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佛家有 智悲行愿 的说法,又与四大菩萨一一对应,文殊菩萨对应大智,观音菩萨对应大悲,普贤菩萨对应大行,地藏菩萨对应大愿。因此,普贤菩萨又称 大行普贤菩萨 。为何要说 大行 ,就是因为普贤菩萨 十大行愿 。《华严经》中详细介绍普贤菩萨十大行愿:一为礼敬诸佛,二为称赞如来,三为广修供养,四为忏悔业障,五为随喜功德,六为请转*轮,七为请佛住世,八为常随佛学,九为恒顺众生,十为普皆回向。十大行愿,又称 十大愿王 ,第一行愿就叫 礼敬诸佛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礼敬诸佛?让我们看看近代高僧谛闲大师的解说。谛闲法师(1858~1932),近代高僧,俗家姓朱,出家后法名古虚,字谛闲,浙江黄岩人。谛闲法师毕生辛勤弘法,诲人不倦,教通三藏,学究一乘,梵行高尚,弟子甚众,著述宏丰,对近代佛教有扶衰起弊之功。
无心拜佛,状若舂米,拜如不拜,获益甚微。(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第一大愿: 礼敬诸佛。 普贤菩萨自己礼敬诸佛,是为行;希望大众各各礼敬诸佛,是为愿。愿与行,二而一、一而二也。礼敬诸佛者,即俗称拜佛。普贤菩萨拜佛,欲人人皆如彼拜佛。普贤菩萨所礼敬者,尽法界、遍虚空诸佛,皆是当人自心之佛。
佛 者,觉也,自觉、觉他。自觉我身根前有诸佛,诸佛前皆有我身;是故一一尘刹中皆有佛,一一佛前皆有普贤,一一普贤皆悉合掌礼拜。则一普贤之身遍入一切普贤身内,一切普贤皆摄归一普贤身内。盖以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大经云: 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
诸 者,不一之称。此界、彼界,十方三世一切佛,故谓之诸佛。过去佛为已成之佛,未来佛即在目前,现在我们大众人人皆是。何以故?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故。
礼敬 者,由心恭恭敬敬,运于身口,而遍行礼拜。不然,谓之慢拜。身虽拜跪,口虽持名,而心则重重妄想,是名为礼拜,实则功德微少。普贤行愿除有慢障,必起敬意,统身、语、意业。以身业敬者,为显佛有天眼通故;以语业敬者,显佛有天耳通故;以意业敬者,显佛有他心通故。常修礼敬,一心不乱,五体著地,深入法性,离能所相。即说偈曰: 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阿弥陀佛影现中;我身影现弥陀前,头面接足归命礼。 是则内佛外佛,同一实相;随一一礼,若佛若礼,重重无尽。
上言法界即我自心,我心即法界。我欲礼敬诸佛,须先放下万念,清清净净。在一拜中,一面观想,一面念: 一心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世尊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又: 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及十方法界常住诸佛。 经云: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吾人心中忆佛,名为修慧;身跪口念,名为修福。福慧双修,则礼敬之事毕矣。普贤如是礼敬,即为普贤行愿。
普贤不在外求,而在各人心中求。普贤乃众生心中之普贤,众生乃普贤心中之众生。普贤心、释迦心、众生心、菩萨心,无二无别,以心体同故。行普贤,愿亦普贤;行非普贤,愿亦非普贤。推言之,心向诸佛如来,我心即诸佛如来;心不向诸佛如来,我心即非诸佛如来。何以故?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普贤礼敬诸佛,是普贤行,是普贤愿;我礼敬诸佛,是我行,是我愿。
或曰: 拜佛谁不能拜?双手合掌,两足著地,何难之有? 殊不知无心拜佛,状若舂米,拜如不拜,获益甚微。必也内存至诚,使身、口、意三业统一;如此拜佛,则感应道交、不可思议。山僧从前最喜拜佛,因庚申年六十三岁患痰湿入筋络病,不能坐立跪拜,但作观想礼佛。后因体力渐衰,或起立难,不行跪拜,而行坐拜:心中观想,若对西方三圣,恭恭敬敬,与跪拜无异。即如吾人旅行在舟车中,或病卧床榻上,不能身向西上,皆堪作观拜跪,如对西方佛前而礼敬之 此皆拜佛法门。依此实行,功德无量;否则,粗心慢拜,功德即少。何以故?我心恭敬,则佛心显;不恭敬,则妄想多。妄想乃众生心,非佛心也。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