿佛一切都不存在,关键在自己内心的一刹那。好在李祖原是一位知晓佛法的建筑师,在对其“三环一体”有其自己的理解。核心一点就是把建筑做成老和尚提出的“幻相”,并又能提醒朝拜者的正念。李祖原通过环境空间、建筑空间等方法,营造出了一种美的空幻或者说是空幻的美。

首先,是怎样满足于老和尚的“幻相”?李祖原作为世界著名的执著于具象设计、微物放大的建筑师,从台北101大楼到宝鸡法门寺;从北京盘古大观到沈阳方圆大厦,都是他"具"、"象"思路的体现。而中台禅寺也不例外。李祖原抓住“三环一体” 之中“禅定”,突出其禅宗心法。把整个建设“具象”成为群山之中一位禅坐的修行者,既有创新之意,又含禅宗古意。即象征禅宗“顿悟自心,直了成佛”的无上心法和“因次第尽”的渐修精神。将艺术、学术、宗教和文化融为一体,却不失禅宗的风格。其次,寺庙建筑的目的是透过空间功能,提起朝拜者的正念,如同即景观心,回归自心,反观自照,明心见性。应让民众多一点静思、与自己对话的空间,营造清净的修行氛围。李祖原将寺院设计成高136米,37层的塔寺建筑群。正面看,上为塔下为寺,气势直冲霄汉,高塔顶部有金光闪耀的莲花座托举着巨大的球状金顶。应该说,这是传承了东汉印度佛寺的形制,以佛塔为中心,外则建讲堂、精舍、僧房,只不过是从平面演变为立体而已。据载其建筑曾荣获2002年“台湾建筑奖”,2003年“国际灯光设计卓越奖”。建筑整体而言,工法为中西结合,材料以石材为主,结合钢筋水泥、玻璃幕墙等。其实,象中台禅寺这种具现代化建筑风格的寺院在台湾还比较多,比如法鼓山。我想,也许是我们对寺庙建筑的习惯性认识,一下子还没有转变的过来。

【问禅】中台禅寺,一座与众不同的寺院

环境空间决定着寺庙建筑的空间,而寺庙建筑的空间又会影响到参拜者修行的氛围。在环境空间确定的情况下,寺庙建筑的空间就是关键,尤其是寺庙的殿堂布局。中台禅寺整个寺庙均在其大楼建筑群之中,其殿堂又该怎样布局呢?在回答这一问题前,先了解一下佛寺建筑最常见的平面布局形式,即“伽蓝七堂”。它是我国佛寺建筑的固有标准,通常坐北朝南,沿山门南北中轴线,殿堂建筑大致按以下顺序排列: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本寺主供佛殿――法堂――藏经楼(阁)。配殿和附属设施是分布在中轴线东西两侧对称建造,通常由钟楼、鼓楼、伽蓝殿、祖师殿,以及客堂、禅房、寮房等组成。最关键是两点:一是殿堂内容,二是讲究中轴线。很显然,中台禅寺是无法平面布局的。对此,李祖原先生大胆构思,结构上改变格局,空间上实行换位,将殿堂平面布局改变成了立体布局,把中轴线变成了垂直线。由一幢主体大厦和若干裙楼组成其布局,真是奇思妙想,别具一格。

中台禅寺殿堂布局,从下而上: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世佛殿――大庄严殿――大光明殿――万佛殿――藏经阁――金顶。具体为:

山门沿山势逐步而上,登长廊至一楼的天王殿。按照传统寺庙的要求,天王殿为寺庙的第一重院落,其中,应具有三个重要元素:弥勒佛、四大天王、韦驮菩萨。的确,这里的布局完全一致。殿内正中供奉着弥勒佛金身塑像,背后供奉韦驮。两侧供奉四大天王。弥勒佛为布袋和尚的造型,“慈颜善笑,大肚能容”。只是有点不同之处:一般弥勒佛造型皆将布袋置于肩上,而这尊弥勒则把布袋踏在脚下,更让人有种“放下包袱,无牵无挂”的自在感受。拿得起,放得下,不仅述说人生处世之真谛,而且,增添了更多的艺术趣味。

四大天王像则分别在殿堂四周,为佛教二十诸天神中的四位天神,即守护佛法的神明。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及“北方多闻天王”。神像顶天立地,高度约12米,以山西黑花岗雕制,重达100多吨,每尊天王皆有四面头像,象征一即四、四即一,不论从哪个方向仰视,都能看到金刚尊者在注视着你,真是佛无处不在。当然,四大天王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早已成为农业文明的“守护神”。所以,神像手中分别拿著各自的法器,象征风调雨顺,标志国泰民安。细细观察,四大天王威然屹立,摄人心魂;眼神严肃,府视众生;守护佛法,震摄邪恶。其雄伟之气势令人为之震撼。

天王殿抬级而上,二楼正中为大雄宝殿,两侧庑殿分别为伽蓝殿(关公像) 和祖师殿(达摩像)。殿中供奉一尊由印度红花岗岩雕琢而成的释迦牟尼坐佛像,造像栩栩如生,让人肃然起敬,遁入禅意之境。整体的空间设计以红、灰为主色,象征佛陀现身于五浊恶世普度众生的时间景色。在两旁的多闻阿难尊者与苦行迦叶尊者威仪侍立,代表着修行的精神。特别有心的还有大厅藻井天花,佛手莲花图像,书“中台拈花,众生微笑”,象征着始祖释迦牟尼佛“灵山拈花,迦叶微笑”----将禅宗心法付嘱迦叶尊者,从此,灯灯永续,代代相传。

