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桑田天开寺 兴废起颓佛重光
——天开寺的故事
一、辉煌历史,佛教圣地
从东汉末年以来,经北魏、唐、宋、辽、金,在北京房山县的中南部,以六聘山(六聘山名源于晋代大教育家霍原在此山讲学,六次受聘高官厚禄而不应,隐居遁世,而得山名。)天开寺为中心,逐渐分布建立了诸多寺院。后来,天开寺、云居寺及天开寺所属的上方山寺、观音院、龙王寺、中院寺、栗园寺、设济寺等庙宇,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庞大佛教文化圈,成为绍隆佛法、教化人心的圣地。
二、先有天开寺,后有上方山
京南佛教寺院群,天开寺创建时间最早。据元代碑刻记载,天开寺始建于东汉时期。另据乾隆本《上方山志》记载,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年(公元34年)中印度梵僧华严慧晟来到东土。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来到这一地区,创立寺院,传播佛法。在六聘山地区老辈人盛传一句老话:“先有天开寺,后有上方山。”据碑刻记载:辽代六聘山天开寺忏悔上人守常(1010-1070年)主持天开法务,并住上方山,兜率寺因是方丈住处,山遂得名。到了明代,上方山才自立山门,在此前上方山是天开寺的属寺。
三、战祸湮灭数百年香火
天开寺地理位置处于战争通途的要冲,唐后期战事不断,后唐石敬塘拱手将雁云十六州让与契丹人。在此之前,中原汉族靠长城可抵御少数民族的侵袭。雁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后,没有了长城的保护,边境冲突频发,攻易防难。版图的变更使这一地区成为汉族与少数民族冲突的焦点,兵马荡来扫去。天开寺在战争洪水的反复冲击下湮灭了。
四、应公长老兴废起颓
由唐代后期以来战事不断,经常有兵烧杀抢掠,寺院逐渐荒废。元朝至元十年(1273年)应公禅师任六聘山天开寺主持,同时也是上方山住持。至元二十年(1290年)世祖忽必烈特赐圣旨护持天开寺(其中也包括上方山)。应公禅师兴废起颓,率众剪荆棘,除瓦砾,重建天开寺及所属龙王寺、观音院、中院寺、栗园寺以及设济寺。庙宇重新筑起,金壁辉煌,熏香缭绕,佛门圣地重放光芒。
应公禅师圆寂后,葬于天开寺附近六聘山下,其寿塔现在尚存,人称“应公长老塔”。
在六聘山下,曾有一片历代高僧的塔林,据当地高龄老人回忆儿时有塔林遗迹,但已没有完整的塔,全部为残缺不全或只有塔基,用料多为砖石,形状各异,高矮不一。由此可知当年天开寺的规模,现已难寻昔日面目。
十、共建天开,弘扬正法
天开寺自大功德主尤西森出资复建、礼请中国佛学院硕士宽见法师入寺以来,天开寺就开始恢复弘法利生活动,致力于建立正信正修道场。宽见法师每到周末对大众讲经开示,通俗生动,使人深受教益。法师倡导炼心二十四字:“别不平、莫抱怨、会欣赏、勿强求、要感恩、习莫牵、为意主、普贤行”,字字珠玑,句句珍宝,开示了解脱人生烦恼、离苦得乐、自渡渡人的真理。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宽见法师心系灾区人民,和佛教区龙王庙、念佛堂、娘娘庙、观音洞众法师一起,配合生态园,积极多方筹集善款,支援地震灾区;为超度罹难众生,抚平人心伤痛,多次举办各种法会,宣讲佛法。宽见法师主持天开寺法务,总是同大众生活紧密结合,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定将结出丰硕的菩提果实!
朋友,如果您祈愿世界和平,刀兵不现;如果您祈愿国家昌盛,人民安乐;如果您祈愿净化社会,匡正人心;如果您祈愿百姓具足福慧,消灾免难;如果您祈愿天开寺法运昌隆,永葆青春;请跟随宽见法师一起祈祷吧!让我们一起携手努力,共建正法道场!请您常来天开寺听闻、修持佛法,只要人人心存正念,天开寺必将重现昔日辉煌!
赞曰:
沧海桑田天开刹,兴废起颓佛重光。
圣地再弘正法教,宽见醍醐透心田。
(三宝弟子谨据《上方山兜率寺》(作者杨亦武)等资料,净心沐手恭敬撰写)
天开寺宣传组
2008年10月
电话:010-61311266
天开寺行车路线图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