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云浮市宝觉寺简介_宝觉寺开光_宝觉寺历史

发布时间:2019-06-13 00:00:17作者:心经结缘网

  宝觉寺  位于新城镇秀罗村后的和尚山脚下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由名僧广深倡建,是县里古寺庙之一,有“先有宝觉寺,后有国恩寺”之说。北宋宰相蔡榷被贬后,曾来此寺居住。明永乐九年(公元1472年)重修。山顶建有一座古塔,已毁,尚留很多砖瓦碎片。1958年,该寺两边厢房曾作学校。1966年,寺被拆毁,现留存有两个花岗石柱础和一株古老的大树波箩树。1992年,村民及各方信众在原址重建宝觉寺,建筑面积300平方米。


  宝觉古寺的兴衰
  “先有宝觉古寺,后有龙山国恩寺”,这句在新兴民间流传较广的话语,说的就是位于新兴县秀罗村和尚山脚下的宝觉古寺。这座曾经规模宏大、名人毕至、朝拜者众多的千年古寺,修建时间比佛教岭南第一胜地国恩寺还早了62年。然而,在经过千年岁月的洗礼之后,古寺先被改作学校,后在“文革”中被拆毁。没有了以往气势恢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以往悦耳动听的晨钟暮鼓,没有了以往的众多来自各地的朝拜者,古寺的当年盛景早已不复存在,至今已是“门前冷落车马稀”,唯有残留的唐代石柱和当家和尚释广深种植的千年菠萝树,似乎在向人们述说着一代古刹历经千年的兴衰。
  历史档案:在距离新兴县城约20里的秀罗村和尚山脚,有一座名为“宝觉古寺”的千年古刹,据有关资料记载,寺庙建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
  “宝觉寺是新兴县迄今仅存的第一座古寺,据清乾隆新兴县志记载,唐武德年间建成宝觉寺,山势秀丽、瑞气罗列……谓之第一寺也。”在寺内一块《宝觉古寺简介》的碑文中,记者看到这样的字眼。据寺庙总管何五华介绍,宝觉寺是新兴县最古老的寺庙,是释广深和尚于唐武德四年修建的,建寺时间比国恩寺还早了62年,所以民间有“先有宝觉古寺,后有龙山国恩寺”的说法。据碑文记载,寺庙在明朝永乐年间曾被重修,从建寺伊始至民国时期,古寺的规模颇为宏大,慕名朝拜者络绎不绝,是新兴县远近闻名的古寺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寺庙曾一度被改作学校,随后便因为文革等历史原因,寺内建筑遭受到极大的破坏,仅存了几块砖石和唐朝广深和尚种下的一株菠萝树,当初香火旺盛、信徒众多的盛况早已不复存在。
  1992年,社会各界人士募集资金两万多元,在以前寺庙的基础上修建了新的宝觉古寺。重建后的古寺规模已大不如前,以前三进的格局成了如今的两进格局,因为地理位置、交通等多方面的原因,来寺庙进香拜佛者也大大减少,较之昔日鼎盛的局面已经逊色了许多。
  现场寻踪:驱车从新兴县城出发,沿着一条进村的水泥路,行驶20多分钟到秀罗村,在村庄一条小路的路口,记者好不容易才发现了“宝觉古寺由此路进”的指示牌。从弯曲的小道中进去不到100米,宝觉古寺便赫然出现在眼前。没有想像中气势宏大的楼台亭阁,没有想像中众多的香客参拜,这座千年古刹展现给记者的,只是简陋的一座庙宇和几根带着青苔的廊柱。“因为‘文革’中寺庙被拆毁,所以山脚下寺庙的旧址上已经被村民占来修建房屋了,现在的宝觉古寺是在以前旧址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规模甚至没有原来的一半。”何五华说。
