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佛教与世学(十三≈十四):佛教与农林≈佛教与艺术

发布时间:2019-09-08 09:06:55作者:心经结缘网

原标题:佛教与世学(十三≈十四):佛教与农林≈佛教与艺术

佛教与世学(十三≈十四):佛教与农林≈佛教与艺术

目前5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佛教与世学(十三≈十四):佛教与农林≈佛教与艺术

武术(太极拳)与易学之间的关系。致力于中华武术的传承,武术套路,优秀拳种的介绍,养生方法,教学,讲座,演练。传统文化推介以及群众体育、赛事策划等。本平台现已开通留言 欢迎大家在文章末 写留言 与大家分享

佛教与世学(十三):佛教与农林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农林生产提供民生所需,二者之间息息相关,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很少有人知道佛教除了在丰富人类精神文明方面有重大的贡献之外,和农林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尤其对农林业的发展,始终发挥著无远弗届的影响与贡献。

佛陀时代,印度僧团藉著托钵乞食而行化,佛陀虽然不事农耕,却将耕种的真义彰显无遗。根据《杂阿含经》记载,有一次,佛陀在游行教化途中遇到一位农夫质问他耕田下种法,佛陀以偈回答:

信心为种子,苦行是时雨,

智慧为犁轭,惭愧心为辕,

正念自守护,是则善御者,

保藏身口业,如食处内藏。

真实为其乘,乐住无懈怠,

精进无废荒,安稳而速进,

直往不转还,得到无忧处。

如是耕田者,逮得甘露果,

如是耕田者,不还受诸有。

佛陀以正视人生的老农自居,善耕心田,并期望众生皆获菩提道果。佛教因而开展出敬田、悲田、恩田、福田等思想。

百丈禅师

佛教传入以农立国的中国,由于文化背景、风俗民情的差异,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农禅生活,晋代道安大师初出家时,即经常「齎经入田,因息就览」。到了唐代百丈禅师,其树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普坡作务精神,更具代表性。其它如黄檗开田、仰山除草、桂琛筛穀作米、布袋插秧等禅宗公案,以及「冬瓜直儱侗」、「出草入草」、「黑豆勘定」等禅门用语,皆与农林有关,在在显示出丛林生活教育和农禅作务的紧密关系。甚至发展到后来,丛林四十八单职事中更设有专门管理农圃及庄园的园头和庄头等职务,僧众自行垦田耕种,自给自足,奠定寺院经济的基础。

此外,中国农业在历代高僧大德躬行履践下,开垦出许多新的耕地,例如南泉普愿禅师在池阳南泉蓑笠饭牛,开垦荒野为良田,达三十年之久;安岩山华严院院主无尽,在蓬道奥山北的马迹开辟废田八百亩;山西普济寺院主清弁法师,四十年间兴废起弊,垦山田,造水磑,嘉蔬有圃;象山县蓬莱山寿圣禅院永净法师,开山田三百亩,植松十万余株;唐代佛日普光禅师,芟芜除草,将一千亩海埔地闢为良田;天童寺因开垦海埔地,岁收三千斛等。由于寺院农业的发展,改变中国传统农业分散、孤立的小农经营格局,在较大面积的土地上,以较大量的劳动力进行农业耕种。这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但提供农民就业机会,对社会生产力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都起了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

昙曜

北魏时,僧官沙门统昙曜奏请北魏文成帝在州镇设立「僧只户」制度;唐宋时,寺院丛林运用水力附设碾米厂、磨坊;宋朝时,维溪、师振、养誉等法师兴建水利,灌溉农田;乃至园圃种植业的发展,经由中外僧侣的弘法交流,成功地把菠菜、新罗茄子、胡桃、胡椒、胡萝卜、菠罗蜜、贝多树等新植物品种引进中国,同时创新园艺技术。尤其,据传唐朝文成公主下嫁吐蕃的时候,曾携带粮食及蔬果种子百千种,并教导藏人纺纱刺绣的方法,被藏人视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日本学僧到中国学习佛法归国时,也喜欢将中国的农林产品带回日本,其中尤以茶种最受欢迎。直至今日,茶道成为日本的国粹,喝茶更是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当初佛教僧侣的推广与传播,可说是最主要的因素。

「青青翠竹无非妙谛,郁郁黄花皆是般若」,森林是提供修道者冥思修行的好地方,当初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前,即在雪山的苦行林修行六年,锤炼心志。佛陀成道后,教化之初并无寺院道场,佛陀带领弟子沿途行化,森林成为出家人栖息之所,夜晚则宿于树下禅观冥思,精勤修道。直至摩揭陀国的频婆娑罗王于迦兰陀竹林建「竹林精舍」供养佛陀,始有寺院,最初称此寂静林地为「兰若」,传入中国后则称为「丛林」。

