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毛泽东外出为何必带《六祖坛经》?(图片来源:资料图)
毛泽东逝世以后,在他的床上找到一本《六祖坛经》。 建国后,代表中国几个佛教宗派的经典,《金刚经》、《六祖坛经》、《华严经》等,以及研究这些经典的著述,毛泽东都读过一些。1959年10月23日外出前,他指名要带走的书籍中,便有《六祖坛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法华经》、《大涅经》等。最后由于毛主席建议,中国最有代表性的的十本哲学著作中列入了《金刚经》和《六祖坛经》。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来看、来对待这两本经,应该说毛主席是最有远见的。正是因为有见地、有见识,他才选准了这两本经。毛主席认为《六祖坛经》是把主观唯心主义发展到顶峰的一本著作。他是这样来评价《六祖坛经》的。当然他的这个评价如何我们不去管它,至少他是在这本经书上面下了功夫的,这一点应该肯定。
关于毛主席的重视《坛经》,赵朴老给我们讲过这么一件事。在文革以前,毛主席到广东视察工作的时候,省里的领导干部在一起开会,他就出了一个题目来问大家:广东在唐朝出了一个最大的唯心主义的哲学家,你们知道是谁吗?所有在场的领导干部都说不出来,只有当时任省委书记的陶铸知道,陶说那就是六祖慧能。接下来毛主席又问:他有一本著作把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发展到顶峰了,你们知道是哪一本书吗?大家依然不知道,也只有陶铸知道,陶说那就是《六祖坛经》。毛主席说:你们要好好地看这本书,了解这本书。毛主席是一位唯物主义者,他可能是抱着要知己知彼的态度,所以才认真地研究这两本书。当然也有可能有另外的用意,他也要从这些哲学著作中来吸收有用的成分。应该说这两种可能性是同时存在的,否则他不会推荐这两本书作为中国十本哲学名著的内容。可惜的是在我们哲学界真正了解《六祖坛经》的人太少了。
毛泽东政治秘书的回忆:
《六祖坛经》常带身边
毛主席十分欣赏有挑战精神,有独立创建的人。他很欣赏六代禅宗慧能(亦称惠能)的《六祖坛经》一书,经常带在身边。他有几次向我谈及慧能,要我了解他的身世作为,读点他的学说。我对佛学的有限知识,可以说都得益于毛主席的教导。
毛主席最先谈到慧能的身世:他生于唐太宗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3岁丧父,家境贫寒,稍长即以卖柴养母。他皈依佛门后,一直是舂米的下等僧。后来,禅宗五世祖弘忍寻觅新传人,要众僧做法偈,以观各人修行。其上座弟子神秀做法偈一首,深得众僧推崇,可弘忍并不满意。慧能反神秀意做一法偈,却得到弘忍的赏识。毛主席流畅地背诵了这两首法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后一首为慧能所作,与佛教大乘空宗一切皆空、万法皆空宗旨最契合,胜神秀一筹,于是弘忍将法衣传给慧能,为禅宗六世。
后来毛主席又和我谈到慧能的学说,及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他说慧能主张佛性人人皆有,创顿悟成佛说,一方面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一方面使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因此,他被视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亦是中国佛教真正始祖。
在中国佛教几个宗派中,毛泽东熟悉的是禅宗。对于禅宗的学说,特别是它的第六世唐高僧慧能的思想更注意一些。《六祖坛经》一书,毛泽东要过多次。
毛泽东读佛经,对它的引伸发挥,重在普渡众生、解民痛苦这一面。为此,他很推崇释迦牟尼不当王子,去创立佛教的举动,认为它是 代表当时在印度受压迫人讲话 的。他还把佛经分为 上层的 和 劳动人民的 两种,提出《六祖坛经》就属于后一种。这算是他立足于一个无产阶级革命的家的情感立场的一家之言吧!这个观点,在毛泽东青年时代即有隐显。他当时熟读康有为的《大同书》和谭嗣同的《仁学》,这两部书吸收了佛教学说的许多思想,强调君子仁人、英雄豪杰当以慈悲为心解除现世众生的种种苦难。在1917年8月23日致黎锦熙的信中,毛泽东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若以慈悲为心,则此小人者,吾同胞也,吾宇宙之一体也 ,因此, 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 , 吾人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也 。这大概就是他在1955年3月8日的谈话中,说出佛教徒与共产党人合作, 在为众生(即人民群众)解除压迫的痛苦这一点上是共同的 ,在认识论上的一条伏线吧!
这是从不是属于同一个思想范畴的大哲人--毛主席来看他是怎样评价这本书。那么从在我们佛教内部来说,千百年来无疑是把这本书和佛所说的经典等同看待的,因为中国高僧大德的著作被称作为经的独此一本,可见佛教界对这本书定位之高。因此,再不必作其他的评价,不必头上安头、画蛇添足。这是讲《坛经》的价值。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