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澳东半部中部的雄镇关西行约2公里,便到果老山东翼马鞍山的地界,遥望起伏山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西侧山坡上那宛若天外飞来的巨石。它稳置于横空出世的另一块硕大的石头之上,这就是南澳岛上的叠石奇观。它使人联想到女娲氏炼石补天后遗留于青埂峰下灵通顽石的故事。叠石坡下近百米处,便是闻名海内外的叠石岩寺。创建该寺的是南澳岛云澳老园村人高僧释仁智。 清道光末年,释智仁为了有个修心养性的场所,便从出家地雄镇关佛寺寻幽来到这里,发现四周怪石嶙峋,中间灵泉秀美,南面是云澳山海,苍茫之间,帆檣点点,波光潋滟;靠北山腰,更有可容多人的天然石洞,阴凉清爽,一股清泉夺隙而出,真是个天然福地。仁智和尚喜不自胜,便以惊人毅力凿出石室,一间作为禅房,一间辟为居室,并亲自于洞内岩壁上,雕刻字径近2米的楷书“福”字。禅房外,门顶的岩壁上镌刻“叠石岩”三字。据说,释智仁,道行高深,精通佛理,青年时期曾到外地参学,受聘为江苏省宜兴县显亲寺方丈。著名高僧虚云大师曾慕名到该寺参拜学道。释仁智回到叠石岩后,慕名参拜者云集。自此之后,得其禅机者日众,高徒辈出,叠石岩寺也逐步拓展,比较大型的改建分别在1990和1992年,而倡修并主持其事者,是叠石岩寺主的裔孙、曾任汕头市佛教协会会长的释定根。他为振兴祖堂,不顾古稀弱躯,策划联络,集腋成裘,于1990年整修叠石岩寺,增建了“般若堂”、僧舍、外埕,并得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学会会长赵朴初的亲题“叠石岩”门匾,法裔释定持撰写“叠嶂春深但见白云参黄襞,石头路滑却教红叶落翠岩”的楹联。1992年释定根再展抱负,壑筑高台,建大殿,塑金刚,使新筑旧构浑然一体。大雄宝殿正中供奉三尊汉白玉佛像:其中释迦如来佛高约1.7米,白玉莲座1.08米;两旁的菩萨连座高约2.5米。在观音阁中站立的汉白玉观音像高2米余。福字厅中,一座盘膝而坐的仁智和尚汉白玉像供人们瞻仰。旁壁潺潺流出的泉水,名曰“智慧泉”。拓建后的叠石岩,又称“叠石玉佛寺”。叠石岩法脉宗风,也已衍派海内外,他们皆尊叠石岩为祖堂,潮州学者、《南澳县志》总纂陈光烈于1944年题写并摩刻于巨石上的“天南法乳”四字,就蘊含这一佛教宗派之意. 走出寺门,正待沿阶而下,忽见左侧小坡上,一座高10多米的佛塔拔地而起。这就是“千佛塔”,以塔身上镌刻千身石佛而得名,更有一座大佛立于塔腔之中。这是叠石寺新近的杰作,它与西侧岭上刻有直径两米的“佛”字的叠石奇观遥相呼应,成为天南法乳叠石岩的一道新景观。
--------------------------------------------------------------------------------
从广东汕头南澳岛云深处雄镇关,驱车西行约2公里,便抵达群山环绕之中,由高僧释 仁智(1813-1902.11.8)于道光约二十五年(1845)创建,海内外潮人黄檗派祖堂,
“天南法乳“的名刹叠石岩。这南澳县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8月15日公布),1993 年9月24日由释定根住持重兴扩建告竣,后改建大门,创立千佛宝塔、挖筑放生池,规 模宏伟,公路畅通,成为海岛旅游热点。
如今的叠石岩,保持坐东北向西南,总建约4千多平方米,分为山门、大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玉佛殿)、藏经楼、两厢楼房、般若堂、古洞佛厅、祖堂、千佛宝塔、放生池等。
海岛高山上宏伟瑰丽的叠石岩,不愧为“天南法礼”美誉,是一代大德仁祖的化身,中外僧人朝拜的圣境,岭东旅游的胜地。
在南澳东半部中部的雄镇关西行约2公里,便到果老山东翼马鞍山的地界,遥望起伏山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西侧山坡上那宛若天外飞来的巨石。它稳置于横空出世的另一块硕大的石头之上,这就是南澳岛上的叠石奇观。它使人联想到女娲氏炼石补天后遗留于青埂峰下灵通顽石的故事。叠石坡下近百米处,便是闻名海内外的叠石岩寺。创建该寺的是南澳岛云澳老园村人高僧释仁智。
清道光末年,释智仁为了有个修心养性的场所,便从出家地雄镇关佛寺寻幽来到这里,发现四周怪石嶙峋,中间灵泉秀美,南面是云澳山海,苍茫之间,帆樯点点,波光潋滟;靠北山腰,更有可容多人的天然石洞,阴凉清爽,一股清泉夺隙而出,真是个天然福地。仁智和尚喜不自胜,便以惊人毅力凿出石室,一间作为禅房,一间辟为居室,并亲自于洞内岩壁上,雕刻字径近2米的楷书“福”字。禅房外,门顶的岩壁上镌刻“叠石岩”三字。据说,释智仁,道行高深,精通佛理,青年时期曾到外地参学,受聘为江苏省 宜兴县显亲寺方丈。著名高僧虚云大师曾慕名到该寺参拜学道。释仁智回到叠石岩后,慕名参拜者云集。自此之后,得其禅机者日众,高徒辈出,叠石岩寺也逐步拓展,比较大型的改建分别在1990和1992年,而倡修并主持其事者,是叠石岩寺主的裔孙、曾任汕头市佛教协会会长的释定根。他为振兴祖堂,不顾古稀弱躯,策划联络,集腋成裘,于1990年整修叠石岩寺,增建了“般若堂”、僧舍、外埕,并得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学会会长赵朴初的亲题“叠石岩”门匾,法裔释定持撰写“叠嶂春深但见白云参黄襞,石头路滑却教红叶落翠岩”的楹联。1992年释定根再展抱负,壑筑高台,建大殿,塑金刚,使新筑旧构浑然一体。大雄宝殿正中供奉三尊汉白玉 佛像:其中释迦如来佛高约1.7米,白玉莲座1.08米;两旁的菩萨连座高约2.5米。在观音阁中站立的汉白玉观音像高2米余。福字厅中,一座盘膝而坐的仁智和尚汉白玉像供人们瞻仰。旁壁潺潺流出的泉水,名曰“智慧泉”。拓建后的叠石岩,又称“叠石玉佛寺”。叠石岩法脉宗风,也已衍派海内外,他们皆尊叠石岩为祖堂,潮汕学者、《南澳县志》总纂陈光烈于1944年题写并摩刻于巨石上的“天南法乳”四字,就蕴含这一佛教宗派之意。 走出寺门,正待沿阶而下,忽见左侧小坡上,一座高10多米的佛塔拔地而起。这就是“千佛塔”,以塔身上镌刻千身石佛而得名,更有一座大佛立于塔腔之中。这是叠石寺新近的杰作,它与西侧岭上刻有直径两米的“佛”字的叠石奇观遥相呼应,成为天南法乳叠石岩的一道新景观。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