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恩施州双山寺遗址简介_双山寺遗址开光_双山寺遗址历史

发布时间:2019-06-13 02:54:21作者:心经结缘网

 位于恩施市白果乡两河口村楠木坪组,距恩利公路43公里碑桩经距约200米,两座山峰如笔似剑,矗立于楠木山脉主梁之侧;双山寺就建在稍高的山顶之上,此山海拔1000米左右,三面绝壁,南面成三角形缓坡与楠木山脉主梁相接,一路石阶沿绝壁攀岩而上至寺庙。 
  古老双山寺始建于清嘉庆初年(约1795年),距今210多年历史。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及民国复维修饰。在光绪年间,由张、王、童、段四大家族助粮扩建,寺庙设施完备,气势雄伟。寺庙主体由山门、殿堂和僧房组成。山门立于正面天然石坎之上,石枋木门、石墩木柱,成亭宇状,两边各有小房延至左右的僧房相接,门内青石走道约12米,上九级台阶至殿堂;殿堂从前至后纵列大雄殿、观音殿、极乐殿。 
  高大的大雄殿殿门,由尺余的石条襄成,尤如一“高”字矗立于前,方块石牌“点”上刻着天云图案,往下“一”横上横书“门利天宫”四字,再下“口”形石壁上横书遒劲有力“大雄殿”三个大字,最下“门”上,上下刻有两付楹联。门联为:七宝如来藏法身,石艮拱成紫金阁。 
  宇兜法华群黎書占恩,别宫雪山修真清净界。                   
  两边僧房建于绝壁之上,半边悬空,檐水直滴山脚,僧房与山门相连,且有杆栏走道相通,大小功房,僧房和三大殿堂,计有四十八间,尤如密宫又井然有序,山门两边的百年香桂与古柏挺拔葱郁,左右绝壁石逢中生出的青松古藤奋力向上,掩映寺塔,使双山寺庄重威严且不失清净。 
  双山寺石塔:现今保存完 好的三座石塔,成“品”字形 襄围于大雄殿周围,塔距相间五、七十米远近。各塔型状各异,造型精美。
  众生塔:立于寺庙左下方约50米的山腰,塔高4层约5米,成四方形。建于大清嘉庆九年,塔门横眉上横书“众生塔”三字,塔门两边有相对佛联两付: 
  端谨持身家一处,灵骨入塔共同居,同敦善果天神佑, 诸佛经中各自求。 
  联意中可知此塔是存放一般和尚的骨灰之塔。 
  茔塔:立于寺庙右下方约30米的山腰绝壁边,塔高4层约6米,六角形。建于道光三年,塔门横眉上横书“极乐世界”四字,塔门两边佛联为: 
  骼掩塔中随左右,神周宇内任东西。 
  石门板上刻有“金刚不坏身”五个大字,塔的第二层六面石壁上,均刻有记事核桃小字。 
  因此塔第三层正面塔壁上有一尊栩栩如生的打坐佛像,人们便称此塔为“弥陀佛塔”,此塔便是得道高僧的“舍利”塔。 
  福寿塔:耸立于寺庙后山山顶正中,塔高5层约6米,六角莲花形,建于道光十四年,塔门横眉上横书“园明普照”四个大字,塔门两边刻有一联: 形迹诨忘微佛相, 根源清净见天心。 
  塔门正面二层壁上竖书“寂静常乐” 
  塔的第三层的六面塔壁上各有一尺余大字,分别是“菩、提、道、德、永、灯”。 
  塔的正背面一、二层各有一米见方的“福”、“寿”大字一个,故此人们称此塔为“福寿塔”,又因此塔十分美观,形似莲花,也称之为“莲花塔”。 
  此塔门前有一“慈光阴佑”石碑,刻有历代女尼弟子法号若干。故此人们推断此塔为女尼存灵之所。 
  在距“福寿塔”两米的绝壁之处,一块大厚石板向外临空伸出,石板下有一石穴,石穴内垫有一石磨,人们称之为“悬磨”,十分神奇,总是令人遐想,古人为什么要垫这块石磨?石磨又是怎样垫上去的? 
  这块悬于绝壁之外的石板上面,有一碗大石函,是摆放“长明灯”的地方,相传过去这盏长明灯日夜不熄,终年不灭,夜晚光照很远,能为夜行之人指明方向。 
  双山寺的兴衰:嘉庆初年,四川峨眉山下来一游方高僧,见南木坪大坪坡上的两座奇峰聚有灵气,是一座礼佛修身的宝地,于是便在山上住了下来,后又召来一批弟子在此化缘修庙,于是就建成了“双山寺”;此后寺内钟声传谷,经声悦耳,前来山寺烧香拜佛,祈祷求安者人流不断,香火不绝;每年的2月、6月和9月的19日为双山寺庙会,前来朝拜的香客更是热闹。 
  相传此寺僧尼同庙,但无历料考证,此山寺先僧后尼是不争的事实,其间的历程足令今人研考。
  解放时,就只有一个叫徐富清的老尼和一个时年24岁,名叫朱务清的小尼两人居住寺中。解放后,政府取缔门道会,老尼被赶到两河刘家坡,后病逝于两河口街上,民众抄埋;小尼和当地时年76岁的童光文结婚,并生有两孩,童死后,朱又带两子到大集川洞与龙艳学重配。 
  双山寺寺庙至58年“四破四立”时才被撤毁一空,留下了三座石塔和寺庙的残垣断壁,今游人昔古叹今。 
  1988年9月,恩施市人民政府、市文物管理所在此树碑立牌,将“双山寺”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修通了上山的公路。2006年,白果乡政府对此寺进一步加强了保护,再建寺庙。近年来,到此游览的游人渐次增多,在此追昔忆往,观古叹今……

