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呼和苏牧(青庙之意、青砖寺),位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南侧的鄂温克族自治旗首府巴彦托海镇。始建于清朝,属藏传佛教寺庙。
1732年,清庭派索伦部驻防呼伦贝尔,成为呼伦贝尔最早定居的先民。1784年,索伦左翼旗在南屯(现名巴彦托海)建成了呼和庙,该寺便成为索伦左翼旗的重要宗教场所。因该寺以青砖为主要建筑材料,故当地牧民称为“呼和苏牧”,意为“青庙”。该寺不仅传播宗教,开展宗教文化活动,而且在稳定民心以及为牧民治病,救助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庙成镇。1802年(嘉庆七年)嘉庆皇帝亲笔赐名广慧寺(牌匾用蒙,藏,满,汉四种文字书写)。1803年,居住图库莲诺尔(今海拉尔南2公里处)的敖拉氏范恰布后人倭格精额和郭博勒氏奎苏的后人泰庆阿迁移至寺庙两侧,成为南屯最早的居民。一直到建国前,呼和庙是南屯地理、商业、文化、政治的中心,整个南屯的布局是围绕寺庙展开分布的.1931年,九世班禅确吉尼玛曾到该寺坐堂念经,据老喇嘛介绍,当时牧民捐献给庙里的牛羊达数千只,盛况空前。1945年,该寺曾被战火毁伤,文革前后被拆毁。寺内许多珍贵文物,贵重经典迁至新巴尔虎左旗甘珠尔庙后早文革中消失,呼和庙金佛和两块牌匾(蒙,满,藏,汉四种文书烫金大字)应存放于呼和浩特市大昭寺,但已无法找到;满文石碑现存放于黑龙江省博物馆。呼和庙是呼伦贝尔草原上的一处重要藏传佛教寺庙,每年初一法会,呼伦贝尔安本(最高长官)都要亲自出席拜祭,为呼伦贝尔祈福,因此又称为安本之庙。建国前,住寺喇嘛有110人,举办法会时参加喇嘛多时达上千人;建国后,寺中仅留下的14个喇嘛也先后离去。一批虔诚的信徒守护寺庙,热心于寺庙事业。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有两位牧民,每年活动前在寺庙周围搭建蒙古包,连续多年共同承担了寺庙祭祀和活动各项用品和费用。
民国十二年冬出版的,由时任东省保安总司令张作霖作序的<呼伦贝尔志略>,<蒙古地区喇嘛教史>以及<蒙古文献史料九种>等众多历史资料中均记载了呼和庙的有关情况。呼和庙位于原索伦旗政府正南60米处,正殿南有三扇前门,前门东西两侧立有四大金刚。主诵经文为甘珠尔经,主供佛是释加牟尼佛,弥勒佛等。庙中有几个大鼓,是别的寺庙所没有的。
鄂温克旗重建呼和庙
近日,呼和庙恢复重建工程在鄂温克旗所在地巴彦托海镇破土动工。
呼和庙整个工程占地9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包括外围绿化、休闲场所,总占地1000余亩,总投资约2000万元,将通过民间募捐、招商引资、财政投入等多种渠道,完成恢复工程。一期工程2007年8月动工,力争筹款900万元人民币,建成三层楼阁藏汉结合式大雄宝殿,包括大经堂、佛殿,面积约1900平方米;此外还有院墙、山门、天王殿、呼和庙接待处(临时僧舍)、备料库房等附属设施;通路、水、电等基础设施,进行初期绿化、美化、亮化,以后根据信众捐助和实际情况再增加其他建筑,力争将呼和庙及周边地区建成佛教净土、休闲圣地。
历史上呼和苏牧(青庙之意、青砖寺),位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南侧的鄂温克族自治旗首府巴彦托海镇。始建于清朝,属藏传佛教寺庙。1732年,清廷派索伦部驻防呼伦贝尔,成为呼伦贝尔最早定居的先民。1784年,索伦左翼旗在南屯(现名巴彦托海镇)建成了呼和庙,该寺便成为索伦左翼旗的重要场所。1802年(嘉庆七年)嘉庆皇帝亲笔赐名广慧寺(牌匾用蒙、藏、满、汉四种文字书写)。1803年,居住图库连诺尔(今海拉尔南2公里处)的敖拉氏范恰布后人倭格精额和郭博勒氏奎苏的后人泰庆阿迁移至寺庙两侧,成为南屯最早的居民。一直到建国前,呼和庙是南屯地理、商业、文化、政治的中心,整个南屯的布局是围绕寺庙展开分布的。1931年,九世班禅确吉尼玛曾到该寺坐堂念经,据老喇嘛介绍,当时牧民捐献给庙里的牛羊达数千头只,盛况空前。1945年,该寺曾被战火毁伤,文革前后被拆毁。
民国十二年冬出版的、由时任东省保安总司令张作霖作序的《呼伦贝尔志略》,以及《蒙古文献史料九种》等众多历史资料中均记载了广慧寺的有关情况:广慧寺位于原索伦旗政府正南60米处,围墙长58米,宽32.5米,计1885平方米。广慧寺正殿正南有三扇前门,前门东西两侧立有四大金刚雕像,其中西北角立有黄色脸,持琵琶的持国天王;西南角立有蓝色脸,持宝剑的增长天王;东北角立有红色脸,持水蛇的广目天王;东南角立有白色脸,持宝伞的天主天王。体现了寺庙当时的庄重和辉煌。
随着巴彦托海镇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广大索伦部后人、宗教信仰人士和人民群众强烈要求恢复广慧寺,弘扬民族文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社会各界先后多次呼吁、申报复建呼和庙,镇、旗两级人大代表也联合提出了恢复兴建的议案。2006年9月3日,根据鄂温克旗人民政府的申报,以及市宗教事务局审核和上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局批准复建鄂温克旗呼和庙。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