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印顺导师回到阔别四十五年之久的南普陀寺(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提供)
世界的一切无不是因缘穿凿的结果,而人生的境遇也都是因缘生灭聚散而呈现的悲观离合,所以说因缘实在是不可思议。记得十几年前,我在初学佛的时候,有位法师曾留给我这样一段话: 缘缘缘缘聚则生,缘缘缘缘灭则散 。带着这个话头,我苦参了多年,仍未得到半点消息。直至去年(1994年),我终于在台湾见到了印顺导师,疑情才初现端倪。难怪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然而,因缘生灭中,无生亦无灭,方才是如来的大道无言吧!
一、我与印顺导师的因缘
认识印顺导师是从他的巨著《妙云集》开始的。1995年,我在福建佛学院读研究生时,印顺导师《平凡的一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我即一直致力于印顺导师之《妙云集》的解读,并于新加坡《南洋佛教》发表了第一篇《略论印顺导师人间佛教之思想》的拙作。在解读《妙云集》的日子里,渐渐地为导师那鞭辟入里、契理契机的佛学思想所钦服。于是,我开始笔录《妙云集》的内容精华约六十万字,拟辑成册。在输入电脑的过程中,我第一次将自己的想法写信告诉导师。导师非常慈悲地来函指示,随后寄来了《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及论师之研究》和《契理契机的人间佛教》,此中可看出人菩萨行的印顺导师是怎样地不弃后学。遵从导师的指示,经过多次的斟酌推敲,觉得导师《妙云集》的内容就如智慧妙大云,澍甘露法雨,因此将辑录的内容定名为《妙云法雨》。1999年4月,《妙云法雨》一书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李木源居士的帮助下,顺利地由佛教菩提苑印行赠送有缘,导师也高兴地来函祝贺。由是,我与导师结下了这样一段法的因缘。
二、到台湾去的增上缘
有些事你并不刻意去追求,却总能够如愿;而有些事既使计划百般周全,又总是挥捧落空。你能说这是命中注定吗?不能!这只是因缘的不可思议。所以,我深信: 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 的缘起定理。更直接地说,我相信因缘果报四个字。
一个寂静的夜晚,广化寺弥勒殿前来了四位法师,因殿门紧闭不得入内,只好隔著殿门礼佛了。正在他们转身欲离去的时候,查寮结束的我与他们碰个正著,一番介绍后才知道他们是从台湾到大陆来参访祖国各大道场,此前他们已在扬州高旻寺打了一个禅七,得益匪浅。因钦慕广化寺的道风清净庄严,所以特来参访,不料又有其它事缘耽搁了行程,就在赶往厦门离港的途中,匆匆地到广化寺来了却他们的心愿。我简略地向他们介绍了广化寺的历史及现况,当们他们得知我在福建佛学院任教时,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并详细询问了学院的情况。原来,他们在台湾也是从事佛学教育工作的。相互交流中我们无意地谈到了印顺导师,不想却引发了邀请我到台湾拜见导师的因缘。说实在的,我一生中最想见到的人就是印顺导师。因谈得投机,竟忘记了我们还站在弥勒殿的晚风中,直到钟声敲响的时候,才想起还要赶路,于是,我们预约相见在台北。临别时,一位坦诚敦厚的中年法师递上一张卡片 南投县埔里观音山玉佛寺住持释印德。
三、初到台北的法缘
一次偶然的相遇,却意想不到地成了我到台湾拜见导师的增上缘。而仅有一面之缘印德法师,却像相识多年老友故地重逢,你能说没有前世今生吗?到台湾的旅行签证,是在我到澳大利亚与新加坡弘法的前一天才收到,这样的因缘又有谁说得清楚呢?我只能赞叹因缘的不可思议。
在悉尼与新加坡的弘法约二个月之后,到达台北桃园机场的时间已是十月十五日。在吴燕珠居士的安排下,我与广化寺定兴法师及新加坡的两位护法居士一起入住在台北普贤讲堂。受 九二一大地震 的影响,台北的气氛变得紧张,余震仍在不断发生,但普贤讲堂的共修活动却依旧如常地在进行,只是人数略有减少。讲堂内 超荐九二一大地震所有罹难者 的灵位前,缕缕炉香环绕,仿佛在牵引著罹难者不瞑的心识,飘向那没有痛苦的光明世界。
第二天,绍严法师邀请我们到她所住持的法严寺参访,谈到上次在广化寺的预约时,我们又回到了拜见印顺导师的主题。绍严法师高兴地告诉我中央研究院近日将举行 人间佛教,薪火相传 印顺导思想理论与实践学术思想研讨会。 她已将我在大陆研究《妙云集》情况,向研讨会召集人昭慧法师作了一些简略的介绍,因此,研讨会决定邀请我作 印顺导师佛学思想在大陆 的报告。没有充分思想准备的我,只好怀揣不安地接受了这份意外的邀请,并草拟了《我怎样读妙云集》的讲稿。这是我在台北的第一段法缘,而内容竟是关于印顺导师佛学思想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探讨,这不能不说是我未见导师前的一份赠礼,同时也算是台湾之行的一大收获吧!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