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梅县蔡山江心寺内,有一东晋时的梅树,俗称晋梅,至今已历1600余年。相传该树原生长在九华山,后经僧人友遁移栽至江心寺。生于东晋末期的陶渊明,与此梅树几乎同龄,而且心意相通。据说此梅树为了让当时家住江西柴桑的陶渊明能跋涉数百里,赶来赏花,特意为他每年冬春二度开花,故称“二度梅”。
九华山上受禅机,接木黄梅傲雪飞。
疏影欲邀陶令识,花开二度遍翠微。
提起江心寺,还得提另外一首诗人李白,据传他的那首著名《夜宿江心寺》:“危楼高百尺,可以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就是在蔡山上写的.
晋梅古茎枝繁茂 泼墨巨石今犹存
蔡山江心寺有两件镇寺之宝:一是支遁和尚手植白梅,人称晋梅,又称二度梅;二是李白题诗后,泼墨于石上的泼墨石。这兩件“国宝”随着时间的推移,苍桑巨变,除晋梅发出新枝外,泼墨石随着江心寺的几兴几废而被掩埋。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据《黄梅县志》载:“荻洲如帶,麦田若綉,有山特起其间曰蔡山,古江心寺遗址存焉。支公之所驻锡,李太白、曾子固之所登临而吟啸,亦天地奥区也。”李白在蔡山写下了《夜宿江心寺》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同时,应住持之托,为江心寺题写了匾额,他写完“江心古寺”后,将余墨泼在门外,因此,江心寺就有泼墨石之说。
江心寺始建何年,无考。《黄梅县志》载:“蔡山寺在邑西南江畔,古名江心寺,山石镌有李白夜宿江心寺诗句……有支遁手植梅一株尚存,亦邑之名胜也。”由此可见,江心寺在支公未来蔡山驻锡之前就建有。支遁字道林,世称支公,別号支硎。东晋陈留人,生于公元314年,殁于公元366年,他精通老庄之说,佛学造诣很深,他家世代崇信佛教,著有《圣不辩知论》、《道行旨归》、《学道戒》等论书,在《即色游玄论》中,他提出“即色本空”的思想,创立了般若学即色义,成为当时般若学“六家七宗”中“即色宗”的代表人物。支遁才藻警绝,他不仅对佛学精通而且对诗词创作造诣甚高。清末著名学者沈曾植先生曾高度评价支遁,认为支遁在晋宋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明硧地将其视为开谢灵运风气的先驱人物。支遁的作品多以颂扬佛理为主,更时常直接引入佛学概念,例如《八关斋诗》就是典型的佛理诗歌,诗曰:
建意营法斋,里人契朋俦。相与期良辰,沐浴造闲丘。穆穆升堂贤,皎皎清心修。
窈窕八关客,无楗自绸缪。寂寞五习真,叠叠励心柔。法鼓进三劝,激切清训流。
淒怆愿弘济,阖堂皆同舟。明明玄表圣,应此童蒙求。存诚夹室里,三界赞清修。
嘉祥归宰相,霭若庆云浮。
这首诗(三选一)把僧侶与白衣居士共聚一堂,进行八关斋戒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始终贯穿着佛理,真是一首典型的佛理诗歌。可见支公的才学是何等的渊博!有这样大德高僧在蔡山江心寺驻锡,不用说门庭若市,徒众如云,同时在寺旁亲植梅花,且花开二度,更为传闻,江心寺必然会招引诸方游客前来谒拜而扬名四海。
现在这棵梅树古茎尚在,可惜被白蚁侵蚀而空心,建议主管部门能否请专家抢救,否则古茎不久就会无存。可喜的是古茎早吐新枝,长得枝繁叶茂,每年仍然以丰艳的姿态花开二度(见照片)来迎接中外游客。
江心寺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辟为粮站,拆寺修建粮食仓库。据黄梅县原博物馆长何新民先生介绍,李白所题“江心古寺”的石头门额被垫在收粮用的扇櫃脚下,至今还埋在地下,泼墨石也充当墙基石而盖起了饭堂。从此,庙毀石埋,李白泼墨之说也慢慢地被人们而淡忘了。
2005年秋,村民们重修江心寺,他们出资收回粮站仓库,在江心寺原址上重修地藏王殿(见照片),在淸理地基时,挖出了古碑记(见照片),碑记所载的內容是,江心古寺出水沟被淤塞,经开通后,农家不得侵佔……等文字。2007年10月6日,笔者一行23人前往蔡山江心寺谒拜,礼佛后,询问泼墨石位于何处,当地长者立即帶领我们到残墻边察看,他们拿来锄头、铁锹,用很短的时间就挖出来泼墨石,一个被埋在地下充当墻基石的“国宝”淹没半个世纪终于又与世人见面了。笔者高兴地举起相机,拍下了这一画面(见照片)。李白的泼墨石又重放光彩,让游客前来观赏。清代诗人杨自发写有《江心寺》诗:“孤峰一角水之涯,灵鹫飞来立浅沙。浪打山脣潮欲上,天低楼角月初斜。谪仙泼墨还留石,支遁栽梅尚著花。却忆曹成谈往事,纪功碑字绾龙蛇。”而今江心古寺又重新耸立在蔡山山麓(见照片),诸方游客纷纷前来游览,晋梅古茎枝繁茂,泼墨巨石今犹存,它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旅游景点。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