丛林一般建筑在幽静的山林僻野,所谓「深山藏古寺」、「天下名山僧占多」,历代僧侣利用荒山隙地培植林木,建筑寺院。例如:隋代智顗大师在浙江天台山创建国清寺等十二座道场、北魏佛陀禅师于河南嵩山营构少林寺、东晋慧远大师于江西庐山闢建东林寺、清朝宗仰上人于南京摄山重建栖霞寺以及中国佛教四大名山等。森林蕴育佛教的发展,而寺院道场的清净庄严,也为国家社会带来丰富的观光资源和财富。

此外,佛教对森林的贡献,可以从佛经中得到印证。如《阿弥陀经》中的七宝行树,呈现的是一幅清凉苍郁的森林景致,而阿弥陀佛俨然就是一位森林的保育专家。过去中国的佛教寺院,早已知道森林与水土保持之间的关系,在唐代,泗州(今安徽省泗县)年年都有水害,开元寺高僧明远法师与郡守苏遇等谋划在沙湖西隙地创避水僧坊,种植松、杉、楠、桧等一万,消除水患,造福百姓。

随著时代的发展,十八世纪后,由于工业革命,急遽开发,森林资源遭到空前的掠夺,根据美国的一项资料统计显示,自一九七○年至一九九五年,世界上有将近三百六十五万平方公里的森林植物被砍伐,上千种动植物已经在地球上消失。对于生态保育的呼吁,印度诗圣泰戈尔于二十世纪初倡导森林文明,有识之士也提出生态伦理学,佛教更从教义上平等看待一切众生,《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山川草木悉皆成佛,不杀故不滥砍,不偷故不盗伐,僧侣对山林的保育,植树造林,可说不遗余力。

总之,佛教之于农林,不仅在外相上开垦农地,推展农业,以及在开发、保育森林等方面多所贡献,尤其佛教惜福爱物的思想,培养农民勤俭感恩的美德,并藉由播种耕作的经验,以植物的种子引喻种子识,阐明因缘果报的定律,佛陀也常借用农林引喻说法,对农民精神上的鼓励安慰、道德观念的提升与教育,尤其发挥了莫大的影响,这正是佛教对农林生产以及社会人心所做的重要贡献。

佛教与世学(十四):佛教与艺术

五台山南禅寺

艺术是人类文化的起源之一,当人类开始迈向文明,便有了各种艺术的活动。艺术也是人类情感与智慧的结晶,自古以来,佛教因为具有深奥的经教义理,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不仅丰富了传统艺术的内涵,甚至可以说佛教本身就是一块光彩夺目的艺术瑰宝,例如:在文学方面,佛教三藏十二部经典,如《维摩经》、《妙法莲华经》、《楞严经》等,本身就是瑰丽的文学作品,为历代文人所喜爱。《百喻经》被译为多种文字,流传到世界各地,是世界公认的文学佳作;叙述佛陀本生故事的《本生经》是著名的传记文学;《大宝积经》有如单元剧;《普曜经》是长篇故事;《须赖经》是小说体裁的作品;《思益梵天所问经》是半小说半戏剧体裁的佳作;二世纪马鸣菩萨著作的《佛所行赞》是长篇叙事诗;以舍利弗与目犍连为主题而编成的戏曲,及以佛陀之弟难陀的故事为题材所作的美丽诗篇〈孙陀利难陀诗〉等,是印度古文学的先驱。其它诸如佛教典籍中的偈颂、赞、散文、故事、俗讲、变文、语录、传记、游记、文集等,都是优美的佛教文学。

在戏剧方面,佛教善于运用譬喻、寓言、故事等文学形式来说明教义,而戏剧从佛教中取材,因此提高了戏剧的层次,也达到戏剧教育、歌舞、唯美、象征的特色与优点。现今流传的著名戏剧如「三藏取经」、「目连救母」等,其戏剧结构、故事来源、思想内涵等各方面,都受到佛法的影响。

佛教不仅丰富了戏剧的题材,提升了戏剧的境界,甚至近代新兴的「第八艺术」──电影的声光特技效果,也是受到佛教三千大千世界、无量诸佛国土等天文思想与宇宙观的影响,因而开阔了思想空间,创造出许多富于想象、变化的戏剧效果。

