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细说佛珠——佩戴有讲究

发布时间:2019-10-01 09:04:50作者:心经结缘网

细说佛珠——佩戴有讲究

细说佛珠 佩戴有讲究

细说佛珠——佩戴有讲究

一、佛珠的主要作用和种类

佛珠的作用主要有两种:一是念佛工具。为修行佛道,念佛时以佛珠颗数为计数,通常用于念诵经文、咒语。法语和和佛与菩萨的胜号。它是一种随身法器,信佛的人认为,佛珠即可利己又可护人。二是常人佩带。常人为集中思念,消除烦恼,祈求平静而佩戴佛珠。佛珠的种类,通常分三种:一是持珠 以手持捻掐的佛珠;二是戴珠 带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三是挂珠 挂在颈上的佛珠。

二、佛珠的颗数与基本结构

每串佛珠都由一定颗粒的珠子串成,其特定的数目都有源由,被赋予一定含义,无规则.无定数的不被视为佛珠。佛主的颗粒及其含义,现简述如下:

1080颗,代表十界各有108种烦恼,合成1080种烦恼。

108颗,表示求正百八三昧,而断除108种烦恼。

54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54个阶位。

42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42个阶位。

36颗,为108的3分之1,其含义以小见大。

27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27贤位。

21颗,表示十地.十波罗密.佛果等21位。

18颗,表示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14颗,表示观音菩萨的14种无谓。

佛珠的颗数和含义都出自《金刚顶瑜伽念珠经》,《木患子经》、《陀罗尼集经》、数珠功德经》和《文殊仪轨经》等佛经上。佛珠最常见的是108颗和18颗两种。一般情况下108颗为挂珠,18颗为持珠。

念珠种类大致分成手珠、持珠及挂珠三大类。念珠也称作佛珠、诵珠、咒珠、数珠等。这里提及的手珠一般是戴在手腕上,亦可随时拿在手上掐捻念佛。念珠的颗数除了常见经书所戴的颗数外,亦有视乎手腕粗细及珠子的大小而定。

佛珠从1颗至108颗都可以,每个数字都代表一个含义。

根据藏经的记载,最上品的佛珠是1080粒,这种佛珠因为太长,只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此外极少人使用。上品的佛珠为108粒(密宗行者为110粒),中品为54粒,其余有42粒、21粒、14粒及净土宗的36粒、禅宗的18粒等。

佛珠的粒数各有其义:1080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个数;108粒,是表示单纯的108种烦恼,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种无量三昧等等;54粒的,是表示修身的境界;42粒的,表示住、行、向、地等菩萨乘之阶位;27粒的,表示声闻之27圣贤;21粒的,是佛教中

代表本有的十地与修身之十地及佛果;14粒的,表示仁王经所说十四忍(三贤、十圣加正觉)。其余36、18等粒数的佛珠,有的是为了携带方便,分108数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而已,有的则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种神通变化,别无他义。

按天台宗理论,十界无不性具善恶,故一千零八十数目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 十界 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即: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修罗界、人间界、天上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佛界。

1080颗

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 十界 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可分为十个种类:1地狱界,2饿鬼界,3畜生界,4修罗界,5人间界,6天上界,7声闻界,8缘觉界,9菩萨界,10佛界。

108颗

是最为常见的数目,是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而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百八烦恼的内容,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总的来说,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计三十六种,再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如经中所言:

诸菩萨问:云何百八?佛言:有所念不自知心生心灭中,有阴有集,不知为痴,转入意地亦如是,识亦如是,是为意三;见好色中色恶色,不自知著不自知灭,有阴有集,乃至触亦如是;彼经但列六根各六,虽无三世之语,而结云百八,故知是约刹那而为三世也。 三世三个三十六故,故有百八。

54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分述如下:

十信: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护法心、迴向心、戒心、舍心、愿心。

十住:初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

十行:欢喜行、饶益行、无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

十向: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迴向、不坏迴向、等一切佛迴向、至一切处迴向、无尽功德藏迴向、随顺平等善根迴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迴向、如相迴向、无缚无著解脱迴向、法界无量迴向。

十地: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

四善根:指见道前,观四谛及修行十六行相以达到无漏圣位的四种修行阶位,包括: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法位。

42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等觉:又作等正觉,即指在内容上与佛相等,而实际修行上比佛略逊一筹者。

妙觉:指觉行圆满之究竟佛果,是由等觉位更断一品之无明,而得此位。

36颗

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27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 十八有学 与第四阿罗汉果的 九无学 。

十八有学: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家家、一间(一种)、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有行般涅槃、无行般涅槃、上流色究竟。

九无学:退相、守相、死相、住相、可进相、不坏相、不退相、慧解脱相、俱解脱相。

21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 十地 见 五十四颗 一段, 十波罗蜜 见 弟子珠 一段的介绍,兹不赘述。而 佛果 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18颗

俗称 十八子 ,此中所谓 十八 指的是 十八界 ,即六根、六尘、六识。

六根: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

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十六颗

16颗有十六心的意思,十六心是指小乘俱舍宗所说的观察领悟乐儿四谛十六行相之后,如果由此达到了一定境界所得到的十六种智慧,就叫做十六心。其中四谛是指苦、集、灭、道,为佛教最基本的教义。十六行相就是对四谛各自产生的四个方面的理解与观念,总共十六种,固称16相。其中佛家通过这十六种智慧,提醒人好好修行消除烦恼以得到自在解脱。

14颗

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十四无畏:1、使众生返照自性,获得解脱;2、使众生旋转知见,苟遇火难,火不能烧;3、使众生旋转观听,虽遇大水所漂,水不能溺;4、使众生入于罗刹鬼国,鬼自灭恶;5、使众生六根消复,临当被害,刀段段折坏;6、菩萨明照十方,使众生不受药叉、诸幽冥所害;7、使众生不受虚妄声尘系缚;8、使众生行于险路如行坦途,遇贼不受劫;9、使性多婬者,不生色念;10、使怀忿记恨之人不生瞋恚;11、使一切昏钝无善心之人远离痴闇;12、使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13、使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14、使众生持观音名号者,所得福德与恒河沙数无异。

三、从结构上来说,佛珠可分为两种:

1.单组佛珠:一串念珠由一颗母珠和其他不同规定数目的子珠组合而成。

2.复组佛珠:一串念珠,除了母珠和子珠以外,还有隔珠(又称为 数取 ),弟子珠(又称为 记子 ),记子留,甚至一些饰物组成。

在复组佛珠中,母珠通常只有一颗,但亦有两颗的。108颗和54颗的佛珠,每27颗子珠用一隔珠;27颗的念珠,则每9颗子珠用一隔珠。弟子珠体积较小,一般有10颗或20颗,系在母珠的另一端,以10颗为一小串,表示 十波罗密 。为了美观和方便,弟子珠的颗数也可随意,不做强求。记子留是每串弟子珠之末端所附的珠,珠体通常比弟子珠为大,形态、颜色可以不同。饰物多采用佩环、绳结、流苏、珠宝等。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唱诵

  • 心经讲解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