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承彬游记:河北正定临济寺奇观二
发布时间:2019-08-23 09:08:02作者:心经结缘网
临济寺又名临济塔院,始建于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公元540年),位于河北省正定县生民街东侧,与广惠寺毗邻。唐宣宗大中八年(公元854年),临济宗创始人义玄禅师驻锡此寺。临济寺是中国佛教禅宗临济一派的发祥地。 石家庄火车站东广场148路公交车开往正定县公交枢纽,票价2元,交通十分便利。正定县景点与景点之间有免费摆渡车,目前建有两万多个免费车位对游客开放。开创了中国旅游的正定模式,中国旅游看正定,文化正定正以自己特有的人文景观、配套设施和热情服务迎接着八方游客。 河北石家庄正定临济寺有澄灵塔。 澄灵塔俗称青塔、衣钵塔,坐落于正定县城临济寺内,始建于唐咸通八年(公元867年),是为收藏临济宗开创人义玄禅师的衣钵而修建的佛塔。 临济塔为八角九级密檐式实心砖塔,通高30.47米,建在八角形砖砌基台上。台上为石砌基座,再上是砖砌须弥座。束腰正面镶嵌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谕旨石刻。须弥座上由勾栏、斗拱组成一围平座,勾栏上雕“唐临济惠照澄灵塔”字图案和花卉图案。平座上以三层仰莲承托塔身。塔第一层较高,四正面为砖雕拱形假门,四侧面饰方形假窗,转角刻圆柱,柱头有卷刹。正面有“唐临济慧照澄灵塔”石匾。第二层以上,层高逐减,密檐相接,各开间宽度也相应递减,形成协调轮廓线。塔各檐下均施砖仿木构斗拱,平座和第一层檐下为五铺作出双杪。塔身各檐角梁为木制,檐瓦、脊兽和套兽均为绿琉璃制作。各层檐角悬挂风铃,微风吹来,叮吟作响。塔顶覆绿琉璃瓦,塔刹由仰莲、宝瓶、相轮、圆光、宝盖、仰月、宝珠等组成。整个塔显得清秀玲珑,稳重挺拔。 佛塔亦称宝塔,原是印度梵文“窣堵波”的音译,还叫浮屠、塔婆、佛图、浮图、佛陀等,藏语称“曲登”,佛塔最早的用途是用来供奉和安置舍利、经卷和各种法物的。许多佛塔会刻有建塔碑记﹑圣像﹑佛经等。 佛塔的造型起源于印度。根据佛教文献记载,佛陀释迦牟尼涅槃后火化形成舍利,被当地八个国王收取,分别建塔加以供奉。另外,还在释迦牟尼一生中有纪念意义的八个地点,如诞生处的兰毗尼花园、成道处的尼连禅河、首次说法处的鹿野苑、安居处的祗陀园,从忉利天下处的桑迦尸国曲女城,化度分别僧处的王舍城、将入涅盘处的毗耶离城,涅盘处的拘尸那城,建造了八大灵塔,依次称作聚莲塔、菩提塔、吉祥塔、神变塔、天降塔、和平塔、胜利塔、涅槃塔,这些塔都是有纪念意义的。在青海塔尔寺建有善逝八宝塔,西藏布达拉宫建有如来八塔也都是为纪念释迦佛八大事迹而建造的。佛塔是成佛的重要要标志之一。 古印度在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把佛教被列为国教,塔的建立达到了空前的高潮,在孔雀王朝所统领的小邦国内分建了八万四千座佛塔,这时期始造覆钵式的塔。塔分两种,有舍利者称塔,无舍利者称支提,现存时间最早的塔始建于阿育王时期。支提是印度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支提是梵文音译,意为在圣者逝世或火葬之地建造的庙宇或祭坛,一般指礼拜场所。作为印度佛教建筑的支提,指的是安置纪念性窣堵波的塔庙、祠堂、佛殿。其形制平面为 U字形,前殿为长方形,两侧各立一排纵惯的列柱,以隔出中殿和侧廊,后殿为半圆形,殿中央置一小型窣堵波,殿顶为仿木结构的圆筒形肋拱,正面有拱窗。支提的建筑形式,随佛教的传播而传入中国,并与中国本土的石窟寺相融合而中国化了,如敦煌的支提窟不同于印度。 佛塔汉代时传入中国,与中国本土的建筑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的塔形,中国楼阁式塔的塔刹就是窣堵坡造型的。最初,塔是用来埋葬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的舍利的一种佛教建筑,因此,塔是方坟、圆冢、坟冢的意思,是用来埋葬逝者的遗体或骨灰的。直到隋唐时,翻译家才创造出了‘塔’字,作为统一的译名,沿用至今。塔就代表着佛,因此有佛塔之称。 河北石家庄正定临济寺澄灵塔建筑奇特,狮子雕塑精美,殿内供奉的佛像慈眉善目,佛殿建筑古朴典雅,莲花壁画美妙,佛教文化浓郁,是佛教圣地,也是旅游胜地。河北石家庄正定临济寺山门河北石家庄正定临济寺澄灵塔 作者简介 邱承彬(字:木兮,号:六不居士,天珠学者、佛学者、传统文化学者,天珠学创始人,旅游专栏作家,旅游文化学者,肚皮舞理论家,诗人。 《解密天珠》的作者,《中国颂》、《黄河颂》、《雪山圣湖颂》、《高山流水颂》、《泰山颂》、《历山颂》、《禾木颂》、《黄山颂》为邱承彬著名的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