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妙云寺
“妙莲古寺”旧山门。壁上顺着路势镌刻两个隶书大宇:“趋法”;这“趋法”二字的意义,正在于激励佛门弟子不畏艰难,努力登攀,坚定不移地趋附于佛家的不二法门。达旦约20平方米的平坦地面,这是古寺的前庭旧址。庭场左右耸立着两座高近l眯的圆形小山岩,当地人称它们是莲花峰的两颗大莲籽,确实十分形象。左边的“莲籽”下立着一尊石佛,佛前常年香火缭绕,体现信徒们的奉佛虔心。
“色空”靠左壁下石罅中,错落排列的八个“小泥人”,反映了有关古佛扣冰和尚的一个感人故事。据传说,
唐代的扣冰和尚当年常在这一带的名山胜水之间修行,他宅心仁厚,不愿让手下人来伺候他,就用泥土塑出八尊小人,以供驱使。诸尊泥人一心护持扣冰和尚,有的洗衣烧饭,有的种菜挑水,负责从事种种杂务,让尚全力贯注子修炼佛法。更神奇的是,小泥人劳作之时,逢雨雨必停歇,逞酷暑必有彩云遮荫,闻之者皆称叹不己。
登上峰顶。莲花峰是一方佛教胜地,峰上自然奇观让人叹为观止。我们眼前是一座轩敞而庄重的古寺庙,像一条长龙,蟠盘在峰巅巨崖下。一条天然裂隙之中,除寺门外,内殿不竖柱,不设一瓦,伸延30余米。大雄宝殿为龙头,毗卢殿(偏殿)和长廊为龙腰,观音殿为龙尾,数十米构建,全都镶嵌在巨大的崖隙 中。峰顶近观,如龙盘绕、峰麓上眺,是名符其实的“空中楼阁”。这一纽庞大的傍山古建筑群,设计之精美颇有巨细无遗的格调,仅从台阁檐底雕粱来看,一律刻饰莲花造型,与“莲花峰”之名相衔接。
“大雄宝殿”所供奉的是西方佛祖释迦牟尼,为佛教神祗中的最尊显者。“观音殿”所供奉的观音菩萨,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尊贵美神。当中的“扣冰殿”是为了纪念唐代圣僧“扣冰和尚”而建。
扣冰和尚,俗姓翁,法号藻光,唐武宗会昌四年(公元844年)生于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少有慧根,虽生于宫宦之家,受教儒家典籍,却一心向佛,十三岁即出家为僧,始终苦修不懈,曾多次云游四方,遍访名僧,精研佛理。其后长年住持闽北各大寺,尤以崇安瑞岩寺所居时日最久。因寒冬用冰雪沐浴以涤除俗污而闻名一时,遂被尊称为“扣冰和尚”。和尚曾以诗言其冰浴曰:“洗皮不洗骨,浴垢不浴佛;刮磨西来意,悟者真心出。”据史籍记载,扣冰每以众生之疾苦为念,常施法祈福,驱魔除恶,为地方消灾弥难,事迹显著,深得民心。晚年尝至福州过访鼓山禅师,并受闽王盛礼款待,戒说闽王“愿王勿多杀”而感化闽王。后唐天成二年(公元瞄年)圆寂于福州,享年八十五岁。历宋、元、明、清诸朝,各代帝王均为其追封法号,极见殊荣。千余年来,民间不断传颂着扣冰显圣保民的动人故事,武夷山民间就有这样一个传说:本地农民与闽南一带农民,同时都祈求他;本地因大旱和虫灾,需天降大雨大风,解旱灭虫:闽南则要天晴、怕风,因其时龙眼正熟,还需烈日晒盐。他均神允,并托梦两地农民说:“日晴好晒盐,应雨好耕田:大风吹入海,不入龙眼园。”当时天气真的如此。莲花峰石洞,即他当年曾修炼其问。宋时,扣冰又被宋建敕封为“灵感法威慈济普照大师”,其洞上约寺庙“妙莲寺”,即宋封扣冰时建,因历史沧桑,几经兴废,现为清嘉庆年间(约1798~1820年)所建,近期重修。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