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县会宁寺
会宁寺座落在大通县景阳乡土关村,俗称"土官寺"。解放前全称"会宁寺土宫庄",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寺内原建有大佛殿、东西配殿、南过厅、山门、伙房、寺门及高7米厚2米多的城堡式围墙,总面积约2500平方米。
一、 会宁寺的历史沿革
公元1368年明王朝建立后,对河湟地区的少数民族与全国各边疆民族一样实行土司制度,遍设卫所,给归附的元朝旧臣及土著民族首领分别"封以官位,授以爵号",让其"抚其部众,谨守法度,以安疆心"。同时"因其土俗,尊崇佛教,提倡修建寺院,以图导化民众,安定民心"。会宁寺所在地,原为西宁州同知(土官)李南哥的辖地,明洪武五年(1372)改为西宁卫,委李南哥任该卫指挥使.后仍在其辖区之内。明永乐六年(1408),李南哥之子李英承袭父职,直至宣德六年(1431),长达24年之久。其间在洪熙元年(1425),安定、曲先二部众杀容朝廷派往西藏使臣乔来喜、邓诚一行,朝廷即令李英率西宁等卫及十三番族部落的士兵,平息骚乱,为念及李英"敬恭朝命、益殚智谋",扫平战乱,遂提升李英为右军都督府都督。宣德二年(1427),宣宗皇帝又下制书,褒嘉李英"事我皇祖、皇考,屡著勤诚。暨肤篡承大统,益克尽心尽职,尝效劳于征战,亦强力于抚绥",时进李英为"荣禄大夫柱国会宁伯"爵位,自此,李英名声大振,煊赫一时。当时他籍其声威,因其土俗、倡导当地信民修建此寺,并以"会宁伯"爵名,作为该寺寺名。具体建寺年代约在宣德年间,距今有560多年。
建寺后,从李英土司的封地内划部分土地和百姓归寺管辖,实行政教合一制,纳粮当差,自成系统,不属土司、县府管辖之范围。到明末清初,土族地区的十三部落因修建郭隆寺(佑宁寺)有功,西藏宗教势力在该地区设立世袭土观昂锁一职,专管寺院事务,会宁寺归划什八洞沟夏哇尔昂锁管辖,该寺的辖地土观庄和普洞沟庄亦归夏哇尔昂锁统一管辖,征粮派差。什八洞沟昂锁共传九位,其中最后一位即出自土观庄,在什八洞沟只有八座昂锁坟墓,有一位因犯法而无墓葬。
民国20年(1931)"改土归流"后,取消昂锁统治,政教分离,会宁寺只留少量香粮地, 其收入用来维持正常开支,遇有大的开支,则由村民摊派供应。"百姓归县,粮归仓",会宁寺土观庄和会宁寺普洞沟则和什八洞沟一起归划至互助县二区,仍和什八洞沟一起向县、区政府纳粮当差。至民国31年(1942)经申请批准,始将土观庄拨归会宁寺所在区(当时的互助三区太平乡即景阳乡),普洞沟庄拨归湟中县海子沟乡。会宁寺原来和佑宁寺土观昂关系比较密切,但并非土观昂的分寺,只有宗教联系,而无经济联系。"改土归流"后,由于 隔山涉水,距离太远弓与佑宁寺的关系日益疏远,却与塔尔寺赛赤噶尔哇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寺上的许多重大佛事活动均请赛赤噶尔哇的僧侣协助举行。
二、会宁寺的建筑艺术
会宁寺是一座汉式宫殿式四合院建筑,有大佛殿、东西配殿、南过厅、山门、一伙房等比较完整和谐的建筑群。另有一个高7米左右、厚2米多的城堡式的坚固围墙。院内建有与围墙等高、径约3米的煨燥炉,寺院总建筑面积约有2550平方米。
大佛殿是五脊歇山式结构,面五间,进深三间,三层斗拱, 梁柱粗壮,全系油松木材。屋顶为灰筒瓦垅,屋脊和边沿饰有砖雕艺术,屋脊中部竖有一座宝塔。整个大佛殿的建筑规模雄伟,结构严谨,艺术高超,是一座完整而典型的明代建筑物,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东西配殿和过厅是七檩两下水结构,房顶也为灰筒瓦垅,全系油松木材。1990年夏季青海省文化厅会同省考古研究所做现场鉴定,一致认为,大佛殿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艺术特征,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珍贵文物,具有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1990年11月,大通县人民政府正式确定该寺为县级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三、会宁寺的传统宗教文化
会宁寺大佛殿正中有释加牟尼塑像,左首有迦叶波佛塑像,右首有弥勒佛塑像,皆系大型泥金彩塑,做工精细,别具匠心。佛像慈祥端庄,雍容大度,栩栩如生,神妙莫测。
