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法师讲解《妙法莲华经》第四十课
基于罗什法师这个契机,简单地讲一下,西域佛教对中土佛教的影响。西域在文化地理位置上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地方。在清朝时期,苏联人想把新疆强占过去,当时我们贷着英国人的贷款,要把这个西域给拿下来。
当时左宗棠的话就是,保新疆是为了保蒙古,保蒙古是为了保首都北京。也就是说,新疆丢了,蒙古要丢,西藏要丢。新疆丢了,蒙古丢了,西藏丢了,北京就不保。从这可以看得出,西藏的重要性战略位置。这是对于中国人的战略性位置,但是放到更长远来看,西域广大的范围,当时是很重要的一个文化中转站。
文化中转站,由三个主要的生活方式的人构成。第一,它是农业定居文明的末端,最远的传播地带,是儒家文化影响的边陲,又是游牧民族。反正我们跟游牧民族一直打仗,他们强的时候打过来,我们强的时候,汉武帝一直追,唐朝的时候一直追,把他们追得不知道去哪里。
后来一直打的到了南宋。据说蒙古人把匈奴一直追,有一个地方是匈奴的突厥人所建的国,追匈牙利那么远。大部分时候,他们在西域,就是新疆跟阿富汗这一个广袤的地区,这是游牧民族。
还有,最重要的是它是丝绸之路的通道。西域为什么重要?就是它提供了在海上丝绸之路,海洋文明没有到来之前,最重要的中转站。因为大片的沙漠绿洲是人们补给能量的地方,所以,从事商贸的人在这条路上来来往往,他们除了来来往往,更重要的是,他们自身所携带的文化标签、所携带的文化的力量,使得西域成为一个多文化聚集的地,叫汉地文明的边陲。
有儒家文化,印度人弘法过来,丝绸之路上的西域人,来买我们的丝绸,有西域的文化。游牧的人,有游牧的文化,定居的,有定居的文化等等,包容兼蓄,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中转站。
我们这里是说的从西往东,来的三队,西是西方人了解中国的端口前沿,比如说典型的就是罗什法师。罗什法师是胡人,他到汉地来之前,已经在甘肃武威这个地方学了十六七年的汉地文化,这才使得他到长安来翻译经典的时候得心应手,终成一代大师。
两个位置的缓冲地带,还有东往西,对于汉人来讲,要管理西域这片土地,它没有办法实行中央集权。也就是它的主流思想,儒家文化是到不了那里的。所以儒家文化在那里,不是主流思想,它是那个思想的一部分。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佛教为什么会兴旺?是因为游牧民族在思想上想超越农牧定居文明为主导思想的儒家文化。所以他们选择了明确的信仰,选择了佛教文化来对抗儒家文化的正统性,让自己觉得有自豪感,且有凝聚力,所以佛教担当了这个角色。
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地融合,不断地传播,不断地融合,不断地传播。刚刚好如我们开篇所说的,中国人又缺少临终关怀、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也就是死后去哪里的问题的思考和关注。没有这样的思想,于是厚积薄发的佛教在中国大地上开花结果。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