岩山壁画

在绘画方面,据《律藏》记载,须达长者布施只园精舍后,曾请教佛陀如何装饰寺院,佛陀教以青、黄、赤及彩色绘图,这是后世壁画的滥觞,也是绘画的起源。佛教东传后,明帝命人于洛阳城西雍门外起建佛寺,于其寺壁画千乘万骑绕塔三匝,又于南宫清凉台及开阳城门上作佛像,这是中国最初的佛画。南北朝以后,擅长佛教绘画的名家辈出,如东晋的顾恺之为瓦官寺画维摩诘像,令观赏者络绎不绝;唐代的吴道子画「地狱变相」,使屠夫、渔民忏悔改业;诗人王维也因亲近佛法,将其悟境融入画作。此外,画僧中亦不乏才华横溢者,如临济宗廓庵的十牛图、沩仰宗慧寂的圆相图,两者皆别树一帜,充满无限禅机。明末清初的四大画僧,尤以石涛的《苦瓜和尚画语录》最为著称,以画法阐明佛理,融禅法于渲染的绘画技巧中,有各种译本流通,为画家所必读。

佛教传入中国后,由于佛经弘布流通的需要,于是与中国传统书写方式的书法结合,因而书法家受到佛法的薰陶,常以佛教为题材来丰富书法的内容,使得中国的书法艺术更增意趣与内涵。历代著名的文人士子,多以抄写佛经提升自我的修养,如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苏东坡、赵子昂等人,都有关于佛教的书帖作品行世。佛教的僧侣中,也不乏精通书法者。如南北朝的智永禅师,创作真草「千字文」、「永字八法」,不仅统一各家草书,也被后代书法家奉为典范。

五台山青庙佛教音乐

佛教在广大群众中的推广和普及,除了佛经的翻译外,也多采用各种弘化的方法。例如:经文的朗诵,梵呗的歌唱,经文敷演成通俗的故事。在这三种弘化的方法中,前二者就是现在大众所知道的音乐。

传统佛教音乐称为「梵呗」,佛教徒为了表达宗教情感,以之赞美、歌颂诸佛菩萨,而得无量功德,如《法华经》云:「或以欢喜心,歌呗颂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

音乐的功用很大,可以陶冶性情,修养身心,尤其在宣传佛法上占著极重要的价值。尤其佛教音乐庄而不刚,柔而不弱,清而不燥,凝而不滞,能令闻者生起清净之心,故以音声作佛事,无远弗届,不受时空、环境及国籍的限制,更能达成弘扬佛法的任务。因此,佛教在中国的唐、宋、元各代的寺院渐渐发展并流行一种应用梵呗歌调来宣讲佛法的「说唱艺术」,名为「俗讲」,吸引许多民众前往聆听,被视为一种动人的歌唱音乐。这些历史陈迹,后来都在石窟艺术中被发现;「敦煌变文」和「经变图」就是古代僧侣将佛教经义透过图文说唱方式展现出来的历史记载。从经变图中,可以看见庄严舞伎、管弦乐队罗列,供养曼妙的舞姿,演奏天国的音乐。如今敦煌变文与经变图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珍贵伟大的宝藏,这是佛教音乐发展的莫大贡献。

五台山菩萨顶跳布扎

佛教在舞蹈艺术上的成就与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舞蹈本是佛教徒借以表达供养三宝的诚心以及闻法欢喜的感受。在佛教里,以歌舞供佛的天人称为飞天,飞天曼妙轻盈、飘逸优雅的身形,以及佛经中诸佛菩萨柔软多变的手印暨安详端庄的威仪,本身就是一种最美妙的舞姿,而身上披戴的串珠璎珞灿烂缤纷,手中所持的庄严法器五花八门,更是引人遐思向往,凡此都为后世舞者所竞相摹仿,除了增加视听上的美感之外,更拓展了舞者与观众心灵的交流,无形中丰富了舞蹈艺术的内涵。

绘画与雕塑、建筑同为「视觉艺术」的三个主要类别。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不论是建筑、雕刻、绘画,凡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艺术作品,无不与佛教渊源深厚,例如享誉世界的敦煌、云岗、龙门、麦积山等石窟,称得上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书法于一身的综合美术馆。石窟内部不仅保存有丰富的佛像雕刻、装饰、壁画等,充分显现出佛教艺术的综合风貌,其间并收藏各种经典、佛画、佛具及寺院文书等,实为震撼全世界的文化宝藏,在中国学术史、文化史、佛教艺术史上,都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二千多年来,由于佛教与艺术的紧密结合,不仅对传统八大艺术产生极大影响,乃至工艺、书法等艺术,也因佛教而更臻于真善美的境界,并且闪耀出智慧的光芒。佛教在艺术上的成就,实乃中国文化之光,也是世界人类共同的宝藏。

图文:网络

阿弥陀佛,欢迎您将此信息复制推荐给朋友或者师兄们,功德无量!

分享朋友圈,法布施功德无量!

推荐阅读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唱诵

  • 心经讲解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