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起信论疏全文

发布时间:2019-05-31 17:45:17作者:心经结缘网


三。显教义分齐者。有二。

《记》教是能诠。义即所诠。以所诠义。显能诠教。即知此教分齐所至也。

△二别列。(二)初教。二法 初教。二先开章。次释义。先开章。

一。约教诠法通局显分齐。谓以义分教。教类有五。

《记》诠法通局者。通则大乘终顿圆。以被机广故。诠义深故。局即小乘及大乘始教。以诠法浅故。被机狭故。又深必该浅。故云通。浅不至深。故云局。又一经能含多教。故云通。一经唯诠一教。故云局。以义分教者。由诸家多约时分教。有所未允。遂招诤论。叙彼如别所明。今以义分。故无舛谬。此则义为能分。教为所分。得知教之浅深者。由所诠义。有近远故。

△次释义。(二)初总叙诸教。二与论相摄 初总叙诸教。(五)初小教。二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 初小教。

一。小乘教。但说我空。纵少说法空。亦不明显。但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未尽法源。故多诤论。

《记》小乘者。运小根至小果故。如羊鹿车。但能引轻。不能致远。故名小也。但说下。释相也。即正辨所诠之理。但。犹独也。唯也。我空者。此教所明。凡有所为。皆因缘力。中无主宰。故为我空。纵少说者。阿含经云。无是老死。无谁老死。既言无是老死。即是法空之义。虽有此说。以百无一分。故云少说。但标而巳。更不解释。故不明显。以非教之正意故。今望大乘分明显了义边。故名为但。如河少水。亦名无水故。但依下。所依根本。六识者。即前六识。彼教三宗。所说有异。谓经部无别心所。有部有别心所。觉天所说。唯一意识。随六根转。无别六异。三毒者。贪嗔痴使。害物最深。能损法身慧命。故受毒称。染净者。若以此三为能熏。现在色心为所熏。造业受生。轮转三界。此为染根本。若以无贪等三为能熏。现在色心为所熏。断烦恼。出三界。此为净根本。染之与净。由三有无。除此更无所依。故云但也。未尽下。结成不了。不达如来藏心。本具无漏功德。故未尽净法之源。不了根本不觉。是有漏因。故未尽染法之源。此教尚不诠七八二识。岂况无明法性耶。故云未尽等。多诤论者。二十部分宗。各不相与。如群盲摸象。纷然是非。故云诤论。苟尽其源。安见如此。

△二始教。

二。大乘始教。亦名分教。于中但说诸法皆空。未尽大乘法理。故名为始。但说一切法相。有不成佛。故名为分。

《记》大乘者。运大根至大果故。如牛车引重。可以致远。故名大乘。下四虽权实有异。以通对小乘。故总名大乘也。始分二教者。且标两名。此中二教。各诠一义。是谓空。相。非谓一教而有二名。但说下。明所诠理。即诸部般若。明心境染净等并空。始自色心。终乎种智。无不如幻。故云皆空。般若云。无色无受想行识。乃至无智亦无得等。又经云。若有一法胜过涅槃。我亦说为如梦幻等。未尽下。判为不了。大乘法理。不空不有。而空而有。既但说空。当知未尽。故法鼓经云。一切空经。是有余说。中论云。空是大乘初门。故言始也。又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但说下。即分教也。一切法相者。明所诠法。然一切言。不出五位一百法。谓一者心法。有八。二者心所有法。有五十一。三者色法。有十一。四者不相应行法。有二十四。五者无为法。有六。纵说真如无为。是诸法性。亦堕法相之数。故云但说。有不成佛下。判为不了。谓五性之中。定性二乘。无性阐提。及不定性中三分之二。必不成佛。既不皆成。即名为分。

起信论疏全文

△三终教。

三。终教。亦名实教。说如来藏。随缘成阿赖耶识。缘起无性。一切皆如。定性二乘。无性阐提。悉当成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故名为终。以称实理。故名为实。

《记》终实二教者。标名也。此只一教。以对前二。故立二名。非同于前二教异也。说如来下。顺明缘起。即生灭门。故下论云。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黎耶识等。即前云不变性而缘起。缘起下。逆明缘性。即真如门。故论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乃至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真如。即前云不舍缘而即真也。斯则从本起末。故云随缘。末即同本。故云无性。如范金为器。器即是金。定性等者。三聚五性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心。总皆成佛。故涅槃经云。凡有心者。定当作佛。圆觉云。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上皆明所诠之法。方尽下。判为了义。诠法穷源。故云至极也。对前未尽。终于始故。名为终教。非同法相。故云实理。分教不了。乃属于权。此中了义。故云实教。

△四顿教。

四。顿教。总不说法相。唯辨真性。亦无八识差别之相。诃教劝离。毁相泯心。但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故说为顿。

《记》顿教者。标名也。一直而谈。更无委曲。不历阶渐。唯指本源。故称为顿。总不下。释相也。法相者。谓遍计。依他。色心。假。实。法相虽广。不出于斯。此既不说。故名为总不说。即拣分教但说法相。唯辨真性者。此拣始教但说诸法皆空。今说不空妙有。即圆成实性也。此性圆满成就。凡圣因果。平等所依。只谈此法。故云唯辨。此二句且略标拣也。下即广示。亦无等者。释不说法相也。八识。是法相之源。一切最胜。以胜摄劣。故唯举此。然识如幻梦。唯是一心。故云亦无。此中举识。以影所缘也。诃教者。斥其无实。肇公云。名无得物之功。故圆觉云。修多罗者。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下文亦云。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劝离者。令不执教。使其舍诠也。故下文云。从本巳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净名云。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又云。至于智者。不著文字。文字性离。即是解脱。达磨云。我法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等。能诠教既亡。所诠义亦遣。故但诃教劝离也。毁相者。凡所有相。皆虚妄故。此则亡所证境也。泯心者。心生则种种法生故。此即亡能证智也。经云。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又云。亦无能证者。此乃妄识妄缘。能诠所诠。能证所证。一切都泯。故下文云。一切法从本巳来。非色非心。非智非识。非有非无。毕竟不可说相。但一念等者。念生既是凡夫。相现性隐。不生宜名为佛。性显相亡。是故刹那登妙觉。等佛于一朝。故观师云。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更不假余方便。故云但也。此则释前唯辨真性。不依下。结成顿义。既一念成佛。岂立位焉。位既不存。不亦顿乎。故思益经云。得诸法正性。不从一地至于一地。圆觉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五圆教。

五。圆教。所说唯是法界。性海圆融。缘起无碍。相即相入。帝网重重。主伴无尽。

首页34567891011121314尾页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唱诵

  • 心经讲解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