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云山与菩提流支塔
多云山位于县城东北7.5公里,山顶常有云气,天旱时,人们常以云气为测天雨的象征,故名。山上有一古刹名广福寺,三面群山环抱,面对一山谷口,寺前约有一百余亩自东向西倾斜的开扩地,形如燕窝,俗称燕窝地。《旧志》载“流支禅师,中印度人,梁武帝时与达摩同来,译经藏,建道场曰菩提。后圆寂于多云山,其塔在焉。”菩提流支塔在广福寺东侧100米处,圆顶石拱,两扇合关石门,关闭灵活自如,内空面积约有5个平方米,是一个典型的古代墓塔。根据“临济正宗三十二世天峰真性和尚之塔”碑文中载:“夫多云一山,乃菩提流支自西域来阐教中土,卓锡于此,讲经说法、注译诸经,独传千有余年。”菩提流支塔则证实了东汉末年和南朝梁武帝时从天竺来到中国的千岁宝掌、达摩三大名僧中的菩提流支的确曾卓锡黄梅,并最后圆寂在多云山广福寺,遗体安葬在石塔中。
广福寺前100米合谷口处有一土冢,是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王仙芝的葬身墓地。寺背后的多云山上是清代於天宝起义的石砌寨城,至今断垣残壁可见,城门尚在,竖旗夹石尚存。古称黄梅十景之一的“多云樵唱”,则至今仍为村民摇指自矜。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