大佛殿的东西侧壁绘有八大菩萨,又称八大随身佛子,自左至右分别为文殊、金刚手、观世音、地藏、除盖障、虚空、弥勒及普贤等菩萨八大菩萨的上方塑有十八罗汉和罗汉山 。罗汉山的雕工精细,造型粗犷,山景清晰,层峦起伏,幽洞深涧,意境深远,间有佛像、佛塔、牛羊及野生动物,千姿百态 ,栩栩如生。
大佛殿正门的两侧墙壁上绘有护法神两尊,一为一首六臂,青蓝色,其貌狰狞可怕,足下踩一女人形象,是代表世间邪恶、妖魔的象征。一为愤怒的面孔,颈上挂有骷髅人头。据说护法神是菩萨的化身像,是为铲除异端,镇压邪恶而变换成愤怒面貌,使人毛骨悚然。大佛殿的天花板和正门两侧板壁上都写有好多梵文"唵嘛呢叭咪啤"六字真言的第一个梵文字"氦"(唵)字,它既代表着六字真言,又起着美术装饰作用。 大佛殿内的塑像、壁画及雕塑,虽然规模不大,艺术创作有限,但其制作精湛,形象生动逼真,色彩艳丽,是一部宗教文化艺术匠心独具的杰作。它不仅反映了较高的传统宗教文化艺术,而且所有的佛、菩萨像和密部的五颜六色、千奇百怪的佛像、服饰、武器及其环境全是佛教教理的象征。它把佛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高贵品格人格化,把诛乱降魔,消灾息祸、灭罪除疾、益智健健体、除障人定等解脱一切苦难的善良愿望描绘得淋漓尽致,都具有丰富深奥又形象的艺术语言。
四、在历史上起过重要用的会宁寺又重放异彩
作为宗教和历史的遗迹,会宁寺虽难免有其封建迷信的色彩,但它在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会宁寺所在地居住的土汉民族虔诚奉信藏传佛教,自始至今。厂该寺香烟缭绕,供施不衰,佛寺活动沿袭未断。会宁寺是当地信民举行宗教活动的中心,在历史上又曾是这一地区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统一体,除做祈福禳灾,祈祷平安等佛事活动外,还为弘扬文化、扬善抑恶、导化民众等方面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在明清两代战乱频繁的年代,会宁寺曾团结附近信民为抵御外患,安定社会发挥过积极作用。如《西宁府新志》载明万历十九年,"海夷"犯河徨地区时,曾配合政府军驱遂"海夷",招抚被裹胁部落有功,当时的西宁兵备道按察使刘敏宽曾奏请明朝廷奖赏的条议呈文中载:"合无将西纳……瞿昙寺各大头目,大行奖赏;班撤尔……宝贝寺、会宁寺各大头目量行奖赏,以励其效用之心"等语。可见会宁寺曾在历史上起过抵御外患、安定地方的积极作用。另外,当地信民们把该寺尊为佛门圣地,把僧侣视为纯净善士,遇有重大事件或民事纠纷时,人们便聚集在寺内三世佛座前,明辨是非,严明赏罚,俨然如神圣法庭,为信民们调解纠纷,和睦相处亦起了很大作用。
岁月沧桑,具有悠久历史的会宁寺在十年浩劫中遭到严重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族宗教政策得到贯彻落实,会宁寺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青海省文化厅、大通县人民政府对会宁寺的保护和维修给予了大力支持。从1990年至1995年省文化厅文物处两次资助修缮,村民倍受鼓舞,自发筹集资金,投人劳力进行了一系列维修。首先对大佛殿和东西配殿进行了抢救性的维修;重修了庄严美观的寺门、画廊以及辅助用房。对围墙也进行了修补和加固。1990年冬,从塔尔寺请来释逝牟尼、宗喀巴等7尊彩色精制画像(每座佛像下有十世班禅大师的藏文颂词,并盖有大师的印章)并请塔尔寺7位僧侣按佛教仪轨做了开光佛事,供奉于西配殿内。做了开光佛事,供奉于西配殿内。
1991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会宁寺"名,大通县文化局制成一幅黑面金字大型匾额悬挂在大佛殿内。1995年,大佛殿内按原来的佛像布局重塑了十八罗汉的彩色佛像,并补修了罗汉的泥雕。座座佛像慈祥端庄,雍容大度,金碧辉煌,陪衬着佛衣、伞盖,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并增置了一定的供物和法器。1995年9月维修工程全部竣工后,邀请塔尔寺赛赤活佛及15位僧侣来寺按佛教仪轨举行了隆重的开光佛事,并从民和文家寺请来20余位僧人举行跳观经活动,附近群众扶老携幼前来祝贺,领略会宁寺宗教舞蹈和文化艺术的风采。如今,明代古刹会宁寺又重放异彩。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