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永县九鼎山寺
仲冬的江门峡谷,雾锁三滩,永宁河水被两岸翠竹映成碧绿,数十里的凤竹长廊在山谷中飘浮,如果不是水鸟时起时落,似乎分不出哪是河岸竹,哪是水中影。
321国道从峡谷岩半崖穿过。依岩而筑的川滇公路是20世纪30年代抢修出来的抗战运输线。从茶马古道走出来的川商、黔商、滇商把川盐、云茶、马匹、山货在这儿交换。九鼎山下就为马帮、行商、小贩、军旅之人搭起了骡马店、栈房、饭馆、茶馆、酒馆、烟馆……后来,就沿峡谷岩半形成一条半边街。再后来,永宁河上的船老板、做草纸的工匠、粮盐大绅粮、外地客商、四面八方生意人在这儿开店设号。几年、十几年、几十年把生意做大了,川、滇、黔商贾云集于此,买进卖出,把大把大把银子装进了裤兜,江门成了永宁河上第一大集镇,有“小泸州” 之称。
地理学家说,江门三滩是永宁河上180险滩中最险恶之处,急流从山谷中来,直冲峡中石虎关,河床巨石如门档住了水道,形成水上险滩。明太史公杨慎有诗云:“江门三滩石辘轳,舟师估客齐喧呼,蜀舲下水如飞电,逆流牵挽迟拽缆。”明洪武二十四年,景川侯曹震奉旨疏通永宁河180滩,以通漕运,为纪开永宁河之功德,老百姓在九鼎山建景川曹侯庙,岁岁来朝,年年祭拜,被奉为镇江王爷。
明正德状元杨升庵,在曹震治永宁河180年后的嘉靖年间,从江门峡经过,系舟上岸,登上九鼎山,拜竭景川曹侯庙,细读当年曹震的《开永宁河碑记》后,欣然泼墨写下《景川曹侯庙碑记》,成为后人了解当年疏河工程艰险而不畏,军民凿河,炸滩之举,考究交通史册的文献。
吴三桂封为平西王,率兵从永宁河入滇,路经江门峡,闻讯当年开河之举,曹震、杨升庵留下碑记,决定登九鼎山拜祭景川曹侯庙。谁知山洪爆发,水浪打两岸,吴三桂无法上山,于是令部下在岸边垒土三堆,焚香遥祭,后来这儿叫三柱香。当地传吴三桂拜毕之后,拔剑飞舞,剑化作斗笔,在景川曹侯庙后山岩上落笔,写下三个大字“九鼎山”,每字丈许,十里之外可见,以此铭记曹侯开河功绩。
到了清康乾时代,永宁河成为滇铜、黔铅的运输线。每日上下河数十艘木船穿行在江门峡,而古道上的马帮川流不息。江门峡古道上日日可见“一水行商出贵州”,“行人犹说景川侯”的商贸繁荣之景象。
年岁末,洽逢冬天里一个有太阳的日子,笔者走进江门大峡谷,穿过泸叙铁路,信步登山,沿石级而上九鼎名山。
山门前,有前人修的石坊。坊额上大书“蓬莱耸峙”四个大字,每字一尺见方,楷书。四柱三门重檐石坊有联:“九鼎名山岚影森森观飞翠;三滩胜景江声滚滚溯渊源”。坊后额上有江门唱和诗五首,为揽胜寻幽之作。中门柱联云:“峨巍千年永镇那峡口;峰峙百代长锁这江门。”从坊上可知联语、诗作为清咸丰元年(1851)5月至8月题。由乡绅吴济川、杨承旭、许化儒、许国忠、范朝尊倡修,九鼎山寺住持僧文仲、文焕,文生何玉成书,于当年秋月完工。
穿过石牌坊,从右侧依石级而上,从香客口中得知,山中景川曹侯庙建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殿宇楼阁,依山迤逦而筑,为蜀南胜地名山,寺中多名人题咏,有杨慎题的“平远江山”石坊,陈南宾碑刻,黄云鹄的“心在水晶城”。明、清以来的碑记石刻不胜枚举。百级石梯左侧是十二殿,殿前犹见功德碑。抬头就是九鼎山寺了。山门高耸,大雄宝殿庄严,禅房清幽,观音阁上香云袅袅,经堂梵语阵阵,好一派佛国仙山之景象。殿门柱有侯良柱,葛风修题联,名人诗石,镶嵌其间。从寺中残碑可考,九鼎山寺初建于唐天宝年间,兴于宋,盛于明清两代,乾隆年大修,咸丰立石坊,光绪修十二殿,各层殿堂多达30余间,占地70多亩,僧众多达百余人,为川黔边十大丛林之一。
大雄宝殿前那一对深浮雕石缸可谓寺宝,殿中的方柱、圆柱、龙抱柱,每根高达10米,直径0.8米
,可见寺宇宏大。佛台和左右厢座有浅浮雕,刀笔精湛,山水、人物、花卉、动物栩栩如生,其中镂刻更是玲珑剔透,让人叹止。真是“绝壁半空悬石刻,丛荫深处耸琼楼”。
已是正午时刻,寺中正办阿弥陀佛生日斋会(农历冬月十七),众施主见我远道而来,纷纷邀我入坐,品味斋堂素食,还为每人备下杂包。杂包是供菩萨的供果,据说将此捎回家中无论老人还是儿孙吃了以后都会消灾延寿,平安吉祥。