除了天王殿、大雄宝殿之外,还有大庄严殿、大光明殿、地藏殿、菩萨殿、观音殿等,就不一一述之。不过,十六楼的万佛殿值得一提。

万佛殿,殿内四周的墙壁上布满了铜铸的药师佛像,足有上万件。从而形成了四面金碧辉煌的“万佛墙”,故而得名。中央为“药师七佛塔”,缅甸柚木制作,以精致工法不含铁钉接榫而成,表现出传统飞檐、斗拱的建筑特色,在柚木古铜色泽及淡淡的柚木清香中,更加显得沉稳且庄严。七佛塔所在位置,为中台禅寺中轴线的中心。透过莲花瓣外型的大帷幕玻璃向内看,整座塔古典庄严清晰可见。中台禅寺整体建筑外观以佛塔的外型,七佛塔建构于禅寺中心,佛塔中有佛塔,形成 "塔中塔" 的建筑特色。这种“塔中塔”的设计真是妙想天开,这与设计师李祖原为佛教徒是分不开的。让我想起《妙法莲华经》中的诸佛圣境: "尔时佛前,有七宝塔,高五百由旬,纵横二百五十由旬,从地涌出,住在空中。……尔时宝塔中,出大音声,叹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妙法华经,为大说。"

“烧香拜佛”是寺庙的一种仪式,然而,在中台禅寺却提倡“不烧香,只拜佛”。说实话,朝拜不烧香对于我来讲,的确有一些怪怪的感觉,是观念?还是习惯?恐怕都有一点。

进庙烧香不仅是信众敬仰佛、菩萨并与之交流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成为信众进庙的一种习惯。旨在供养佛、法、僧三宝,表示虔敬,以此示范接引众生;妙为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也就是点燃自己的心香,得到佛菩萨的光明,去染成净,福慧具足。而对于出家人来讲,上香表示点燃了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喧、痴”之意。即常说的烧香“要敬三宝,要戒三毒”。人们借助香那逐渐燃起的、缥缈的烟线,以有形的香,加上无形的——以至诚的心面对佛的心香。从有形而至无形,进香者在静思中默诵经咒或默默表述心中的祈愿。以洗礼精神、观照内心、调节身心。以悟证色空不二之理,追求去染成净、自觉觉他的境界,形成和法界诸佛、菩萨的一种沟通和交流。实际上"香为佛使","香为信心之使",几乎是所有佛事活动中都涉及到香。如:打坐有"坐香";绕佛有"行香";还有"跑香"、"跪香"等等。特别是法会活动,必以隆重的上香仪式作为序幕。足见香在佛界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中台禅寺为什么不允许烧香呢?有人说是为了环保,即利于身心健康;也有人说是安全隐患;还有人说是节约,留下更多的钱去做善事。其实,问题很简单,供养佛、菩萨一定要烧香吗?回答是“不一定”。供养佛、菩萨方法很多,通常用“香、花、灯、涂、果、乐”六供养,其中之一均可。如果条件不具备,仅供一杯清水(代表清净平等)也行。六供养分别代表为:香,指戒定真香;花,指因(有因就有果) ;灯,指智慧之光;涂,指庄严(修行) ;果,指结果(因果) ;乐,指圆满。当我们明白了六供养内涵的意义,也就不致于计较烧香的执着,其实,都是可以供佛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在中台禅寺不允许烧香,但可以“借花献佛”,即用鲜花供佛。拈一朵小花,放在佛座下的小瓷碟里,清雅别致,更能领会佛的包容与博大。这样的好处是见不到烟雾缭绕、“香”气扑鼻的场面,所到之处一尘不染。有道是:法无定法,法无执著,心诚为要。烧香也罢,献花也好,只不过是一种形式,关键在自己的心境,即以何种心境行此礼仪。在现场我看到,虽没有香火陪伴,却丝毫不损信众们的热情,他们用“借花献佛”的方式,向佛祖献上虔诚的祭拜。后来,我才知道台湾许多寺庙都不烧香,比如:佛教“四大山头” 的佛光山、法鼓山、慈济会、中台禅寺都提倡“不烧香,只拜佛。”对此,还有记者曾就“烧香拜佛”请教星云大师的看法,没想到他直率地说:“烧香、磕头,这个都没有必要。最重要的是行慈悲,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这比拜佛要好。”也许这就是不烧香的真正缘故。

在离开寺庙时,我看到石碑上“中台四箴行”,令人感悟至深。“对上以敬:以恭敬心降伏骄慢;对下以慈:以慈悲心对治瞋恚;对人以和:以忍辱心化解粗暴;对事以真:以真诚心去除虚伪”。 是呀!人生在世,一个是作人、一个是做事,怎样才能将人作好、将事做好?其实,这是一道十分复杂的实践题,就象我眼前这一座禅寺一样,见仁见智。

中台禅寺能独具风格,是信条使然;中台禅寺能独树一帜,是信念使然。为此,吟七律一首:

闲登古刹法相符,喜结因缘景特殊。

佛在心中无烛影,莲开庙顶有浮屠。

飞檐化壁楼为寺,大殿随层塔是躯。

与物痴迷人太累,趺跏寂静识醍醐。

作者简介:周聪,号觉宇,网名葱姜园子,任《峨眉山志》编辑部副主任编辑,峨眉文史研究员,峨眉山楹联协会副会长。曾参与《峨眉文物》《峨眉山志》《中国风景名胜故事词典》等专著的编辑。先后出版《诗与禅-峨眉山诗词》《韵-峨眉山诗》《葱姜园子诗文集》等书籍。

展读

《禅艺会》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人人可以订阅,人人可以投稿,人人可有专栏。禅艺文化十八项,由雅道八项、生活六项和艺术六项(其中二项与雅道八项重复)组成,在这里,你将看到与众不同的图文资讯。原创无穷、图片无码、转载无限。邂逅之后,不再彷徨。投稿邮箱:zenart@126.com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唱诵

  • 心经讲解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