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峰古寺(榕城梅云)
紫峰古寺位于揭阳市榕城区南部紫峰山北侧梅云镇境内的汤前山。坐西南朝东北,依山而建,高低错落,红墙黄瓦,掩映于“卧狮衔剑”的茂林绿海之中,“紫峰春晓”为揭阳古八景之一。1989年重建一新。
古寺的主要建筑物有山门、正门、大雄宝殴、地藏阁、观音阁、准提阁和斋堂等。总占地面积达6666平方米。
沿着紫峰大道到达紫峰寺,拾级而上,便是古寺的山门。山门匾额“紫峰古寺”为慧原法师所书,浑润古朴。进入山门,放眼望去便是古寺的正门。正门建筑华丽,两侧皆镶嵌光滑如镜的花岗石,屋顶翘脊嵌瓷双龙抢宝,双龙跌宕腾挪有致,工艺精湛。门上匾额“紫峰寺”为释智诚长老所书。正门两侧还有旁门,旁门匾额为“祗园”、“鹫岭”。祗园、鹫岭是释迦牟尼居住和传教圣地,用在这里意即此处乃丛林净土。
古寺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居寺的正中,殿宇歇山顶高眺,巍峨壮观,高脊中央绘佛号“础”,两旁嵌瓷莲花和四大金刚,线条简洁明快,闪闪生辉。殿内金碧辉煌,庄严肃穆,正中供着释迦牟尼佛,两旁坐列十八罗汉,钟鼓佛器,琳琅满目,殿前铜炉高耸,香烟缭绕。大雄宝殿前方两侧,地藏阁和观音阁遥相对望,两阁均是石殿佛龛,雕刻精美。地藏阁右边为先师厅,供奉本寺历代住持神位。观音阁两边则为客厅和禅房。准提阁在大雄宝殿后面。称为后楼。这是一座三厅并排的高台基庭院式的建筑,高台边沿均有栏杆防护。正厅匾额“准提阁”为八十七岁灵山老人所题,一气呵成,气势磅礴。中央供着准提观音,两旁列供十八观音,厅中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名家名联,林林总总,壁上还悬挂诸名家书画精品。准提阁是供奉菩萨的圣地,也可说是给人以美的享受的艺术殿堂。准提阁的左厅为学经堂,右厅为大峰祖师堂,两边还有厢房,均为禅房。准提阁的庭院遍植花木,四时群芳斗艳,百卉争妍,春色永驻。斋堂在大雄宝殿右侧观音阁之后边,自成一个单元,环境清幽安谧,是佛门善信聚会和悟禅修行之所。
古寺山门的左前方路口还有“紫晓亭”,是香客游人休憩观景的好去处。路口的另一边立着“紫峰春晓”碑刻,为本邑名士郭笃士先生之墨迹。山门右前方有庵池一方,清沏见底,游鱼可数。不远处有一“木鱼石”,中有一朱红大“佛”字,乃名书画家林受益先生所书。距木鱼石约十米处有摩崖石刻“梵声”二字,为本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胡天民先生所题。徘徊于“木鱼石”和“梵声”石刻之间,仿忽听到佛阁胜地,木鱼笃笃,梵声朗朗,钟鼓之声,萦回于晨烟暮霭之中。
紫峰古寺的历史悠久,它原称紫峰庵,始建于元代至正十一年(1351),历代屡经修葺。据考,明代的弘治、万历、天启和清代的顺治、康熙、乾隆年间,都曾进行修葺。明弘治十四年(1501)汤前村人史智(弘治二年巳酉举人)倡修扩建,改庵为一进三厅,主体以大圆木柱支载,中后厅为高台基殿堂式结构,造型宏伟,肃穆壮观。清代乾隆年间,住持僧通顺同僧徒数年往外募捐,采用碧瓦朱甍拓修。民国癸酉岁(1933),谢鹤年长揭时,也曾令邑绅周伯初、周昌言等人暨紫峰山边七乡士绅主持进行维修。以后因长年失修,风雨剥蚀,瓦圮墙坍,至“文革”期间更被毁殆尽,遂成废墟一片,杂草丛生,金相无存,1989年笔者认识到文物古迹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文物古迹,人人有责。于是撰文载诸报刊,呼吁重建紫峰庵,并更名紫峰古寺,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在重建古寺理事会的主持下,海内外各界善信慷慨解囊捐资,古寺
周围村众热心义务献工,能工巧匠荟集,群策群力,历时数载,终于使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古刹重光。
紫峰古寺周围山川钟灵毓秀,名山名地甚众,有狮耳听金钟、玉虾藏洞、金山复鼎、振翼起凤、鲤鱼斗二蛇和牛头山、猪腿山、冬瓜山、石古篮等,各个景点皆形神俱佳,维妙维肖。特别是古寺所在地的卧狮衔剑,其狮头、狮腰、狮尾,真是有其形且有其神。明代洪武年间,揭阳县令蔡善见紫峰庵周围层峦迭翠,古木参天,茂林修竹,环境清幽,每当晨曦初露,晓雾梳烟,晨钟隐约,红口腾波,美不胜收,遂把它列为揭阳八景之一,名日:“紫峰春晓”。崇祯五年,知县陈鼎新以紫陌山的“紫陌春晴”一景代之。
随着紫峰古寺的重建,以紫峰古寺为中心的“卧狮衔剑”旅游区已初具规模,前来古寺进香礼佛和游览的海内外人士接踵而至。为适应景区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最近已建成了18米宽水泥路面的紫峰大道,寺前山坡遍植岭南佳果荔枝,为古寺增色添彩,山上各个景点也正在进行有计划的开发。这里将以更加丰富多彩的景观和保留古迹原有特色的面貌来迎接八方游客。(编辑:李泽娜)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