访江门九鼎山寺,也是多年心愿。往年多次从江门大桥上经过就是没停车下来上山走走。于是就下决心,一定专程拜祭,近距离地感悟古代建筑的神奇,石坊的奥秘,旧碑的叙事,前人的唱和,名人的题刻。如今走进江门峡,登上九鼎山,俯视石虎关,拜竭景川曹侯庙,寻找苍远的九鼎山历史,永宁河那三滩文化,一了重拾历史文化碎片的心愿。
古道江门峡因三滩而名,永宁河180滩又因石虎关为水道之门户,是曹震撞开了石门,是永宁河的船工用号子吼破了江门,是历代名人的诗文唱响了九鼎名山,于是数百年来,多少人慕名而来拜祭景川曹侯庙,祭祀这位伟大的开通永宁水道第一大功臣。
夕阳慢慢地落在大山后,余辉泼洒在河谷中。此时此刻,从九鼎山寺看永宁河,看水陆码头江门古镇,那已久远的背船号子曾让险恶的三滩让路,那山中采笋人的山歌声声点染着仙山琼阁。走进江门九鼎山,寻古迹、读旧碑、访宝刹,游兴未尽。当你用步子去撩开江门峡九鼎山那神秘的面纱时,你就会在古人的诗行中品读“蓬莱耸峙”,“峨巍千年永镇那峡口;峰峙百代长锁这江门”文化的厚重,山寺名胜风光的神奇。
九鼎嵯峨峙一峰,层楼琼阁拥重重。
钟鸣鼓动飞仙集,缥缈香烟透太空。
云梯百级上层楼,朝宗九鼎纪胜遊。
邀偕诗仙题佳名,万古馨香享祀隆。
九鼎山座落在江门峡口石虎关的永宁河东岸,山上寺庙面临江峡,山门、牌坊、楼、亭、殿、阁依山次第而建,充分体现了宗教文化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建筑风格,因有九峰鼎峙环抱而得名,是一座融佛教、道教为一体,善男信女遍布云、贵、川三省的名山古刹。
九鼎山开基建庙始于唐代,明、清时屡有修建,鼎盛时期寺庙占地达1平方公里(100万元平方米)。庙产402石,僧徒100余人。下辖寺观3座,有道林寺、玉皇观、云峰寺。九鼎山寺有大雄宝殿、玉皇殿、风都殿、十二殿等楼、亭、殿、阁共 15 处,石坊 5 座。九鼎山以宏丽精湛的石雕艺术著称,殿宇结构多为石柱承接,有方柱、圆柱和雕龙抱柱,最高 8.4米,最大直径 0.7 米,庙内石木刻佛像众多,有罗汉、玉皇、观音等佛像数百尊,最大佛像高达3米,雕刻微妙微肖,栩栩如生。还有许多祥禽瑞兽和器物,如石缸、石香炉、石马、石鹿、石狮等动物石雕,游人至此,无不流连忘返。
九鼎山寺庙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严重毁坏,但古迹犹存,部分佛像仍然保存完好,自1994 年被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以来,已投资 500 余万元修复了大雄宝殿、丰都殿、十二殿、玉皇殿等建筑,每逢节假日或庙会,香客、游人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而今寺中幸存数株九鼎山特有的珍贵奇树,名叫九转香,又名象斗,能结出被称为鼓眼象、蒸笼象、米象斗、灰冬冬、盘盘象、包罗象六种形态不一的坚果,上有九条螺纹,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旅游产品,用酒磨研可治癣疥。
而今彩练般的川云东路、隆黄铁路穿行在峡谷两岸陡峭的崖壁之间,昔日的天堑变为了而今的通途,九鼎山、江门峡已与世界地质公园兴文石林,国家级自然风景区蜀南竹海、赤水四洞沟,川南民俗博物馆夕佳山等知名旅游景点优势互补,形成500公里黄金旅游圈。1984 年被列为叙永县文物保护单位,1987 年列入市级风景名胜旅游景点,1994 年被叙永县人民政府批准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1995年政府依法登记。同年建立了寺院管委会和各项管理制度。
地 址:叙永县江门镇新江村1社
电 话:13882703835
主要负责人:李其江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