  双山寺
  地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
  电话:
  邮编:445000


  恩施市双山寺遗址
  双山寺遗址位于恩施市白果乡两河口村楠木坪,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处山颠平台中,一面陡坡,三面绝壁。
  相传,该寺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为庵寺同堂(寺内既有和尚又有尼姑),原有大雄宝殿一座,殿堂48间,有石塔三座,成品字形围绕大殿,山崖石穴中的石磨,当年是如何放置上去的,成为不解之谜。往年寺内钟声响谷,香火不断,上世纪60年代,双山寺遭严重破坏,仅剩宝殿大门、石塔、柱础、柱坑、碑刻和围墙残基。
  大雄宝殿石门为上下两层,并刻有门联,上层门联为:“勿利天宫:七宝如来藏法身,万民拱成荣金阁”,下层为:“妙相园明甘露普济:宇□□华群黎尽占恩,别宫雪山修真清净界”。
  石塔共三座,为福寿塔、极乐世界塔、大慈大悲塔,福寿塔为主塔,是开山僧通济老和尚塔位,四层六角形,形制高大,顶部为塔刹,底层内空,有塔门和活动石门,有柱联云:“修一切善法:形迹浑忘征佛像,根源清净见天心”。二层正中碑匾刻“开山僧通济上清下远老和和尚真性正觉升座堂塔位”。三层正中刻:“寂静常乐”,四层刻:“福寿”二个大字。塔檐上饰莲花图案。极乐世界塔为三层四边形,第一层刻柱联:“骼掩塔中随左右,神周宇内任东西”,二层上刻:“大清道光三年岁次癸未陆月朔八吉旦建修莹塔园寂此位僧上心下愍”,三层雕刻鹤衔灵芝和猴献寿桃图案。大慈大悲石塔形制较小,三层,一层刻柱联:“同敦善天神佑,佛经中各自求”。
  另有石碑二座,一座高1.4米、宽0.7米,为清道光14年2月 16日立,碑文记载了开山和尚僧远灵寂正宗募化助造庙宇,慈悲广大,徒子孙等助钱购置田产,其收入用作庙中供奉香灯和塔前长灯之资的情况。一座为“阿弥陀佛”碑,清嘉庆20年立,上刻捐资建庙人姓名。
  遗址内散存原庙内建筑石柱础较多,柱脚清晰。还有长达50余米长的围墙,均为青石堆砌,方石整齐体大,大者达1米见方,从围墙规模可以想象当年双山寺的恢宏与秀气。
  双山寺遗址地处青山绿水、悬崖峭壁之中,灵光秀气,保存文物内容丰富,市文物部门及当地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前来寻迹探古者众多。
  (刘清华 恩施晚报)

恩施州双山寺遗址简介_双山寺遗址开光_双山寺遗址历史

恩施州双山寺遗址简介_双山寺遗址开光_双山寺遗址历史

恩施州双山寺遗址简介_双山寺遗址开光_双山寺遗址历史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唱诵

  • 心经讲解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