  何五华告诉记者,宝觉寺兴建之初规模宏大,寺庙从山脚下延伸到山腰,山顶还有一座古塔,据说是寺内长老圆寂之所。一进庙门便是三门堂,寺内天王殿、大雄宝殿、广深和尚殿连成主轴,地藏王殿、达摩殿、文殊菩萨殿、钟楼、方丈室、客堂、斋堂等分设于左右两侧,是新兴县当时规模最大的寺庙,寺庙最鼎盛之时,庙里的和尚多达上百人,所以村民把寺庙所在的山称为“和尚山”。“因为宝觉寺比国恩寺早修建了60多年,还是当时新兴规模最大的寺庙,所以新兴民间有‘先有宝觉,后有龙山’的说法。”何五华说。但即便如此,由于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和影像资料,何五华也无法想像宝觉寺当时的盛况空前的景象。
  从和尚山脚下向寺庙望去,宝觉古寺四个大字远远的便映入记者眼帘。进入寺庙便是大雄宝殿,大殿里供奉着佛家三宝,殿前供奉的是弥勒佛和合韦陀佛像,几个从国恩寺请来的和尚正在大殿里做法事。大雄宝殿后面便是观音殿、六祖殿和供奉广深和尚的大殿。观音殿前有两个满是青苔的石墩,是寺庙被拆毁后遗留的为数不多的唐代遗物之一,另外的一条石柱也早已被村民用作乘凉的石凳。走出观音殿,西侧便是唐代当家和尚释广深种植的一株菠萝树,据传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虽然已是历经千年,但这株菠萝树仍然枝繁叶茂,保佑着一方百姓,每年的果实都被村民视为珍宝。
  “别看宝觉寺现在规模不大,平常前来拜祭的人也不多,但这里以前可也是住过宰相的。”说起与宝觉古寺有关的历史人物,何五华自豪的说。据《宝觉古寺简介》碑文记载,宋朝元佑年间,宰相蔡确被贬至新州(今新兴),在寺内居住三年达之久。何五华告诉记者,被贬期间,蔡确将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引进到新州,大大提高了这里的农耕水平,村民每年的收成大大增加。他还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鼓励当地大兴教育之风。为了纪念这位宰相,寺庙还专门在庙门前修建了一个宰相亭。宰相亭后来也被毁坏。
  寺庙后的和尚山顶上原有一座古塔,据传是寺内长老的圆寂之所。据史料记载,北宋后期,新州(今新兴)人卢道伦自小出家,曾经云游到韶州云门山,拜洪智大师为师学法。道伦得悟佛法以后,去了龙镜山(今属恩平市)法相禅院当主持,被人称为赞圣禅师。后来,他在禅院中圆寂并被请进塔中供奉。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当时的新州官员把赞圣禅师迎回新州秀罗山宝觉寺的塔中供奉。从此以后,宝觉古寺因赞圣禅师而远近闻名,慕名朝拜者络绎不绝,一直到民国时期,宝觉寺依旧晨钟暮鼓,诵经之声不绝于耳。如今,供奉赞圣禅师的古塔早已被毁坏,山顶上只有一些石渣、瓦片遗存,向人们宣告着它曾经的辉煌。
  民间传说:传说唐朝武德年间,广深和尚传法到新州,来到秀罗村的秀罗山时,看到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便有了在这里建寺传法的想法。在广深和尚的主持下,一座名为秀罗寺的庙宇拔地而起。秀罗寺依秀罗山而建,供奉佛家三宝、观世音和韦陀像。
  何五华告诉记者,以前宝觉寺是不供奉六祖慧能的。传说在清朝的时候,有一次新州下大雨,雨水把水流庵六祖的佛像冲到这里,被庙里的和尚发现后捞了回来,于是寺庙就开始把六祖供奉了。而这里供奉的七祖佛像据说是以前保护六祖的和尚,村民们也把他供奉起来,当作佛家大圣来朝拜。
  据秀罗村的村民介绍,以往因为没有钱买农药来防治农田里的病虫灾害,村民们便把寺庙里的六祖佛像请出来,抬到农田里走一遭,虽然这只是村民无奈之下迷信的一种做法,但病虫灾害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止。六祖慧能“任凭天下旱,新州一半收;任凭天下乱,此地永无忧”的偈语在这些农民们身上得到了验证。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唱诵

  • 心经讲解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